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诗人离世:历史困苦,同伴离别

诗人离世:历史困苦,同伴离别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际情况是,诗人的生存状态,各有各的困苦。这是骆宾王离别朋友之际所写作的一首诗,其成于何年何月,难以考证。骆宾王竟敢得罪武则天,也不愧是一位诗人。结果是,司法机构以贪赃之罪把诗人投入监狱。只是诗人不喜欢这个职务,难以忍受种种烦琐之业务,任期一到,他便辞职了。高血压或脑血栓引起的中风使其手脚蜷曲,行动困难。沉疴一年一年地损害着诗人的心境。一天黄昏,这个饱受折磨的诗人三思之后,投河而死。

诗人离世:历史困苦,同伴离别

中国人总是为唐诗而得意,唐诗是美的,美的便能迷惑灵魂。巧笑和凝脂之所以具有征服的力量,无非是由于它的美而已。

我过去吟咏唐诗,往往会产生这样的印象,仿佛仲夏之夜,清风轻拂,明月朗照,我坐在古旧的慈恩寺,静静欣赏着宇宙空间的浩渺和神秘。

那时候,我不禁便拔高了诗人,觉得唐帝国的诗人都吸桂花洌香,饮葡萄甘酒,风度翩翩,云游天下。岂不知我错了,是大大地错了。

实际情况是,诗人的生存状态,各有各的困苦。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这是王绩的作品,不算唐诗之中最好的,但它却属于唐诗之中最早的。

王绩先在隋政府工作,不过他还未干出什么名堂,各路起义军便把隋政府推翻了。李渊当皇帝之后,招纳贤达,他觉得自己才三十五岁,年富力强,是应该继续上进的,遂又进入了唐政府。

战争刚刚结束,社会恰恰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王绩显然是想有所作为的,可他却只能以文学之士当待诏。他早晨进入办公室,晚上离开办公室,时刻注意着唐政府的命令。奇怪的是,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竟一直不安排他做什么,仿佛唐政府根本就没有这个人似的。其兄王通发现了王绩的寂寞,很是关切,遂询问他当待诏是否顺心。他不无幽默地说:薪水微薄,境况冷落,不过有好酒三升,倒是可以留恋的。王通有一个门徒在唐政府掌握了一些权力,认为像王绩这样学识丰富的人好酒三升是少了一点,便提高到好酒一斗。

几年之后,关中大旱,饥荒汹涌,米少面贵,志清而坚,适王绩患病,遂辞职离开了长安

王绩在唐政府待了近乎十年,没有任何功业,唯落了一些诗。写作是个人的劳动,心不死便能为之。王绩因为一直在写作,从而多少减弱了人生的荒废之感。

王绩对唐诗的贡献是,作品一扫梁的靡丽和陈的浮艳,显得质朴而丰厚。他不但在形式上是一个尝试者,而且在内容上也是一个开拓者。如果唐诗是汪洋大海,那么王绩的作品便是从万里之外的雪峰流向大海的细流。如果唐诗是一片广袤的绿原,那么王绩的作品便是破土而出的小草,它用自己的一点鲜嫩呐喊着漫山遍野的苍郁。

大约在王绩出生四十年之后,骆宾王出生于婺州义乌一个书香之家。这一年是公元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得立为太子,接着即位当皇帝。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这是骆宾王离别朋友之际所写作的一首诗,其成于何年何月,难以考证。但诗人的激愤之情和抑郁之气,却扑面而来,并有新鲜之感。

骆宾王的灾难,似乎是因他反对武则天所导致的。

武则天曾经是唐太宗的妃嫔,但太子李治却对她大为迷恋。李治即位之后,便以变通的办法让武则天做了自己的昭仪,并一步一步立其为皇后。

武则天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一旦睡在皇帝的身边,便欲攫取权力,以干她要干的事情。时间证明,她就是按自己的计划运作着。

骆宾王当时在唐政府担任侍御史之职,可以清楚地观察武则天的行动轨迹。他认为武则天的种种举动,显然僭越了皇后的本分,甚至是在操纵唐高宗,遂屡屡上疏批评之。骆宾王竟敢得罪武则天,也不愧是一位诗人。然而武则天并非好惹,以她的气焰,收拾一个骆宾王简直是小菜一碟。尽管骆宾王反对武则天是在维护唐高宗的威望及其唐帝国的正统,目的是纯洁的,可唐高宗却并没有保护他。结果是,司法机构以贪赃之罪把诗人投入监狱。度过一段黑暗的日子以后,他获得释放,不过创伤在心,郁郁寡欢,遂到江南流落去了。

公元684年,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图谋推翻武则天的统治。骆宾王对武则天素有恶感,便踊跃参加了武装斗争,而且还为起兵写了讨伐檄文。在江南,响应徐敬业的人千千万万,不过武则天毕竟掌握着权力,她完全可以调派唐军镇压徐敬业,于是起兵就失败了。

唐政府在清洗过程中把追随徐敬业的骨干分子都杀了,但其却未能消灭骆宾王,他奇迹一般地躲过了搜捕。之后司法机构一直在缉拿他,却始终找不见其踪影,甚至到现在还是“下落不明”。

骆宾王所写的讨伐武则天的檄文,早就成了文学的典范。檄文痛快淋漓地揭露了武则天的越轨行动,并对她进行了道德谴责。檄文指出武则天入门见嫉,掩袖工谄,蛾眉霸气,狐媚惑主。

流传下来的故事是这样的:武则天读檄文,读着读着,竟莞尔而笑,随之阴沉着脸责问宰相:骆宾王有这样杰出的才华,何以使之流落呢!

骆宾王显然不会想到,他讨伐武则天的檄文,居然变成武则天表现其气度的道具,真是滑稽极了。

大约在骆宾王出生十年之后,卢照邻出生了,幽州范阳是其故乡

二十岁前后,卢照邻携其作品到长安来了。他很是自信,发誓要在国都取得功名。事情也像他所想的,一夜之间,其诗便在长安流传开来。

声望与才华使卢照邻有了一份工作,是当李元裕的秘书。李元裕是唐高祖的一个儿子,似乎为有卢照邻这样一个诗人十分得意,尝向朋友宣扬,此乃吾之司马相如也。卢照邻还曾经担任新都县尉,职务并不高,不过它也多少可以标志权力和尊严。只是诗人不喜欢这个职务,难以忍受种种烦琐之业务,任期一到,他便辞职了。

骝马照金鞍,

转战入皋兰。

塞门风稍急,

长城水正寒。

雪暗鸣珂重,

山长喷玉难。

不辞横绝漠,

流血几时干。

这是卢照邻的一首五言,通过对一匹骝马的描写,表现了边境的艰苦和唐军将士的勇敢。其诗以小见大,而且节奏紧凑,力量沉厚,有慷慨之感,是能够反映卢照邻的艺术造诣的。

人到中年,卢照邻患了不治之症。高血压或脑血栓引起的中风使其手脚蜷曲,行动困难。为了康复,他到太白山去拜孙思邈为师,不过药王对其重疾也没有办法。他还遵一个道士之嘱服用丹砂,遗憾丹砂反而加重了他的病。

