首页 理论教育 2006年度中国水利信息化发展报告

2006年度中国水利信息化发展报告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6年新疆水利厅机关、防汛部门、水文部门,重点流域和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各地州水利部门及大型灌区的信息化建设都有较大发展。截至2006年底,新疆水利厅已完成“四网”运行平台[水利厅政务外网、水利厅政务专网、新疆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局域网、新疆卫星语音通信网]的构建。

2006年度中国水利信息化发展报告

2006年新疆水利厅机关、防汛部门、水文部门,重点流域和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各地州水利部门及大型灌区的信息化建设都有较大发展。

1.建设情况

(1)新疆水利厅及各直属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一是网络应用范围逐步扩展。年初自治区政府专网水利厅节点建成开通,实现了水利厅与自治区办公厅、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地(州、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与互动和政府信息的快速传输;自治区政府专网的建成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极大地改善自治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环境。截至2006年底,新疆水利厅已完成“四网”运行平台[水利厅政务外网、水利厅政务专网(政府专网)、新疆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局域网(中国水利信息网水利厅局域网)、新疆卫星语音通信网]的构建。网上运行的新疆防汛抗旱信息查询系统,卫星云图发布系统,电子政务信息传输系统,电子邮件系统等应用系统等应用范围逐步扩展,新疆水利厅电子政务网的用户日益增多,已由2004年的70多个用户增加至2006年的200用户。卫星语音通信网由50个用户增加到100用户。二是新疆水利网站得到了进一步逐步完善。2006年对网站进行了改版升级,新增水利建设和职工活动的图片库;开设了BBS论坛、厅长信箱、文件下载、卫星云图实时查询、网站信息检索历史水资源公报、水利法规等内容。设立了新疆水利厅干部监督电子信箱,水利厅治理贿赂专项工作举报信箱,改善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手段,加强了水利行风建设。利用网站窗口,实行“处级后备干部推荐工作”、“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新疆水利科技进步奖励”、“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等网上公示公告。通过网站公告和宣传,加大了公众对水利厅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政务公开的监督力度;同时通过网上直播的形式对全疆水利工作会议、新疆水利厅庆祝“七一”大众体育运动会等重大活动做专题报道。充分发挥网站快速、便捷的特点,在宣传和树立新疆水利厅政府部门形象,公开办事程序和办事制度,提高效率、扩展便民服务渠道和社会监督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6年累计发布信息668条(篇),网上直播重大活动3次,网上公示11次。三是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进展顺利。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计划安排,编写完成《2006年新疆防洪工程数据库建设实施方案》。并按计划完成国家防洪工程数据库新疆区域82座水库、198个湖泊、78个控制站、105个水闸基本资料的整编和入库上报工作;编写完成《国家防汛抗旱信息系统一期工程新疆工情中心、水情中心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此方案已经部项目办批准,现已进入项目实施的阶段。四是根据新疆水利厅办公场所的调整和搬迁,完成四网平台迁移扩充方案,重新整合新疆水利厅院内四网的分布,扩大了应用范围和使用单位,进一步规范了网络管理。

(2)水文信息化建设与服务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2006年内完成了和田、克州、阿克苏水文勘测局信息楼网络布线、测试验收等建设工作。二是水文数据库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水文数据库建设是新疆水文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随着社会对水资源需求的迅速增长,对水资源信息的时效性要求愈发迫切。为加快2006年水文数据库建设,水文局一改多年延续的资料整编汇审与水文数据库建设相脱节的状况,做到资料整编复审和数据库建设同期进行,大大节约了勘测局技术人员在乌市滞留时间和经费开支,提高了数据库建库精度及向水文预报、水资源评价提供水文数据服务的时效性,解决了水资源公报无法获取最新资料而等米下锅的难题。同时,水文信息中心对数据库服务器进行了更新,安装了新的水文数据库表结构所要求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软件,对原服务器中新疆国家水文数据库中的所有37种表、数据、文字说明移植到新的服务器中,对增加字段的补录数据进行替换,针对Microsoft SQL Server库,完善和编写了有关数据检查程序。三是根据水文信息化建设要求,对伊犁、阿勒泰2个地区勘测局,13个监测断面的自动测报通信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安装了中继站自动测报水文数据在站实时显示系统,对减轻测站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个别自动测报站设备故障进行维修,保证数据的实时传输。

