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琴教学中的环境与乐器适应:模拟演奏实践的成果

钢琴教学中的环境与乐器适应:模拟演奏实践的成果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和及时准确地抓住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以激发兴趣为中心来教学。

钢琴教学中的环境与乐器适应:模拟演奏实践的成果

一般来说,学生练琴都是一个人关在小琴房里,用立式钢琴进行练习。而正式的演奏场合,环境乐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众多的听众(或主考老师)、刺眼的灯光、陌生的三角钢琴和客观事物的变化,必然会对演奏者的心理产生影响,这就需要进行演奏环境和乐器的适应练习,最理想的当然是在演出场地用演奏琴进行练习、排练、彩排,但实际上这种机会不多,时间也很有限。因此,需要我们采取模拟的办法进行训练。首先要了解正式演出场地的环境特点、灯光情况、钢琴性能,然后选择近似的环境和钢琴进行练习。这时候的练习意义已经不是具体曲目的演奏,而是演奏者心理适应性的锻炼,这样的锻炼为未来的正式演出提高了成功率。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具有挑战性的音乐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喜欢表面现象上,要更加努力地学习理论和技巧,以进一步探索其本质。在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和及时准确地抓住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以激发兴趣为中心来教学。有人会喜欢古典时期的音乐,有人会喜欢浪漫的音乐,有人会对作品本身感兴趣,有人会对乐曲当中多变的方式感兴趣,等等,那么就应该针对学生的兴趣多讲、多练,结合知识说话,培养他们的兴趣宽度,以帮助学生获得音乐的广博知识,发挥自己的音乐才华。学习钢琴与老师们的“教”和“学”是密不可分的,这两者构成了并行活动的统一体系,不可分割,并且相互作用。[1]所以,教师要了解钢琴和心理学及其分支的基础知识,根据学生在心理发展中产生的心理特点,推进其兴趣,因材施教,使学生自身得到最好的发展,使教学能更兼容、更符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音乐和产生情感过程的理解,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钢琴教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深入人心的东西才是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技术培训之外,对学生的心理训练也要重视。(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