沉疴一年一年地损害着诗人的心境。他也没有什么经济收入,衣食住行,竟都不得不接受富豪的捐赠。活着乏味,遂渐产生了解脱的念头。一天黄昏,这个饱受折磨的诗人三思之后,投河而死。

大约在卢照邻出生之后十四年,王勃和杨炯问世,时在公元650年。

王勃家在绛州龙门,是王通的孙子,其十四岁便对策及第。杨炯为华阴人,尽管少也贱,但他却居然在十岁被举为神童

在我看起来,王勃和杨炯都属于那种文学天赋极高的人。他们不足二十岁便登上了唐帝国的文学殿堂,显然有天之扶,地之助。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杜少府是王勃的朋友,有一年他要到蜀川去工作,王勃送行,遂为之写作了这首诗。其诗显然刷新了以往离别之诗的纤弱和黯然,音调爽朗,意境辽阔,还包含着一种灿烂气象

如果能知道杜少府的一些经历,那么我便能推测王勃当时是多少岁,从而知道他在做什么。但我考证来考证去,却无法明白杜少府是何许人也,遂投书霍松林先生求教。霍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精通唐诗,我想,他是有可能清楚杜少府生卒的,可我却一直没有收到霍的回信。霍是有问必答的学者,他不回信,我便只好自己分析了。

王勃到长安几年之后,沛王李贤慕其文采,招王勃进沛王府当了修撰。依我的推算,这一阵王勃是十八岁左右。沛王李贤是唐高宗与萧妃嫔所生,周王李显为唐高宗与武则天所生。周王小于沛王,很是喜欢斗鸡。有一天周王与沛王斗鸡,或周王的斗鸡没有章法,或周王的斗鸡霸道了一点,总之,王勃为沛王的斗鸡愤愤不平,遂忽发少年之狂,写作了一篇讨伐周王斗鸡的文章。文章全是玩笑的口吻,属于十足的游戏之品。然而唐高宗认为这是犯上,大发其火,并下令将王勃逐出沛王府。

一篇文章竟能惹祸,是年轻的诗人不知道的,诗人当然也不知道皇帝的尊严仿佛老虎屁股,是不能随便触摸的。实际上王勃还没有触摸老虎的屁股,他无非是逗了逗斗鸡的尖嘴而已。问题在于,他所逗的是周王的斗鸡。

王勃便这样离开长安,到剑南去了。六年之后,唐高宗大赦天下,王勃才结束了凄哀的蜀川之旅,当了虢州参军

我以为,王勃为杜少府送行,应该在他离开长安之前,当时是二十岁左右吧。

有一个相面师认为,王勃神强骨弱,气清体羸,难以大贵。王勃难以大贵,是否包含着诗人早逝的意思,我不懂。不过事实是,二十六岁那年,王勃乘船到交趾去探望父亲,途中不幸落水,惊吓而亡。

诗人渡海之前,曾经在南昌应阎都督之邀,登上滕王阁参加聚会,并在席间完成了自己的千古绝唱。读王勃留在滕王阁的作品,谁能不为诗人的遭遇而惋惜呢!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杨炯是一个反感靡丽与浮艳之相的诗人,并以自己的写作实践,倡导唐诗的明快和清新。这首诗慷慨激昂,刚健雄劲,是很能体现其风格的。

杨炯得以在唐政府弘文馆担任校书郎,依靠的当然是其能力,但他却犯了诗人共同的毛病,恃才自傲,鄙薄周围的官员,认为他们装腔作势,甚至讽刺他们总是在驴背上画麒麟皮,揭了皮终究还是驴。杨炯也是有道理的,不过他言语之尖酸,行为之偏激,便有所碰撞了。

他的一个表弟属于持不同政见者,也参加了徐敬业针对武则天的武装斗争,从而株连了杨炯。如果有文武大臣为他开脱,那么他将有可能躲过灾难,因为杨炯自己毕竟没有反对武则天。可惜他平常得罪了人,遂没有人帮助他。于是他就不得不接受贬谪到梓州去的结局。

杨炯与王勃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王勃落水,其为王勃的诗集写作了序,盛赞王勃对唐诗的贡献,显然是很义气的。

杨炯四十四岁去世,也不是寿终正寝之人。

在王勃和杨炯六岁那年,宋之问呱呱坠地。

在唐帝国的诗人之中,宋之问属于五言的高手,甚至因为宋之问的写作实践,律体才得以定型。

他二十岁进士及第,一直在唐政府工作,而且得意地靠近了武则天。我以为,一个诗人能在集权统治的官场混得满面春风,一般都是趋炎附势之徒。事实是,宋之问其人真的喜欢攀缘,热衷恭维。

武则天有一年到龙门去玩,转着转着,忽然起了雅兴,遂吩咐左右赋诗。东方虬立即吟咏一首,当然是歌颂之词,武则天很是高兴,便赐东方虬一件锦袍。东方虬吟咏之后宋之问吟咏,当然也是歌颂之词,不过宋的阿谀来得甜蜜且巧妙,是后来居上,武则天十分舒服。于是女皇帝就扬手索回了她刚刚赏给东方虬的锦袍而将其赐于宋。宋之问受宠若惊,但东方虬却陷于窘境。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只要能提高阿谀之技,总是会光美的。然而东方虬要超过宋之问,似乎很难。

张易之是武则天的生活秘书,在为女皇帝服务之余,有时候也会赋诗,以显示自己的文学修养。由于张易之有这样的雅兴,遂推崇宋之问,并经常找宋之问切磋。宋难得有像张这样一个可以向女皇帝嘉勉自己的朋友,于是他就讨张的好,帮张写作诗,甚至宋把自己写作的让张当自己写作的四处宣扬。也许宋之问没有意识,但实际上他却不知不觉卷入了唐政府的权力之争。

公元705年,武则天弥留之际丞相张柬之联络其他文武大臣以张易之兄弟图谋不轨为由,一举处斩了张易之兄弟,也顺便将宋之问贬谪到泷州去。

泷州远在岭南,这使年过半百的宋之问实在难以忍受泷州的蛮荒和凄凉,便在一天晚上溜出公所,潜逃而回。走到汉江的时候,宋之问望着北方的故乡,迷茫而害怕,遂赋诗表达自己的心情。诗人毕竟还是诗人,诗人的功力也是好的。这首诗很是富于情致,也逼真至极,我以为足以咀嚼。其诗云: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回到故乡洛阳,宋之问只能藏匿于朋友张仲之家。当时武三思在唐政府很有势力,一些目光短浅的人便纷纷向其投靠。不过除恶的因素也在暗中增长,甚至宋之问的朋友张仲之竟打算以谋杀的办法干掉武三思。张仲之一直在策划这件事情,看见宋之问,便把自己的打算透露给了宋,希望能听听宋的意见,但宋却灵机一动,偷偷让其兄把张仲之的打算报告给了武三思。为感谢宋之问,武三思遂封宋一个鸿胪主簿的职务。宋的命运,就这样通过出卖朋友得到了改变,不过这只能是暂时的。

几年之后的一天,唐睿宗站在窗口望着终南山,蓦地想起了宋之问,他觉得宋之问其人的一生处处钻营,是有大罪的,遂下令宋自绝。

我看到的一份资料是这样记录的:到桂州去宣布圣旨的大臣传达了唐睿宗的指示以后,宋之问浑身抖动,虚汗翻滚。看到这里,我不禁说:可怜,应该!

