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丁家窑村的由来及现状

丁家窑村的由来及现状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在20世纪30年代,丁家窑还是远离集镇的小村庄。当时只有三户人家姓丁,但为什么地名却叫丁家窑呢?正好丁家的男主人已到了讨娘子的年龄。丁家窑 夏培德画半年后,在陆家的帮助下,号称“丁家窑”的土窑诞生了。解放后,丁家窑成为村里集体经济的一部分。如今,丁家窑已不复存在,附近建造了不少现代化的工厂,但丁家窑还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丁家窑村的由来及现状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丁家窑还是远离集镇的小村庄。村里只有三户人家姓丁,另有王姓10多户,徐、吴、俞姓各五六户,还有从苏北逃难过来定居的袁、张、吉、朱等姓氏人家。

当时只有三户人家姓丁,但为什么地名却叫丁家窑呢?有一个故事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丁家祖上在那里有几十亩荡田和一片靠近河道的空地。而镇上即八号桥东侧有一户以土窑烧制砖头、石灰而致富的陆姓大户人家。要用不适宜种庄稼的荡田泥土做砖坯烧砖,丁家荡田的泥土正合适。正好丁家的男主人已到了讨娘子的年龄。于是,在乡间媒婆的牵线下,陆家的一位姑娘,嫁到了丁家。

出嫁时,隆重程度自不多说。听老一辈人说,黄道吉日之时,丁家摇了两条大船去陆家接新娘子和装嫁妆。当两条船出现在河道内时,嫁妆的丰富多样和上档次的品质,引来两岸人家纷纷驻足观望。最让村上人惊呆的是陆家竟然向丁家提出,由他们出资帮助丁家在房屋的北边空地上,也建造一只土窑,烧制砖头,以让嫁过来的女儿不愁吃穿过上好日子。但陆家要出一定的股份,这样就可以指挥、管理烧窑师傅和市场营销人员了。

丁家窑 夏培德画

半年后,在陆家的帮助下,号称“丁家窑”的土窑诞生了。丁家十分珍惜这番家业,虚心学习,努力经营。再加上丁家的女主人有文化、会管理,生意很快做到了上海滩。(www.xing528.com)

后来丁家发展成为拥有一座砖窑、一座石灰窑、两只大木船和一只船舫棚等产业的大企业,名声大振。人们要到附近走亲访友或洽谈生意,就说“到丁家窑去”。这样,丁家窑渐渐就成为一个地名了。

解放后,丁家窑成为村里集体经济的一部分。这里成为人们常用的一个地名,在没有路牌时,甚至在一些政府公文中也把“丁家窑”作为一个地名。

如今,丁家窑已不复存在,附近建造了不少现代化的工厂,但丁家窑还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丁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