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雄音符:歌声中的红色故事

英雄音符:歌声中的红色故事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接着,张乃诚开始谱曲。为了表现战士奔赴战场、告别妈妈时的特殊心情,他选择了圆舞曲的三拍子节奏和起伏不平的旋律。歌曲结束时,“军号已吹响”的曲调表现部队已踏上征途。在音乐创作上,张乃诚把曲子谱到了“山茶花会陪伴着妈妈”时,觉得:“这首歌曲本来就是三拍子,再发展就洋了,像意大利的东西。”

英雄音符:歌声中的红色故事

这天深夜,露水很重,是南方最冷的时候,他们冻得全身一直在颤抖。这时,他们还能听到炮声。

陈克正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深入部队以来,他的所见所闻,特别是无数英雄事迹和英雄人物的形象,一下子都浮现在脑海里。他想起了苏联卫国战争中流行的《共青团员之歌》,其中唱道:“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我们再见吧!亲爱的妈妈,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他用毛巾把手电筒裹起来,借着微弱的光亮,倾泻着心中的真情。

陈克正创作歌词时,特别注意避免标语口号化、概念化,力求主题集中、形象鲜明、感情真挚、语言朴素,努力抒发战士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感情,并突破了一些禁区。例如,写“你不要悄悄地流泪”这一句,当时写“眼泪”是很大胆的。因为,之前的“文革”时期,歌颂战士,就写他们都是铁打的、钢铸的。同时,当时文艺界不敢写“死”,因为人民战士是永生的。然而,他却要“音乐叛逆”,大胆地、勇敢地写“死”。因为,有战争就会有牺牲,应该浪漫地、艺术化地写“死”,于是有了“假如我在战斗中光荣牺牲”。这个“假如”一词,巧妙地突破了“死亡”禁区,又含蓄地涉及“牺牲”。这是浪漫和现实相结合的一句词,写得非常巧妙。

接着,张乃诚开始谱曲。为了表现战士奔赴战场、告别妈妈时的特殊心情,他选择了圆舞曲的三拍子节奏和起伏不平的旋律。特别是歌曲开始重复出现的“再见吧!妈妈”一句,设计了带装饰音的延留音,使得“妈妈”的旋律更深情更感人。之后,在“军号已吹响……”几句,采用了紧凑有力的节奏,表现了战士斗志昂扬、奋勇杀敌的决心。紧接着在“你不要悄悄地流泪”一段,感情进一步升华,音乐转入激情悲壮的乐段——好像战士走了几步,回过头来见妈妈倚在门旁悄悄地流泪,便扑到妈妈怀里,亲切地安慰着她。这段音乐层层推进,使情绪逐渐发展到高潮。这以后,又用一个“啊”字上激昂深情的音调,表达了战士心中诉不尽的万语千言。当第二段歌词唱到这里时,又进一步发展到全曲最高潮。歌曲结束时,“军号已吹响”的曲调表现部队已踏上征途。最后又出现“妈妈”音调,仿佛战士回转身来向妈妈深情地告别!(www.xing528.com)

陈克正生前回忆:“特别是独唱演员李双江同志,在这支歌上倾注了不少心血。他一遍遍地练唱,细心思索,反复推敲,在初稿的基础上帮助作者加工修改,进行了再创作。我们看到,他的歌谱上印下了滴滴泪痕,有的字迹已被泪水打湿而模糊了。”

陈克正从战场救护队回来以后,写了一句歌词“药箱已背好”,可李双江觉得不太对劲。通过讨论,他们最后删除了“药箱”,增加了“钢枪”这个词。在音乐创作上,张乃诚把曲子谱到了“山茶花会陪伴着妈妈”时,觉得:“这首歌曲本来就是三拍子,再发展就洋了,像意大利的东西。”李双江说:“必须有一个圆满的衔接。意大利的面包也是粮食,中国人吃了照样也可以增加卡路里。只要洋得得体、洋得有情、洋得有味有趣就行。还是此时无词胜有词,干脆不要语言了,就用音乐。”所以,后来就添上了几个尾巴:第一段,变成“我为妈妈擦去泪花。啊!我为妈妈擦去泪花”。这样再补充一次,就完整了。第二段刚唱到“山茶花会陪伴着妈妈”时,又不行了,收不住,于是又扬起来:“啊!”比前段还要扬,还要再扩大,紧接着拉起来:“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行装已背好,部队要出发。”定音鼓“咚哒哒哒哒咚哒”,小鼓“咚哒哒哒哒咚哒”。尾声时,“再见吧!妈妈……妈妈!”这样就完整了。完成后,他们三个人抱着痛哭了一场,都说:“这样可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