宋之问对唐诗的贡献主要在形式。他的作品,显然缺乏一种境界之美。这也是正常的,因为像他这样的诗人要有境界之美,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在宋之问出生之后五年,陈子昂出生。这一年,几十万唐军水陆并进,向高丽进攻。这一年,还有一件可以注意的事情是,波斯王子卑路斯在长安旅行。长安的繁荣和开放竟使他流连忘返,几乎要居留下来了。

陈子昂小时候不好读书,是十足的顽劣角色,但他却有侠胆,天资聪慧,悟性极强。这种人往往都是好钢,一经磨砺,便出锋芒。

十八岁那年,他受到启示,忽发读书之志。为了排除干扰,他竟钻进一座山里用功。几年之后,他脱胎换骨,成为学识丰富的文化人,而且颇有文学之才。公元684年,就是骆宾王为逃避唐政府缉拿而逃遁山林那年,陈子昂进士及第,准备在长安奋斗一番。

唐高宗是在洛阳逝世的,武则天决定按既定方针办,把其灵柩运回长安,葬于乾陵。这是唐帝国的大事,普通人一般都难以关心,但陈子昂得到其消息之后却立即上疏,极言关中之衰,盛赞洛阳之美,认为唐高宗宜于长眠洛阳。

武则天浏览了陈子昂的报告,觉得条理清楚,风格优雅而遒劲。尽管她不同意这个年轻人的建议,可她却接见了这个年轻人。武则天提了很多问题,陈子昂都流利地回答了,并表现了良好的气质。武则天极其满意,遂安排陈子昂在唐政府当麟台正字,之后当右拾遗。

陈子昂是有政治抱负的,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应该是一个文化人的优秀品质,但在一个集权统治的社会,元首及其大大小小的官员却未必喜欢这样的文化人。也许是武则天给了陈子昂一个开明的印象吧,而且这影响了陈子昂,于是他就一再向武则天反映自己的意见,并盼其能采纳。不排除陈子昂这样做是急于上进,不过他主要还是希望唐帝国健康和仁义,但武则天却对其厌烦起来。开明和表现开明显然是有本质区别的,可惜陈子昂不懂这一点。陈子昂当时向武则天反映的意见是,他认为唐政府文武大臣有轻视地方官员的倾向,他认为酷吏横行,刑法严峻。上疏之后,其便等待着批示。然而武则天根本不理他的意见,这使陈子昂很是失意。他感到了巨大的虚伪,也陷入了巨大的孤独。陈子昂不知道如何协调他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唯一的办法似乎是赋诗宣泄。

公元696年,武则天授权建安王武攸宜率兵进攻契丹,并任命陈子昂为武攸宜的参谋。把陈子昂调出唐政府,到底是工作的需要还是出于别的原因,陈子昂应该是清楚的。总之,我以为,诗人是带着情绪离开长安的。

在幽州前线,陈子昂根据敌我力量比较,提出了对敌作战的方案,但武攸宜却自以为是,一概拒绝了陈子昂的建议。于是刚刚交火,唐军便败给契丹了。

陈子昂为人认真,其完全是出于一种责任而请求武攸宜改变作战计划,他认为,最好派遣一万将士做前驱偷袭契丹,但武攸宜却坚决反对。于是两个人就对上了:陈子昂继续提出作战意见,武攸宜继续驳回其意见,循环往复,一再摩擦。武攸宜终于气急败坏,给了陈子昂一个降职的处分。陈子昂苦闷、激愤,可他却无可奈何。

幽州台是燕昭王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有一天陈子昂登上了幽州台。在这里,他想到燕昭王招致贤达,礼遇下士,又想到自己现在所遭遇的挫折与压抑,感慨万千,苍凉而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吟咏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北方无边无际的原野,原野上的风,风推着的人,看到了这个人胸怀大志而报国无门的悲痛。

这首诗永恒的魅力在于,它不但表现了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哀伤,而且表现了宇宙之大,人类之小,人类的无力与无助。

在陈子昂三十八岁那年,他以父亲患病为由辞职回到故乡梓州射洪。县令段简判定陈子昂是发达之人,便想敲诈发财,办法是给陈子昂制造了一个冤案。为了安宁,陈子昂不得不给县令二十万钱,但县令却嫌其少,将陈子昂投入监狱,迫害致死。

我非常喜欢陈子昂的诗,也喜欢陈子昂其人。他身材低矮,相貌肃静,这一点很像我;他性格耿直,脾气急躁,这一点也很像我;唯其是杰出的诗人,我却碌碌无为。不过我和他并不隔阻,我和他有的是贯通之处。我想,如果我和陈子昂相遇,那么将一定会成为朋友的。九泉见吧!

在陈子昂出生十八年之后,张九龄出生。那年是公元678年,那年发生的灾难事件是,唐军败给了吐蕃。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诗是思念情人的,但情人是谁,是怎样的一个情人,却成了千古之谜。意境雄浑,气韵流畅,确实是高妙之品。

在唐帝国有职务的诗人,算起来也不少,张九龄当宰相,显然是级别极高的官员了。不幸的是,他在权力中心碰到了李林甫。

当时唐玄宗在为如何废黜太子作难。废黜太子,并不是太子犯了什么错误,无非是想立寿王为太子而已。寿王是武惠妃所生的,唐玄宗宠爱武惠妃,这就是立寿王为太子的全部理由。但唐玄宗的计划,却受到了唐政府文武大臣的反对。张九龄认为,变换太子将会引起混乱,甚至将动摇天下的根本,所以他当然也反对。

立寿王为太子遇到的障碍,使武惠妃极其惶恐,然而这竟成了李林甫献媚的机会。李林甫的思路是,在关键之际给武惠妃以帮助,其一定会向唐玄宗美言他的,重要的是,如果立寿王为太子成功,那么他在今天给予的帮助将有可能在明天得到丰厚的回报。盘算之后,李林甫便在暗中贿赂太监,让其向武惠妃传递他支持寿王的信息,并表示要保护寿王。武惠妃很是感激,不过她也知道,李林甫的支持固然是必要和及时的,然而李林甫只有在掌握了大的权力之后,其支持才能发挥大的作用。于是她就为提拔李林甫自觉工作了,而且立即见效。