(3)新疆重点流域及重点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通过工程带信息,将重点项目建设与水利信息化建设同步进行,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是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借助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项目顺利实施的东风,以“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建设开发为标志,在塔里木河流域积极开展水利信息化工作。至2006年已完成了整个项目的85%。主要完成的工作有:塔里木河流域“四源一干”地表水信息、塔河干流地下水信息、重要水利工程运行和重要河道断面水情视频信息的自动采集、实时传输、远程监测;对流域主要引水控制枢纽远程监控;对流域“四源一干”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处理;利用各类信息进行生态评估和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方案的编制;对塔河治理综合业务、水资源管理调度、塔河干流管理、规划前期、工程建设管理进行模型模拟、数学计算、模拟仿真等会商决策;对流域各类信息的快捷查询、发布等。二是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充分利用额尔齐斯河流域重点工程的建设,统一规划建设了新疆引额供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内部通信专网、计算机网络及信息集成、工程安全监测、水雨情、水质实时监测、闸门远程自动控制、动力环境远程监控、图像监控、无网电区油机远控+太阳能供电系统、电视会议、办公自动化及水电厂监控系统等子系统。该系统的建成为引额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了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手段,适应多级监控的工程管理需求,为科学合理的输配水、防洪发电及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数据和专家决策支持功能。三是新疆水利厅金沟河流域管理处与水利部信息中心合作,共同开发了具有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金沟河灌区水情监测和用水管理系统》,依靠遥感、通信、网络、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对水、雨情信息实时采集、传输、分析和决策,由单纯的水量、时段管理转变为水量、工程运行等总过程的实时管理,使金沟河流域在水利信息化应用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四是新疆水利厅头屯河流域管理处与水利部信息中心合作,对原有的新疆头屯河水情自动遥测进行了系统改造。完成灌区信息监测采集系统、信息传输、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数据库及信息处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用水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系统的建设,为全面、正确、及时掌握头屯河的水资源、工程、引水、需水、供水等管理信息提供平台,进一步提高了水利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五是2006年新疆水利厅玛纳斯河流域管理处与北京超科通讯技术开发公司、武汉大学合作开发建设了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东岸大渠第二总分水闸自动化控制系统,改善了灌区管理手段。提高运行响应能力,做到了及时准确地调节流量,为实施闸门自动化监控积累了经验。该项目2006年被新疆水利厅授予新疆水利科技进步奖。目前,新疆重点流域及重点工程已建成信息自动采集系统22个,工程自动监控系统9个。

(4)新疆大型灌区信息化发展建设全面铺开,根据水利部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资金可以拿出10%~15%资金用于灌区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从2001年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要求有条件的灌区拿出15%的资金进行灌区信息化试点工作,到目前为止,全疆共有阿勒泰哈巴河灌区、伊犁察布查尔县灌区、伊犁巩乃斯河下游北岸大渠灌区等13个灌区开展了信息化试点工作,累计投入资金1450万元。建立了中心遥测站、闸门控制系统和部分主要闸口水位遥测点及GIS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基层灌区水利信息化工作水平。

(5)全疆各地(州、市)水利部门信息化发展建设速度加快,阿勒泰市根据国家防办的安排,投入120万元,完成阿勒泰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项目——阿勒泰市山洪灾害防治预警预报系统的建设,项目于2006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各地州水利部门已基本普及了办公计算机的配备。全疆各地州级水利局已全部完成局域网建设,部分地区建立了地区水利网站。全疆各地(州、市)、县已建成局域网17个,网站7个,共有路由器14台,交换机60台,服务器17台,办公自动化系统2个,应用系统4个。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新疆水利工程分布广,点多面广,信息采集量大,采集点分散,投入大的特点,各地区水利信息化建设同样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制约因素来自资金的投入,总体来说,目前,各地州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至今还十分薄弱,特别是信息资源的开发严重滞后,信息的采集和传输至今也未形成覆盖全疆水利系统的信息网络。基层信息化管理机构不健全,信息化专门人才缺乏,资金少,网络建设发展缓慢,结合自身工作业务特点而开发的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建设更少,基层水利信息化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2.系统运行管理(www.xing528.com)

在加快新疆水利信息化的建设步伐的同时,新疆水利厅同样高度重视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运行管理工作。

(1)在运行管理中严格管理确保“四网”平台(新疆水利厅政务外网、新疆水利厅政务专网、新疆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局域网、卫星通信网)及互联网站、大屏显示系统、远程视频会商系统、气象卫星云图接收系统、新疆防汛抗旱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认真做好新疆水利厅“四网”和200多台计算机的维护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了“四网”及其他系统安全、稳定、有序的运行,全年无重大网络事故发生。

(2)继续加强对网络硬件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保证新疆水利厅网络中心各服务器操作系统、网站程序和数据库全年的稳定运行;定期巡查服务器运行日志,防备攻击,定期备份网站程序及数据库数据,确保汛期全疆水雨情信息和防汛抗旱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发布,为汛期的指挥调度决策提供支持。有效地保障了“四网”平台的安全正常运行。

(3)汛前及汛期加强水文局域网的安全检查,及时解决网络故障,确保水情及时传递,网络连通率达到新疆水文局下达任务指标要求,为水情信息传输和机关业务提供了保障。

(4)重点工程管理局加强了已建系统管理的制度建设与人才培养。为使整个信息化工作规范有序,塔河流域管理局制定信息化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了系统稳定、安全、高效运行。新疆引额供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后,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通过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及操作维护使用人员提高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技能,达到满足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的需要,保证了系统运行。

(5)加强了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确保网络和系统安全运行。进一步加强新疆水利厅网站以及“四网”的维护与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2006年新疆水利厅在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中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定时升级内外网的硬件防火墙、网络版杀毒软件、网络安全设备,减少了病毒突发事件的影响,工作中做到按时对设备巡检,利用网络安全设备监视系统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检查网络安全设备生成的日志文件、分析设备系统安全报告,解决各类原因引起的系统安全故障,对系统漏洞、病毒攻击、大流量下载和非法盗用IP地址等进行实时监控,及时采取措施予以防范,并通过IP与MAC地址的绑定防止IP盗用,工作人员按照岗位职责,实行专业分工负责制,安全管理责任到人,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制度,内外网严格实行物理隔离,保证了系统稳定、安全、高效运行。同时,结合四网迁移和扩充,将政府专网、党委拟建专网,外网,水利信息网按照安全保密要求重新布设,杜绝隐患,在外网信息发布和专网信息传输方面,严格按照保密要求,通过审核,保证了系统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