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动性疲劳:病因、病理和影响

运动性疲劳:病因、病理和影响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运动性疲劳又称过度训练综合征、过度劳累、运动过度等。运动性疲劳是指运动者在体育健身、运动训练或比赛时,由于运动量或运动强度过大,超过了运动者机体的承受能力而产生疲劳。(一)病因病理连续疲劳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之间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造成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引起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失调,导致运动性疲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运动性疲劳:病因、病理和影响

运动性疲劳又称过度训练综合征、过度劳累、运动过度等。运动性疲劳是指运动者在体育健身、运动训练或比赛时,由于运动量或运动强度过大,超过了运动者机体的承受能力而产生疲劳。

(一)病因病理

连续疲劳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之间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造成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引起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失调,导致运动性疲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训练安排不当。安排运动负荷时,对锻炼者或运动员的生理特点缺乏周密细致的考虑,超过了人体生理负担量。训练内容单一,缺乏全面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训练。没有根据个人特点、机体状况、季节、地理环境等调整训练计划,或者是运动量增加太快。

(2)运动技术动作的错误。不遵循人体解剖学规律,违背人体解剖学特点、组织器官结构功能,违背了力学原理,违背了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出现运动技术动作的错误。

(3)比赛安排不当。连续比赛缺乏调整和足够的休息,体内乳酸堆积过多,使肌肉工作能力降低,产生厌训的心理。赛后体力未完全恢复就进行大运动量负荷运动训练,伤病后过早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或参加比赛。

(4)其他原因。如参加运动者或训练者心理压力过大,心情不畅、情绪低落或急躁等;如在睡眠或休息不好,营养不良,以及过度疲劳的情况下,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都相对下降,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或参加比赛,容易发生运动性疲劳。

(二)临床表现

运动性疲劳的症状多种多样。早期主要表现为身体机能紊乱,如进一步发展,则会出现胃肠机能紊乱,心律不齐,神经机能失调等;晚期除机能紊乱外可有形态学改变。

1.神经精神症状

症见睡眠差,头晕眼花,四肢无力,疲惫不堪,食欲欠佳,头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冷漠,孤僻,沮丧,抑郁,缺乏兴趣,烦躁不安,容易激动,无训练欲望等现象。

2.消化系统症状

症见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肝区疼痛,腹泻或便秘,腹痛,腹胀等,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

3.心血管系统症状

主要表现有心悸,心慌,胸闷,心前区不适,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大量出汗。严重者出现明显的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检查往往出现异常改变(P-R间期延长、QRS间期延长、S-T段下移、T波方向改变等),脉率一般增快(也有的减慢),血压常常升高(也有的异常降低),心血管系统联合机能试验出现脉搏、血压恢复过程缓慢和不良反应,血液化验检查少数人血红蛋白降低、血细胞总数增高等。

4.运动系统症状

常常表现为持续性肌肉酸痛或僵硬,易出现肌肉痉挛,压痛,肌肉微细损伤,下肢疲劳性骨膜炎跟腱和髌腱周围炎等。

5.其他症状

体重进行性下降,免疫力下降,易感冒,腹泻。女运动员还会引起月经紊乱,男运动员可引起血浆睾酮水平降低。

在运动能力方面的主要表现有动作不协调,不精确,出现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学习新动作能力差,比赛时易受干扰,技术和战术发挥不好,运动成绩下降等。

运动性疲劳诊断要点:目前对运动性疲劳还没有一种有效便捷的诊断方法。运动医学界认为,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可以参考以下8个特征:

(1)运动后受伤和肌肉疼痛次数增加;

(2)清晨起床时脉搏加快;

(3)训练情绪下降,易激动,发热;(www.xing528.com)

(4)失眠,提不起精神,缺乏耐久力;

(5)肌肉围度缩小;

(6)食欲减退;

(7)在下一次训练前肌肉恢复不过来。

对照上述8个特征,如果有2个以上的身体反应与之相符,就可以确认发生了运动性疲劳。

鉴别诊断时首先要排除其他原因或疾病引起的疲劳或运动能力的下降,如神经衰弱等。

(三)治疗

运动性疲劳的治疗主要是消除病因,调整训练,加强各种恢复措施,对症治疗等。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营养,可用多种维生素和对症药物,进行理疗或按摩等,但不要完全停止体育活动。

1.一般处理

(1)调整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初练者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加大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病情轻者,主要是调整训练内容,改变训练计划,减少运动量、控制训练强度、减少力量性练习等。一般经过两周左右的时间即可基本消除,恢复正常训练。

运动性疲劳病情重者,减少运动量,避免大强度、大力量性训练,暂停专项训练,只做一般小强度的身体训练,持续几周到几个月。对严重过度训练者,须完全终止训练,并改换环境进行一段时间的疗养和药物治疗。

(2)加强训练后的恢复措施:

①补充营养物质,如高能量物质、高糖、各种微量元素、动物性蛋白质等。可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特别应加强蛋白质的补充,每日每公斤体重1.5克为宜。

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肌肉的恢复和增长。如睡眠不好,可以服用镇静药如眠尔通或安眠药如水合氯醛,施尔康(含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

③进行桑拿浴和心理放松等,以加速疲劳消除,促进身体恢复。

2.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可以让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并有利于修复损伤。

3.足浴

可选用海桐皮汤、八仙逍遥汤、下肢损伤洗方等,置于锅或盆中加水煮沸后,先用热气熏蒸双脚,待水温稍减后用药水浸洗双脚,冬季可在患肢上加盖棉垫,使热能持久,每次15~30分钟。

(四)预防

(1)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2)加强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全面训练。

(3)加强医务监督,定期体检,严格生活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