有一天,唐玄宗质询张九龄对李林甫的意见。张觉得做人要坦荡和忠诚,不应该隐瞒自己的观点,便指出李口蜜腹剑,非君子也。可唐玄宗却不以为然,反之任命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并封晋国公。李林甫日益得势,气焰升腾,而且加紧了对张九龄的排斥。唐玄宗居然相信李林甫的谣诼,渐渐冷遇张九龄,随之干脆罢免了他。

公元737年,负责监察工作的周子谅上疏要求弹劾官员牛仙客,这是唐政府新的一波权力之争。周子谅在其指控的报告之中,引用了一个谶语,不料它强烈地刺激了唐玄宗。一怒之下,唐玄宗放了牛仙客,转而下令杖杀周子谅。

李林甫窃喜,因为他终于抓住了报复张九龄的把柄。其告诉唐玄宗,周子谅进入监察部门是张九龄举荐的,张是周的后台老板。唐玄宗不做研究,便把张九龄贬谪到荆州去了。

这一年张九龄已经六十岁,他很清楚,自己离开长安,就不能返回长安了。他悲愤交集,并为唐帝国担忧。

诗人担任宰相,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官员都由诗人构成,显然是不合适的,但官员没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却是危险的。我以为,以进士及第的途径选拔官员,也许有种种弊端,但它却能够保证一个官员积累充足的知识。过去的奏章现在还可以当作散文欣赏,然而今天的文件在明天充其量只是一些资料。如此退化,岂不悲哉!

王之涣小张九龄七岁,是公元688年出生的。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在蒲州,登上鹳雀楼可以高瞻远瞩,还可以题诗。王之涣的这首诗,就是题于鹳雀楼的。其雄浑、壮阔,富于理趣。也许鹳雀楼会一毁再毁,但王之涣的诗却能不朽。

王之涣其诗在当时便久经轰动,并总是为乐工所谱曲,为歌女所演唱。可惜诗不是铁饭碗,甚至连瓷饭碗也不是,而且永远不是。除了写作诗之外,王之涣还需要一个工作,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他具体的想法是到唐政府去工作,因为在当时,检验一个人是否成功,主要是看他的职务如何,有职务,才有俸禄。问题是,要取得职务,就必须有一个进士的资格。可王之涣却连连落榜,一直未能及第。这不但制约了他进入唐政府,而且也给王之涣以伤害,其竟为自己不是进士深深羞愧。好在他还是一个著名诗人,聊以拜见权贵,求得支持。王之涣的功夫似乎没有白费,因为他毕竟谋到了一个位子,是县尉。不知道诗人自己是什么感觉,在我看起来,其无非是唐帝国对诗人的一种安慰而已。

孟浩然小王之涣一岁,是襄州襄阳人。在他出生那年,酷吏周兴乱捕滥杀,长安牢满为患,一片恐怖。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让我觉得很是凄楚,甚至有一种幻灭之感,但它绵绵的魅力却仿佛山涧之水一样在静静流淌,无休无止。

孟浩然四十岁以前,一直隐居鹿门山,然而隐居并非其目的。

公元728年,孟夫子感觉时候到了,便拿起行包,关上柴扉,走出了鹿门山。他到长安来参加进士应试,当然还是有信心的,并遵高士之嘱,把其诗赠给政界官员和社会贤达,以扩大影响。他一向敬仰张九龄,也就把自己的诗赠给张九龄了。可惜不知道什么地方出了错,孟夫子竟未能成为进士,这显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离开长安,他做了一次吴越之旅,之后回到故乡。过了几年,张九龄左迁荆州做刺史,忽然想起孟夫子,遂招其在自己的幕府工作。由于都是诗人,他们互相唱和,多少减轻了对人生的失意和苦涩。

我感到孟浩然是一个内向的诗人,自尊的诗人,也是一个善良而谦逊的诗人。我可以想象他落榜之后的沮丧与虚弱。我仿佛看见了他孤独地走在长安街上的样子。我能体会他的悲酸和伤感。

王昌龄小孟浩然一岁,生于公元690年。其故乡在何处,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根据一些零星的记录判断,诗人大约属于关中人。

在王昌龄出生那年,武则天终于自封为皇帝,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武则天登基之后的一个创举是,为选拔人才,下令要用密封卷子。在中国,把考试卷子密封起来的办法,一用竟是千年之久,也许这是武则天所没有料到的吧!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当然是王昌龄的诗。大约过了几个世纪,明帝国有一位文化人李攀龙将其诗推崇为唐诗七绝的压卷之作,以后,著名学者沈德潜进而大赞王昌龄的高妙。我吟咏这首诗,体会深的是诗人性格的凌厉,激情的喷涌,及其那个时代所有的一种建功立业的精神。

王昌龄可能去过西北萧关一带,还去过楚河流域的碎叶。诗人在唐政府秘书省工作的时候,已近四十岁,之后当汜水县尉,再当江宁县丞,显然官越当越小了。王昌龄的问题出在言论放诞,行为傲慢,得罪了权贵,从而使自己一降再降。

在贬谪岭南那次,他必须经过襄州襄阳,遂登门看望了孟浩然。孟夫子为王昌龄的到来非常高兴,又是喝酒,又是吃鱼,竟使自己身上的毒疮发作,乐极生悲病逝了。

王昌龄在岭南得过且过,总是天真地认为贬谪是暂时的,他将回到长安,因为其有冰心一片,岂不知唐政府根本就不发给他调令。一直到安史之乱,王昌龄才离开岭南,然而在路上他竟遇到了麻烦。进入亳州的时候,这里的刺史闾丘晓莫名其妙地逮捕了王昌龄,并把他狠毒地杀了。

十一

大约在王昌龄出生十年前后,王维出生。那一年从边境传回的捷报是,唐军打败了侵犯凉州的吐蕃,于是长安张灯结彩,鞭炮轰鸣,处处有喜庆色彩。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家在蒲州,不过他很小便到长安来了。在十七岁那年,他一个人居于客栈,适逢重阳节,长安街上满是快乐的人,其触景生情,想起了远在故乡的兄弟,遂写作了这首诗。

十七岁便能写作如此隽永的诗,可见王维的天分了。事实是,他以其辉煌的文学业绩,奠定了一个杰出诗人的地位。必须承认,不管是在艺术的造诣方面,还是在内容的拓展方面,王维对唐诗的发展都有巨大的贡献。实际上王维不但是杰出的诗人,而且是优秀的画家,并擅长音乐。其修养全面,连苏轼也极其欣赏。

王维应该算是顺利的。他二十二岁进士及第,随之得到张九龄的擢升,在唐政府担任了右拾遗,其职务相当于现在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干部,是对文武百官进行考核和规谏的。能够得到张九龄的器重当然是好事,不过在张九龄与李林甫产生矛盾之后,好事便变成坏事了。王维不得不夹着尾巴,甚至是前怕狼后怕虎,唯恐自己卷入矛盾之中。他知道自己身处夹缝,稍稍不慎,便会惹祸。

