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洪宪时代的讨袁报:中国新闻记者与新闻纸

洪宪时代的讨袁报:中国新闻记者与新闻纸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到民国四年,袁世凯帝制自为之心,暴露于世人之前,于是讨袁的声浪,渐次震荡于南方各省区,军事上的经营渐次成熟,讨袁的新闻纸亦络续出现,在上海如民党的《民国日报》由叶楚伧、邵力子主办。政学系的《中华新报》,由杨永泰、谷钟秀主办。其时研究系的《时事新报》也由广东军务院的关系,立抨袁氏。

洪宪时代的讨袁报:中国新闻记者与新闻纸

二次革命失败,国会解散,国民党人都被袁世凯所通缉,逃到外国。其时,国内的新闻纸,都慑于袁氏淫威之下,日歌颂袁氏的功德,奄奄无生气。但是当时的民心,都求茍安于一时,认孙中山所主张的三民主义,完全是理想,是空谈,是玄学;不仅是没有经过训练,没有远大眼光的民众是这样,就是所谓党员,也何尝不如此呢?做官的做官,捧袁的捧袁,因政见的不同,自立政党的慢慢地离开了革命的阵线。直到民国四年,袁世凯帝制自为之心,暴露于世人之前,于是讨袁的声浪,渐次震荡于南方各省区,军事上的经营渐次成熟,讨袁的新闻纸亦络续出现,在上海如民党的《民国日报》由叶楚伧、邵力子主办。《民意报》由徐朗西主办。政学系的《中华新报》,由杨永泰、谷钟秀主办。其时研究系的《时事新报》也由广东军务院的关系,立抨袁氏。袁氏则为抵制反对者的舆论,特派薛大可到上海,办一张《亚细亚报》,公开的主张帝制,出版后,于九月十二月,两次被徐朗西手掷炸弹,虽然没有炸坏了什么,可是究竟吓破了这洪宪走狗的胆,因此不久便停了刊。北京各报,凡属华人自办的,因在袁氏权威之下,自然不敢讲话,只有日本人办的《顺天时报》,鸣鼓而攻之,销路骤增,为北方日报之冠。天津有刘揆一办的《公民日报》,延刘铸生、张静庐为编辑,馆址设日租界内,并为北方革命党的通讯机关,但是报纸的销行仅限于各租界内,华界则力事查禁,东马路一带皇皇布告,高标墙上;可是民心未死,报纸的潛销,仍然达到内地,不过以辗转秘密,报价竟高涨到一毫大洋买一份。

袁氏死后,《民意报》《公民日报》等,都相继因经济困难而停刊;唯有《民国日报》仍继续出版到现在,成为上海革命历史最永久的党报,但是中间几经困难,尤困于经济,叶邵二氏,常常典衣鬻物以换纸,惨淡经营以迄于今日。《中华新报》,尝延吴稚晖为编辑,其最传诵的《脞庵客座谈话》一书,就是在该报时每天刊登的散文;延陈白虚为小品编辑,陈又延王新命助之;其内容之丰富,与《民国日报》之“民国闲话”相埒。时民国闲谈为成舍我所编,楚伧亦时作小说散文,署名为小凤。后吴陈等都离去,谷杨等亦赴京做官,馆事没有人主持,仍让给殷汝骊主持,殷复让给谭老谈,虽延有中国评论名家张一苇为主笔,间且附刊“创造日”副刊一张,由创造社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主撰,销路广告两无起色,卒因经济支绌而停刊。(www.xing528.com)

国会恢复,黎元洪再为冯妇,国人视线均集中于北京,北京于是便为政治斗角之场。时京中最销行之报纸,除日人的《顺天时报》,美人的《益世报》,和资格较老的《北京日报》外;章士钊主办的《甲寅日报》,和挂名民党的《中华新报》,最占势力。先是,章士钊逃到日本,于民国五年三月,自编《甲寅》杂志出版,鼓吹其所主张的联省自治,极为一般人所欢迎;欢迎的心理有二:1.迷信袁世凯者,以为袁氏是怎样的一个有作有为的雄杰,都没有方法以治今日之中国,则欲求中国的和平统一,非采联邦制的联省自治政策,实无术以策中国的和平统一;至于孙中山所主张的三民主义,仍视为理想空谈,认为决没有实现的可能性。2.因为章士钊的文章,别倡风格,为近代难得的时论。《甲寅》杂志存稿印有专集《中华新报》则胆大能言,虽没有元二年上海“民权”“民立”的精神,然在北京报界中,确是一个诤诤者了;可惜主办者,目光近视,除批评当时的政局以外,固未尝为三民主义宣传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