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崧泽村之名的由来及历史背景

崧泽村之名的由来及历史背景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西野、竹墩、南村、窑港、崧泽5个自然村。崧泽村也因此以崧泽文化的发现地而闻名全国。崧泽村原名同晋代左将军袁山松有关。农民新村明嘉靖年间,名人陆深在经过一番考证与实地观察之后,专门写了一篇《崧泽辨》,对相传“崧宅”因袁崧得名提出异议。他在文中还列举附近的“崧子里”等地名(今失考),都因松江而名,与袁崧毫无关系,而且“崧宅”在古籍中另有“松泽”的写法。

崧泽村之名的由来及历史背景

崧泽村位于赵巷镇西部、青浦城区东侧,沪青平公路从村北经过。有西野、竹墩、南村、窑港、崧泽5个自然村。面积2.1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99.7公顷。有人口2380余人。村民主要种植水稻蔬菜,并从事针织、棉纺加工等。上海基舜兴休闲品有限公司设在村内。

1958年,上海考古工作者在村北的一个土墩下发现了重要古文化遗址。以后经多次发掘,在下层发现距今约6000年的马家浜类型文化,是上海发现的最早古文化遗存,其中出土的籼粳稻颗粒是当时中国最早的稻谷标本,直筒腹水井亦是中国最早的水井形制。中层是一个距今5000多年的随葬品丰富的氏族丛葬地。1982年,全国考古学家在杭州举行的中国考古学年会上,认定崧泽文化是前承嘉兴马家浜文化,后接余杭良渚文化的一种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具有一定典型性代表的文化。崧泽村也因此以崧泽文化的发现地而闻名全国。

崧泽村原名同晋代左将军袁山松有关。南宋《绍熙云间志》称这里为“袁崧宅”。《松江府志》“名迹”篇中称它为“晋将军袁山松宅,在县(华亭)西北三十五里。旧经云:袁山松居此,因名”。但晋史本传有不同看法,称“山松君阳夏人(今河南太康),未赏华亭,或者山松之后,有居此者乎?其地曰松子,曰崧塘”。到了清乾隆年间,《青浦县志》仍称:“相传晋左将军袁崧(山松)冢墓及居址在此。”当地居民也盛传袁山松为孙恩起义军所杀,皇帝特赐金头葬于村后土墩。同治《青浦县志》也称:“袁崧宅,在福泉县泗泾塘崧泽镇,里曰崧子。”

也许因为晋代左将军袁山松的居址及冢墓有广泛的传说和较深的影响,所以明代前后“崧宅”一名沿用过相当长一段时期。

农民新村(www.xing528.com)

明嘉靖年间,名人陆深在经过一番考证与实地观察之后,专门写了一篇《崧泽辨》,对相传“崧宅”因袁崧得名提出异议。他认为袁崧既非吴人,又是隆安四年(400年)才以吴国内史派来督筑沪渎垒的,第二年即为孙恩杀害,而且“晋宋六代避讳特甚”,不可能有人敢以祖宗和自己的宅第定名于地方,因此“崧宅”因袁崧居住地而得名的可能性不存在。他在文中还列举附近的“崧子里”等地名(今失考),都因松江(今吴淞江)而名,与袁崧毫无关系,而且“崧宅”在古籍中另有“松泽”的写法。因此他在否定“崧宅”是袁崧的宅第之后指出,称“崧宅”不如称“松泽”为妥。因为他在考察中看到“松泽”这个地方,“九峰联络其前,吴淞横亘其北,襟以横泖,带以大盈,实松江之下流(游)”,是靠近松江又附名于松江的一片沼泽地。陆深的上述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今天为何不见用“松宅”或“松泽”命村名,反而又产生了“崧泽”这个新名字呢?其实仔细想想,用“崧泽”命村名既反映了这一地区原是吴淞江边一片沼泽地的自然地貌特征,又因“泽”与“宅”方言为同音,可以重温和体验“崧宅”曾经的传说,因此用“崧泽”取村名是最佳选择。

(编者据《崧泽文化》中〈崧泽地名考〉等整理)

崧泽遗址博物馆

文保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