在唐政府工作,王维似乎难以轻松和潇洒。我以为,有一件事情很能反映他紧张的精神状态。孟浩然在长安的时候,有一天应邀到王维的办公室去了。诗人相聚,当然要切磋一下艺术,不料正在讨论之际,唐玄宗来了。王维惊慌至极,不但不敢荣幸地向唐玄宗介绍孟夫子,反而要委屈孟夫子,使之赶快爬到床下,以防唐玄宗发现。

不过王维真正的灾难,是由安史之乱引起的。事情发生在公元756年,当时安禄山的部队即将攻入长安,唐玄宗知道来者不善,遂率第一家庭及唐政府主要官员放弃京师,向成都转移。由于王维忙于别的事情,没有跟上,遂为叛乱分子所抓获。王维清楚这是很麻烦的,便下定决心,拒绝合作。他吃了一种药,使自己喑哑,从而保证守口如瓶。但王维却终于为自己的名声所累,因为他既是官员,又是诗人,安禄山想利用其声望。叛乱分子把王维从长安押到洛阳之后,安禄山便让他担任了一个给事中的职务。尽管它是安禄山硬给王维戴上的帽子,他对那顶帽子充满了厌恶和害怕,然而无论如何是戴上了,便难免有失节之嫌,其为之非常郁闷。他写了一首诗,反映了自己在这个阶段的痛苦,并表现了对唐帝国的深情怀念。唐军收复长安之后,当然要处理失节的官员。虽然王维有给事中的帽子,但他却也有自己的诗证明其忠诚,从而得到了唐肃宗的谅解。

王维晚年一直当尚书右丞,这使他有足够的薪水,不过他显然已经看破了红尘。其经常住在辋川的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诗人似乎并不得意,也不愉快,我甚至还感到了他的消沉。

十二

李白小王维一岁,是公元701年下凡的,其出生之地在遥远的楚河流域的碎叶。

一些想神化李白的人总是宣扬,在李白脱胎之际,其母亲看到金星一闪,炫耀的光芒照亮了夜空。然而实际情况是,在这一年,天下平平静静,并没有任何预示李白诞辰的征兆。

不过李白毕竟是以一个伟大的诗人而存在的,唐诗瑰丽的高峰,也是由李白之手创造的。

在我看起来,李白是这样一个诗人,他摇振着浪漫主义的翅膀,飞翔于民歌和神话的蓝天白云,但其眼睛却望着人类的烟火与红尘,并能融化于心,炼之为章。其作品雄奇豪放,痛快淋漓,充分表现了诗人灵魂的搏动与个性的自由。语言流转多变,音律和谐多奏,从而微妙地表现了诗人的感觉与情绪。

我以为在文学方面,中国可以向国际社会推举的大师,在公元前4世纪或3世纪,是屈原;在公元前2世纪,是司马迁;在公元4世纪,是陶渊明;在11世纪,是苏轼;在18世纪,是曹雪芹;在20世纪,是鲁迅。公元8世纪,是中国人的鼎盛时代,出现了两位文学大师,一是李白,一是杜甫,李高于杜,杜雄于李。

那么诗人的命运呢?命运是大起大伏的。

小时候,李白随父亲迁居蜀川,所以其当为绵州昌隆人。他在故乡青莲度过了调皮的少年和放任的青年,并培养了侠气与道骨。他也喜欢读书,不过大为喜欢的还是舞剑和饮酒。

大约二十五岁,李白奔下岷山,漂流长江而去。几年之后,在安陆娶妻,但他却一点也不满于捕鱼种稻和养儿育女的生活。其胸怀大志,常常往来于襄州襄阳一带,寻找发展的机会。在这一阵,他结交了孟浩然。此时此刻,孟浩然在鹿门山醉月迷花,尽管还没有到长安去亮相,可他却已经扬名天下了,李白当然很是羡慕。

李白率真至极,总是不注意细节,这使他有一天遭到了指责和诽谤。当时如果有人能站出来主持正义,为李白辟谣,那么他将有可能多在安陆住一段时间。然而安陆的长官一味相信蜚语,使李白蒙冤。其一怒之下,扬长而去,目标当然是长安。

李白初入长安,大约三十岁的样子,既没有名气,又没有依仗。进入官场显然是艰难的,思之再三,他便隐居于终南山了。不过李白的隐居之意不在藏,在乎靠拢玉真公主也。

玉真公主三十岁左右,是一位女道士,公元712年出家的。不过她并非一般的女道士,其为唐帝国元首唐玄宗的妹妹。她还在终南山有一套别墅,并经常邀请诗人到她的宅院去聚会,因为玉真公主一向好风雅之士。王维在进士及第之前,就曾经由岐王李范陪着赴玉真公主的别墅做客。王维相貌清秀,文质彬彬,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年轻人,玉真公主一见就喜欢。王维有一条通畅的仕途,固然在于学识和能力,不过也在于他有一伙贵族子女帮助,其中包括玉真公主的帮助。

李白迫切希望自己能像王维一样得到玉真公主的扶持,问题是,他缺少王维那种可以让玉真公主欣赏的气质和修养。他所操的节奏迅急的蜀川方言,他的乡野之习和粗犷之举,似乎都令玉真公主皱眉。

受到玉真公主婉拒之后,李白沮丧了几天。不过他的精神很快便恢复过来,转而结交宰相张说的儿子,唐玄宗的女婿张垍。李白一再投诗张垍,吹嘘其才,褒奖其德,表示自己有管仲和乐毅的能力,可以当唐帝国的辅弼。他还表示,如果张垍能举荐他,那么他将一定会在翻身以后报答张垍。尽管张垍是一个红得发紫的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绣花枕头,既无才,又无德。张垍不可能认识李白,当然也不可能举荐李白。事实是,他对李白的呼吁给予了嘲弄。

李白岂是求人之徒?他求玉真公主,求张垍,显然是不得已而为之。人可以不拉他,不提他,但你却不可以嘲弄他。遗憾张垍自以为了不起,居然给了李白一个嘲弄,这一下惹恼了李白,于是他眼睛一瞪,就回敬了张垍一个讽刺。

李白在长安摸索了近三年,弄得穷愁潦倒,一无所获。他觉得继续奔波也不是办法,遂在一个春天的早晨绕树三匝,黯然而去。

李白再入长安,已经四十二岁,是在公元742年的秋天,由会稽道士吴筠向唐玄宗举荐的。当时唐帝国的人口足有四千八百九十万,版图扩大,经济繁荣,形势一片大好。不过物极必反,唐帝国也存在着潜在的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唐玄宗,他五十八岁,渐渐老了。关键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他过去所有的进取精神显然在消失。他变得非常注意生活享受。他认为江山巩固,天下之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悲哀的是,从五十二岁那年开始,他竟完全陷进了杨贵妃的温柔之身而难以自拔。

