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丧礼活动中的音乐运用及其与传统文化的交流

丧礼活动中的音乐运用及其与传统文化的交流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民间,婚礼和丧礼是音乐运用最多的一种礼仪。中国民间礼仪行为中竞争比赛是常见的一种现象。在丧礼活动中,音乐的竞赛就更是广泛了。(三)丧礼过程中各仪节的音乐运用丧礼是由若干不同的仪节组成的,这些仪节组成一整套程序标志人生最后的一站,由人世转入另一世界的全过程。这是由主办丧礼的亲属为纪念亲人,在灵前摆上酒席贡品进行哀悼的一种礼仪形式,届时吹奏鼓乐小曲等曲子。

丧礼活动中的音乐运用及其与传统文化的交流

在中国民间,婚礼和丧礼是音乐运用最多的一种礼仪。在古代,丧礼被视为“凶礼”之一。它是处理死者时,殓殡奠馔,拜诵哭泣的礼仪。古人视死亡为凶,是应该节乐的,因此凡凶礼都不允许使用音乐。在周朝宫廷礼仪中丧葬不能用乐,但却把乐器当作不可缺少的陪葬品。当然随葬品在丧葬礼仪中是标志墓主社会地位、身份、等级等。作为明器的乐器数量、规模均体现了墓主生前的身份。周朝以后的各个朝代在丧葬中用乐器随葬的习俗一直沿袭,但到后期,有些朝廷也开始在丧葬礼仪中用进乐队,而与前朝的凶礼罢乐情况有一些出入。

民间在丧葬礼仪中对音乐的运用极为普遍。

(一)丧礼中鼓吹乐的普遍性

鼓吹乐作为一种仪仗音乐早在汉代就有了,过去各代,鼓吹乐队大多在皇帝出巡巡幸,以及军旅活动中充当仪仗队,而在民间丧礼活动中,鼓吹乐队一方面在送殡的行进队伍中演奏,一方面也在棚内以坐乐的方式进行演奏。在送葬队伍中,礼仪乐队则有一定规矩,这种排列不仅考虑到送葬队伍的礼仪形式,而且也有音响学方面的一些考虑。在丧礼仪仗队伍中,音响较重的乐器,如大锣、大唢呐被安排在队伍前后,而音色偏轻的乐器则放在队伍中间。

与丧礼不同的是,婚礼乐队用的乐器都属小型的,而丧礼乐队不管是坐棚还是行乐都加用了大型的乐器。这种对乐器类型的选择,是出于音响与情感对应的心理原则而安排的。音色沉重的大唢呐当然比音色明快的小唢呐更能制造哀伤的氛围,而在行进乐队中使用大锣也能增添悲痛的气氛。

乐队主要的形式仍是坐立两种。这两种形式最早可溯源至周代堂上登歌、堂下乐悬制度,到唐坐立部伎的成立,坐立两种演奏形式已发展到了相当高度,并已深深扎根于中国器乐的表现形式之中,成为大多数民间器乐演奏模式。这支“上祭”乐队的安排属于轻量型,乐器音色都偏于柔和,显然是由于在室内不需要太大的音响这一要求而设计的。而在“棺敛”“下脚”“起骨尸脚”“立牌场”“扬幡”等环节进行过程中,乐队的编制却有些变化。这些活动大多数在野外荒地举行,所以乐器中加用了音色厚重、音量宏大的大唢呐和大号等。

音乐作为表达情绪的一种有效手段,有很强的刺激神经的力量,音乐足以使人们的情绪得到宣泄或抒发郁闷,因而中国人认为在人生死亡这样的大事上,不可能没有音乐参与,至于远古宫廷礼仪中凶礼不用乐的情况,是古人偏重了音乐娱乐性和能使人心悦情喜的这一面。这种观点在墨子的非乐观中体现得尤为充分,但民间的认识与官方的观点不同的是:他们也深知音乐能使人兴奋、喜悦,但是对死亡的认识,却极有见地。他们认为,死亡也是喜事,尤其是老年人正常死亡,不仅不忧伤而且会视为是吉利的事。所谓红白都是喜事,故吹吹打打在丧礼中不仅不是违礼行为而成为极其正常的表达形式。我们通过民间丧礼与婚礼器乐曲牌的混用可以看到这一种心态的具体表现。

