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锦江之名的历史由来及诗人赞美

锦江之名的历史由来及诗人赞美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锦江区名是因“锦江”而来。锦江曾经称为“南河”,意指成都流向南方的江河,那么,为何人们又称之为锦江呢?锦江边望江楼锦江水鸟三国时期,刘备在成都称帝后大力发展蜀锦织造业,以补充军费开支。锦城、锦江,可以说从那时便有此名称。诗人如此讴歌,足见“锦江”二字在当时是何等有名。早在那时,人们就以“锦江”二字取代了以方位定名的“南河”二字。当然,“南河”“锦江”二名依旧并存,给人一实一虚之感。锦江廊桥锦江夜景

锦江之名的历史由来及诗人赞美

文/郑光福

成都市锦江区是1991年成立的成都市新区,它将原东城区、西城区、金牛区部分地方融为一体,沿南河从百花大桥顺江到九眼桥、望江楼两岸及延伸向东的丘陵地区。锦江区名是因“锦江”而来。锦江从百花潭流至望江楼,除江河两岸为锦江区地域外,再往东南延伸到两乡与龙泉驿区相接壤。

锦江曾经称为“南河”,意指成都流向南方的江河,那么,为何人们又称之为锦江呢?

锦江边望江楼

锦江水鸟

三国时期,刘备在成都称帝后大力发展蜀锦织造业,以补充军费开支。在南河地方还建有锦官城,专门组织人员织锦,洗涤锦缎自然在这段河流中。锦城、锦江,可以说从那时便有此名称。还有一个传说,唐代有一女子为一和尚洗脏衣,那衣在水中一浪一串白莲花,一时间,莲花漂流而下,满河似锦,故称锦江。

历代诗人面对这条河也有赞诵: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是杜甫登楼》的咏叹。(www.xing528.com)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是张籍《成都曲》的细致描摹。

诗人如此讴歌,足见“锦江”二字在当时是何等有名。早在那时,人们就以“锦江”二字取代了以方位定名的“南河”二字。当然,“南河”“锦江”二名依旧并存,给人一实一虚之感。今天,以锦江为名的街有“锦江路”,旅馆有“锦江宾馆”,礼堂有“锦江大礼堂”,商店以“锦江”二字为名的那就更多。纪念女诗人薛涛的望江楼也是望的锦江水。

古时候,虽然“锦江”二字实指从百花潭至合江亭的一段河流,但它的派生意义却是代指成都。难怪诗人杜甫要以“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来赞誉蜀都风光,以江代都。

锦江水的源头在都江堰。唐代高骈修罗城时,在成都北面开一水道,直流经东边到南边与锦江水汇合,即今合江亭处,然后穿过九眼桥,流经望江楼向东南流去,进入成都市双流区境。高骈开水道取泥正好修筑城墙用,自然又成为护城河流,便取名为“府河”。府河水源头也在都江堰,汇合到合江亭成为一段江河。这便造成不少人南河、府河不分,统称“锦江”,或统称“府河”。20世纪成都修扩江河,规划上报简称“府南河”,所以在1998年“府南河整治工程”荣获人居奖时,联合国授权也称作“府南河”,但其实历史上标准的称谓还是锦江,而且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锦江廊桥

锦江夜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