李白荣幸地朝见了唐玄宗。金銮殿的辉煌,文武百官的威仪,歌舞之女的霓裳,使李白感觉一片缭乱,甚至神魂颠倒。不过他毕竟还能自制,知道机会难得,遂聚精会神,向唐玄宗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见解与抱负,随之以饱满的感情,赋诗一首,歌颂了唐玄宗。

唐玄宗所看到的李白尽管小节嫌粗,但李白却豁达放诞,恣情任性,确实有奇异之才。他显然十分喜欢诗人,因为诗人将会给他制造欢乐和热闹。在融融的气氛之中,唐玄宗伸出他尊贵的手,亲自为李白调了羹。这不平常的一举,让唐玄宗周围的人很是惊诧,特别是张垍,虽然唐玄宗也喜欢他,可唐玄宗却从来也没有让他吃,让他喝,遂生出了对李白的嫉妒之情。唐玄宗似乎认真地考虑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并立即同意让李白到唐政府去工作,不过职务只是翰林供奉。

有那么一阵,李白颇感得意。他把自己旷世之豪情,绝代之文采,显然都发挥了出来。兴庆宫沉香亭是唐玄宗携杨贵妃赏花之处,此日,春光融融,唐玄宗观牡丹灿烂,听音乐悠扬,忽然有所感,遂想谱曲,可惜一时没有合适的词,便觉得扫兴。几个侍从发现唐玄宗神情倦怠,就灵机一动,风一般跑出去寻找李白。但李白却没有上班,那么他在哪里呢?其居然大醉,并睡在了长安街上的酒肆之中。几个侍从把诗人搀扶到兴庆宫,以凉水激其脸,使诗人清醒。李白眼睛一睁,便是十首诗,而且无不使唐玄宗满意。

唐玄宗和杨贵妃经常要到骊山温泉去休息,为避免寂寞,唐玄宗便带着一些人奉陪。俗子是不可以当奉陪的,但李白却可以,李白是诗人。

然而诗人并没有一直得意下去,反之诗人渐渐感到了一种失望。诗人发现自己在唐政府的工作除了赋诗填词之外,几乎没有别的。赋诗填词,供皇帝开心,当然是诗人应该的,不过诗人也认为,他还应该为唐帝国发挥自己的雄才大略。诗人觉得,他并非没有其他能力。他自问,为什么只是让我当翰林供奉,难道我就不能干别的事情么?赋诗填词,也太无聊,也太乏味了。于是诗人就闹起了情绪,并经常怠工。

也许唐玄宗不清楚李白的所想,也许清楚,只是装着不清楚,也许唐玄宗根本就没有在意李白是怎样的状态,总之,他对李白依然亲热,依然嘻嘻哈哈。但李白却越来越苦闷,甚至越来越失礼。

有一天,他在金銮殿上竟呕吐了秽物,弄得一塌糊涂,歌舞之女都不由自主地举起广袖捂其鼻子。没有人不担心唐玄宗会大发其火的,但实际上唐玄宗却非凡的大度,认为那是大醉之后的所为,遂宽容地一笑了之。

不过在后来的一次大醉之中,李白竟当众跷起一只臭脚,要高力士给他脱鞋。高力士是给皇帝脱鞋的,给皇帝脱鞋是神圣的工作,可李白却并不是皇帝,他高力士能给李白脱鞋么?当然不能!李白也不撒一泡尿照照自己是谁,居然当众把自己的臭脚塞给了他高力士。高力士感到了一种侮辱,遂怀恨在心,准备报复。

高力士的办法显然极其毒辣,这便是从李白所写作的诗与词之中,摘其涉及赵飞燕的句子,并加盐加醋地告诉杨贵妃:李白这家伙通过批评赵飞燕在影射您呢!高力士巧妙地离间了杨贵妃与李白的关系,结果是,杨贵妃一下便对李白憎恶起来,而且她必然向唐玄宗数落李白的不是。

张垍也不能容忍李白的潇洒和飘逸,何况他与李白早就心存龃龉,只是时候不到,张垍才没有把自己对李白的鄙薄报告给唐玄宗。

也许唐玄宗并非没有重用李白的打算,不过亲近的人都这么讨厌李白,他便对之冷淡起来。

以李白的敏感,很快就觉察了一股排斥他的势力,但他却不愿意以阿谀奉承的方式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不愿意摧眉折腰。反而要啸傲长安,为酒之仙。

不过为酒之仙并非李白的本真。其本真是要掌握权力,救世济民,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酒之仙表面上自由自在,目空一切,可实际上却很是苦闷。时间一长,他自己也觉得总当酒之仙不是上策,遂朝见唐玄宗,希望皇帝能批准他辞去唐政府的工作以云游四方。对于李白的请求,唐玄宗表现了极大的开通。他不但同意诗人走,而且吩咐左右给诗人带了很多钱。于是诗人就走了。

这是公元744年春天的事情。公元742年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这一年他又担任了范阳节度使。公元736年高力士把杨玉环介绍给唐玄宗,之后一直以杨太真之名侍奉皇帝,不过在这一年加紧了册立她为贵妃的步骤。

李白因为苦闷离开了长安。在我看起来,这种苦闷也不仅仅是由于他不能尽其才导致的。我以为,李白的苦闷还由于他觉得自己失去了独立的精神。他是怀着自己的政治理想赴长安的,但实际上他却成了一个歌颂皇帝的专家。他甚至还不得不承受皇帝周围一帮狗男狗女的冷脸和谮言。这些都伤害着李白,并催化他告别长安。生活在公元4世纪的陶潜,就是为了精神之独立而归去来兮。我以为,李白之弃长安与陶潜之弃彭泽令是一样的。

中国文化人多喜欢苏东坡,认为他多才多艺,宽容,随和,能忍让,善通融,应变能力颇强。不过我觉得,而且确信,如果以对个人的生存计,那么苏东坡的方式比陶潜和李白的方式有价值,但如果以对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计,那么陶潜和李白的方式却比苏东坡的方式有价值。苏东坡智,陶潜和李白高,因为陶潜和李白注意他们的节。维护精神之独立是艰难的,甚至会有牺牲。不过唯其艰难,能维护精神之独立才显得可贵。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永王李璘乘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并起兵,企图在混战之中当皇帝。也许李白功名心切,竟应邀到李璘幕府去了。不料唐军转败为胜,收复了长安和洛阳,而且调头击溃了李璘。由于李白犯了路线错误,唐政府逮捕了他,并要腰斩之。多亏郭子仪再三为李白求情,唐肃宗才下令改腰斩为流放。李白恼羞交加地走在通往夜郎的路上,考虑着自己在陌生之地将如何度日。沮丧之际,唐肃宗忽然对李白改流放为赦免,于是诗人就在惊喜之中调头而返。不过他怎么也不能想到寻阳的警察会拘留他,而且不由分辩便将其关进牢房。李白不知道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他无可奈何,唯有等待上帝的安排。这时候,恰恰有一位开明的官员经过寻阳,可怜李白之才,遂打通关系,使诗人得以释放。他还邀请诗人当他的助手,不过诗人只是干了一阵,以表示感谢,随之就走了。

公元761年,六十岁的李白出于生活之忧,投靠当涂县令李阳冰。过了一年,李白大醉而死。我想,诗人应该是在梦中告别了这个世界吧!