(二)丧礼当中的竞赛活动

礼仪活动中渗入竞赛活动是中国民间一项古老的传统。在古代的祭礼仪式中,竞争项目有舞蹈、歌唱,或其他种种比赛行为,民间的原始祈雨祭礼仪式中有龙舟竞渡的种种表演。(www.xing528.com)

中国民间礼仪行为中竞争比赛是常见的一种现象。比如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藏族,每到新春佳节就举行歌会(当地藏语称“斗姆”),它其实是一种对歌的竞赛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歌手们互相挑战看谁唱的歌最多最好,通过这样的竞争礼仪,藏族小伙子可以和自己喜爱的姑娘喜结良缘。壮族的“哈棱”也是一种赛歌礼仪,通过这一礼仪,壮族男女青年自己寻找伴侣。仫佬族的“坡会”是正月和八月中秋青年男女缔结爱情的礼仪活动,其中赛歌为主要活动内容。所以在民间各种礼仪中竞赛绝对是一种常有的活动形式。在丧礼活动中,音乐的竞赛就更是广泛了。丧礼举行时,办丧事的人家一般在大门外左右两边搭上席棚,两棚的乐手轮流吹奏,各个乐班互赛高低。鼓吹班里一般都有上、下手的分派,上手是技巧高超者,也称“顶棚”或“掌桌”。在演奏中,其所坐的位置也有讲究。鼓吹乐班“对棚”,有“上手棚”和“下手棚”之分。“上手棚”为竞赛优胜者,“下手棚”则为水平较低者。可有趣的是,往往较好的鼓吹乐队明知水平比对方高,但只要先到丧家都谦让地坐到下手棚里,直到比赛开始,即使是胜者有时也高姿态地坐在下手棚里。鞍山地区,民间举行丧礼有“对棚”竞争的活动。

(三)丧礼过程中各仪节的音乐运用

丧礼是由若干不同的仪节组成的,这些仪节组成一整套程序标志人生最后的一站,由人世转入另一世界的全过程。因此,一个人的去世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葬礼仪式,从初终、装殓、上祭、出灵等等是一次由家园到墓地的旅程,而音乐则是伴随死者进入墓地的最后送行者。

丧礼鼓吹乐队一般由两支唢呐,管、笙两支或一支,堂鼓、铜鼓、乐子一只,大号一、二只,对锣两面,以及拉弦乐器组成。每一丧礼举行需要一、二、三至七天不等,届时各家要请鼓乐班到家里院内搭棚奏除了坐柳演奏外,丧礼中还在出殡行进时演奏。

(1)上祭,也称灯祭。这是由主办丧礼的亲属为纪念亲人,在灵前摆上酒席贡品进行哀悼的一种礼仪形式,届时吹奏鼓乐小曲等曲子。上祭有办一天到六天的不等,每一次祭奠用乐都不同,有时吹一般乐曲,有时吹卡戏或吹梆子腔

(2)三献,即上祭时分三次上菜。第一道菜献下来做戏乐吹卡戏(即用笙、管模拟戏曲唱腔的音乐表演);接下来二献、三献吹《拿天鹅》《德胜令》打大鼓。由礼宾在乐台,上掌握丧礼进行,并分别在每献时招手奏乐。

(3)送三。这是丧礼中第二天将扎成的纸活、书童、香亭、牛马、车子等装人车中出外祭祀的一种礼仪。这种鼓乐演奏《哭皇天》和小曲《柳合吟》用小镲、唢呐等乐器。孝子扛着扫帚到庙上转三圈,烧纸祭祀,往回走时乐队奏《柳合吟》,走到街上时由12人演奏小曲《破工》《朝阳》《岗调》等,所用乐器有大唢呐、笙、管、鼓等。

(4)出灵。这是将死者送出去安葬的仪式。出灵这天早晨,鼓乐班艺人要早起,吹三、四套曲子,第二天出灵时吹《柳合吟》《龙尾》等曲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