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如何将经验转化为新知识

学生如何将经验转化为新知识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辩一辩”中让学生把已经建立的四边形的表象以物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加深对四边形内涵的认识。再通过“议一议”“辩一辩”,把原始概念提升为数学概念,用数学语言描述四边形以认识数学上的四边形,掌握四边形的特征。运用类比迁移解决“为什么是四边形”的问题,促进学生的经验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使学生对图形的把握更加准确。

学生如何将经验转化为新知识

(1)尊重学生的不严谨表述,引导学生把原始概念提升为数学概念

学生表述难点至少有三种:一是学生停留在直观感知上,不能敏锐地从四边形的边或角的特点思考;二是概念不清晰,很多学生凭直觉判断,没有标准(抓手)可言;三是很难用语言完整地表述思考的过程。

你想象中的四边形是怎么样的?大家画的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师:你想象中的四边形是怎么样的?

生:有四条边,有四个角。(这个经验是形象的、未经抽象概括的、模糊的、不严谨的。这就需要我们增加一些平面图形的正、反例来一步一步地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

师:图7你认为是四边形吗?

生:不是,开口了,没有围起来,没有四个角。

师:也就是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四边形,除了看是否有四条边、四个角,四边形的四条边必须围起来。(板书:围起来)

师:那图9呢?

生:图9的边是弯的。

师:也就是四边形的四条边必须是?

生:直直的。

“辩一辩”中让学生把已经建立的四边形的表象以物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加深对四边形内涵的认识。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四边形,引导学生把原始概念提升为数学概念,掌握四边形的特征。

(2)鼓励学生反对权威,激励学生“斗”学生,发动学生教学生

建立一种意识——权威和现成的答案并不总是正确的。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为什么”,都值得去问,重要的不是答案,是经历这个抽丝剥茧、甄别的过程:

师:上面展示的四边形中,你认为哪个是四边形?哪个不是四边形?为什么?

生1:图1、2、3、4、12、14都是,因为它们都有四条边,有四个角。

生2:图5不是,它是三角形。(掌声响起)(www.xing528.com)

生3:图10也是。(数出四条边、四个角给大家看,掌声响起)

生4:图13也不是,它是圆的,只有一条边。(掌声响起)

生5:图6也不是,它有5条边。(掌声响起)

生6:它是五边形,四边形必须有四条边、四个角。

生7:图7不是,开口了,没有围起来,没有四个角。(掌声响起)

师:(板书:围起来)也就是说,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四边形,除了看是否有四条边、四个角,四边形的四条边必须围起来。

生8:图8也不是,它的四条边没有围起来。(掌声响起)

生9:图9的边是弯的,四边形的四条边必须是直的。

生10:我认为图11是,它有四条边、四个角。(数出四条边、四个角给大家看)

(学生很快数出四条边和其中三个锐角,对于优角,学生有点犹豫。)

生10:之前是怎么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的?(指)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也是角。

师:请把掌声送给他,能根据我们刚才发现的四边形的特征进行判断。(掌声响起)

(3)经历有效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第一次画四边形,是呈现自己已有的经验。第二次画四边形,是呈现四边形的两个维度(即边和角)的特点。第三次画四边形,是呈现长方形、正方形的两个维度(即边和角)的特点。再通过“议一议”“辩一辩”,把原始概念提升为数学概念,用数学语言描述四边形以认识数学上的四边形,掌握四边形的特征。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类比策略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也是一种知识迁移。“我们之前是怎么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 当前问题与过去问题的相似性,激活学生相应的知识经验:角是从顶点和边两个维度判断的。“那四边形怎么判断?”进行经验提升,以生成新的经验:从“边”和“角”两个维度观察图形。运用类比迁移解决“为什么是四边形”的问题,促进学生的经验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使学生对图形的把握更加准确。

“宁要真实的缺憾,勿要虚假的完美。”唯有本真,才能看见那与众不同的细节,才能使课堂更简约、扎实、灵动、高效,才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创造出不一样的特质!重要的不是答案,是经历这个抽丝剥茧、甄别的过程。过程看似朴实无华,细细琢磨,方能体会其中滋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