白酒新熟山中归,

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

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

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

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

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是李白四十二岁那年的诗,当时他接到圣旨,要离家到长安去。李白显然相信自己的政治理想即将实现!他是多么得意,多么痛快,多么自负而自大。他激动得仿佛要跳起来!不过在了解了李白的经历之后吟咏这首诗,我以为,任何人都会觉得荒唐,尴尬,想哭,想笑,哭笑不得,久久沉默。

十三

高适小李白一岁,大约出生于公元702年。在这年,我所喜欢的诗人陈子昂死了。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是高适赠其朋友董大的,有温馨之感,也有希望之光。多年之后,董大成了艺术高超的琴师,不过在当时他真是默默无闻,甚至无钱沽酒。依我的想象,那是一个冬天的傍晚,董大按自己的安排必须走了,可他却不知道等他的将是什么。他顾虑重重,没有把握。风烈,雪大,天也黑了下来,这都增加了董大的忧郁和压抑。虽然高适也处沦落之中,然而在朋友远行之际,他一点都不愿意流露自己的穷愁和愤懑,反之,他一直安慰朋友,盼朋友能看到自己的光明。他握住董大的手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就是这样把信心与力量传给了董大,也传给了孤独的我。(www.xing528.com)

高适为寒门之子,年轻时候,很是落魄,但他却胸怀大志,既读书,又舞剑,希望有所作为。二十岁前后,他从沧州赴长安,希望以自己的文才武略进入主流社会。遗憾的是,长安街上似乎十分喧闹,但仔细观察,却处处是冷脸。

高适碰壁之后,便离开长安,到边塞去了。宋州刺史张九皋属于英明之人,他发现高适是有能力的,遂给其创造条件,使高适进士及第,并帮助他当了封丘县尉。滑稽的是,这时候高适已经近乎五十岁。县尉的工作是奉迎官员,鞭挞黎庶,高适不免委屈,遂挂冠而去。

不知道谁做的介绍,总之,高适忽然进了哥舒翰的幕府。他随哥舒翰先在河西防守吐蕃侵犯,后在潼关阻击安禄山的叛乱,似乎是把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大约六十二岁那年,高适晋升为唐政府刑部侍郎。不过他很快就受到奸佞中伤,唐代宗竟撤销了其职务。

高适也有丧德之举。为了有一个靠山,他赋诗颂扬过李林甫,甚至肉麻地以傅说和萧何比李林甫,也赋诗吹捧过杨国忠。也许这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追究起来,我却仍为高适遗憾。不过人生太难了,太难了,谁能保证自己是完美的呢?

十四

大约在高适出生之后十年,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

这一年是公元712年,李隆基在这一年即位。年轻的皇帝雄心勃勃,励精图治,发誓要把唐帝国引向一个高峰。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他实现了宏愿,确实使唐帝国登上了高峰。

当时的长安南通子午谷,北到龙首原,东临灞河,西濒沣水,是世界上最大最美的都市,当然也是最繁华的都市。长安的中心属于宫城,外延是皇城和郭城。长安到处都是大殿、官邸、寺庙、旅馆和园林。经常到长安来的,有日本人和朝鲜人,还有海湾一带的波斯人。长安到处都是游侠和歌女,长安盛行斗鸡和饮酒。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的父亲是一个平庸的人,名不见经传,但其祖父杜审言却是进士,是诗人,还是武则天的生活秘书张易之兄弟的座上宾。杜甫起码生活于富裕之家,甚至多少是在荫庇之下成长的。他所接受的教育,显然是儒家教育。他知道自己追求的应该是报效唐帝国,也必须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年轻时候,杜甫除了读书之外,还旅行吴越,浪迹齐赵,以锻炼体魄,开阔视野。

关于泰山的这首诗,便是杜甫在裘马轻狂的岁月所写作的。在我看起来,它十足地表现了杜甫的一种向往,也流露了他的征服欲望。

二十四岁那年,杜甫在家长的一再催促之下,才从云游的半途返回故乡。他匆匆地参加了在洛阳的应试,还自以为可以及第,实际上他落榜了。不过这一次失败似乎并没有影响他什么,他仍热衷于云游。

杜甫三十二岁那年在洛阳见到了李白。当时李白刚刚离开长安,心情很糟,但杜甫却极其高兴。接着他还见到了高适。年轻的杜甫显然十分激动,甚至放弃了新婚之乐,陪两个名家到梁宋一带走了两年。

公元746年,杜甫西行进入长安。他似乎有了一种紧迫之感,因为已经三十四岁,不是可以意气用事的青春少儿了。一年之后,唐玄宗在京师发出指示,号召天下之士,凡是有一门专长的,皆赴长安,以参加应试,让唐政府选拔。杜甫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遂居于长安的客栈闭门读书。除了准备功课之外,他也在寻找关系,盼能得到权贵的支持。杜甫明白,仅仅有优异的成绩还是不够的。总之,他充满了希望。

李林甫主持唐政府工作忽忽有十二年之余了,此间,由于他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打击精英分子,遂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政绩,反之留下了斑斑恶迹。唐玄宗下令选拔人才,使其十分惊慌。他担心天下之士在回答皇帝问题之际揭露自己。想来想去,李林甫便给唐玄宗出了一个美妙的主意,他说:参加应试的多是乡村之徒,言语粗俗,举止鄙陋,为免熏染陛下视听,选拔人才完全可以从地方到中央一级一级选拔。在唐玄宗的领导之下,唐帝国显然很是昌盛了,但他却也在绿酒红灯之中昏庸起来,尤其是丰腴的杨贵妃,她像海洛因似的使唐玄宗上了瘾。李林甫关于如何选拔人才的办法,显然包藏着祸心,可唐玄宗却觉得是为了他的健康,从而同意了李林甫的意见。实际情况是,李林甫紧紧控制了这次应试的程序,并增加了应试难度。由于节节作梗,关关设卡,唐帝国在公元747年竟没有一个人成为进士。李林甫心花怒放,嘻嘻地告诉唐玄宗:野无遗贤了!

李林甫以伤天害理之术,淘汰了成千上万有专长的人。杜甫为自己的落榜欲哭无泪,欲罢不能,只剩下坐在客栈借酒浇愁了。不过以他的个性,显然还会努力,并争取功名。

大约从这个时候开始,杜甫的人生便进入了一个惨淡经营的阶段。他不得不巴结显要,以获提携。他一天一天地萎缩起来,甚至朝扣富儿之门,暮随肥马之尘,到了晚上,才骑驴回到自己的家。不过晚上在家也不能安眠,因为他还要点灯写作一些甜蜜之诗以赠权贵。

杜甫做汝阳王李琎的门客,而且委曲求全,当然是希望汝阳王能援引他,但汝阳王对他却终于没有什么帮助。韦济担任尚书左丞之后,杜甫再三投其诗,并哀告自己是老骥,是饿鹰,几乎是在求救了,可韦济却硬着心,不肯助其一臂之力。杜甫还投诗于张垍,甚至闭着眼睛吹捧张垍是灿烂的明星,然而张垍一直不冷不热,使杜甫难堪。

也许杜甫突然醒悟,小鬼都是势利的,是阴暗和吝啬的,遂改变方式,决定敲阎王的门。他所做的是投诗唐玄宗,赞颂皇帝的英明与伟大。不知道长安的风把杜甫的诗吹到哪里去了,总之,他的诗没有产生任何反应。杜甫急了,并下定决心,发誓要让唐玄宗知道他。于是他就坐在窗前,绞尽脑汁地炮制了三篇赋,把其作为大礼,在一个节日敬呈唐玄宗。杜甫的三篇赋倒是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其尝吩咐朝臣对杜甫做考察。杜甫不愧是有毅力的诗人,诗人的机会应该是到了。不过李林甫还活着,这就麻烦了,因为李林甫已经宣告野无遗贤了。在野无遗贤的背景之下,怎么可以发现一个杰出的诗人呢?如果谁把杜甫挖掘出来,那么谁就是打了李林甫一个嘴巴。唐帝国的生活是开放的,但唐政府的政治却并没有开放,不过是集权统治而已。结果呢?结果当然不妙。

杨国忠取代李林甫之后,杜甫开始琢磨怎么才能得到杨国忠的扶持。经过侦查,杜甫发现一个名为鲜于仲通的人是杨国忠的亲信,遂投诗鲜于仲通,请求其举荐。然而鲜于仲通根本不是善良之人,其十分干脆地拒绝了杜甫。

长安显然伤透了杜甫的心,这使他不得不做别的打算。他知道高适在哥舒翰幕府,很是羡慕,遂想到遥远的边塞去。他投诗哥舒翰,表示愿意做其助手。杜甫恳恳切切,甚至发凄凉之音,但哥舒翰却未答应他。

杜甫便只好滞留于长安。长安为京师之地,人口稠密,物价很高,杜甫是没有工作之人,生活遂十分困难。少陵原一带有其旧宅,还有一些老田,于是他就在少陵原种谷种麻,聊以度日。

公元753年,长安苦雨,杜甫家的房子到处漏水,以致墙上发霉,地上生苔。潮湿久浸,使他患了感冒,感冒又引起了气管炎,气管炎又引起了肺气肿。杜甫昼夜咳嗽,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遂面黄肌瘦的。当然可恶的还是肺气肿,它一旦缠住杜甫,便紧紧贴在他的身上了。事实是,到杜甫死于湘江,这个肺气肿也没有离开过他。

在断炊的一些日子,杜甫还曾经混入长安的难民之中领取唐政府的救济粮。依我的想象,杜甫当时该是破衣烂衫,满脸痛楚。不过杜甫这时候才具风度,因为它显出了十足的诗人气象。

杜甫贫病交加,显然不可能升官发财了,于是所谓的朋友就都回避着他。我以为,这也没有什么,它甚至还增加了诗人的体验,使诗人的眼睛更毒辣更深邃了一层。

公元754年,杜甫艰苦到了极点,竟不得不让妻子和孩子投奔家在奉先的一个亲戚。之后,杜甫将反复奔波于长安与奉先之间。大约就是这些奔波使他有机会发现社会贫富的两极分化,他说: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公元755年,杜甫忽然收到唐政府一份文件,是要他担任河西县尉的。征收赋税,追捕盗贼,而且是在荒凉之地干这些勾当,杜甫感觉沮丧,遂没有上任。不知道是谁做了通融,总之,唐政府转而让杜甫当京兆府兵曹参军。它也属于芝麻官,不过它多少要用一点笔墨,符合诗人的身份,工作地也还在长安周围,容易交往,晋升的机会显然会多一些。杜甫便接受了京兆府兵曹参军的任命。四十四岁才当了一个芝麻官,尽管是让诗人汗颜的,然而杜甫总算走上了仕途。

不料一月之后,便爆发了安史之乱,它电闪雷鸣似的打碎了社会的秩序,也打碎了杜甫的人生设计。

在战争期间,杜甫有一阵也做了俘虏,不过他没有像王维那样因显赫和名气而为安禄山所利用,其衣衫褴褛、身体虚弱,是惟妙惟肖的一个难民。一天黄昏,他乘士兵不注意,迅速藏在了一片树林之中,从而摆脱了叛军的控制。

杜甫跑出长安,西行到凤翔,在这里拜见了指挥唐军平乱的唐肃宗,并向皇帝忠实地汇报了自己在长安的经历。杜甫的表现让唐肃宗满意,遂任命其为唐政府左拾遗。杜甫终于进入了权力阶层,能不激动吗?事实是,接到圣旨之后,杜甫激动得失声痛哭。

公元757年,郭子仪率兵收复了京师,杜甫随唐肃宗及其唐政府百官回到了长安。这一阶段,他的生活似乎还算惬意。他不但有俸禄,而且在大明宫早朝的时候,得以参加诗人的唱和,这些诗人包括有王维和岑参,还有贾至。杜甫有这样的生活确实是来之不易的,何况他年近五十,应该珍惜才是。但诗人却不会明哲保身。

宰相房琯在平乱期间,率兵作战,屡屡失败,遂招致了唐肃宗对他的不满。也许聪明的办法是检点自己,把别的工作做好。可房琯却大而化之,不但缺乏反省之意,而且居然窝藏一个嫌疑分子。唐肃宗极其恼火,就贬谪了他,甚至还要斩处之。在杜甫困难的岁月,房琯曾经给予诗人以支持。于是诗人出于义气,尽力为房琯辩护,遂得罪了唐肃宗。公元758年5月,唐政府一纸文件便把杜甫降为华州司功参军,负责祭祀之类的工作。杜甫敢怒而不敢言,悲愤地离开了长安。

过了一年,他就到成都去了。

在成都的那几年,人生的失意显然扭曲了杜甫,他抑郁、怨恨、傲慢、偏激,经常大发脾气。严武一家与杜甫一家属于世交,严武担任成都尹和剑南东西川节度使之后,出于善意,邀杜甫在其幕府工作,并举荐他当检校工部员外郎,是很照顾他的。可他对严武却不领情,不尊重。见到严武,他也不戴头巾,也不打招呼,使严武没有一点面子。有一次杜甫喝多了,发起酒疯。他居然一下站到严武的床上,瞪着眼睛,吊着嗓子,说:“严挺之竟有这样一个儿子!竟有这样的儿子啊!”

以后越走越远,死于湘江一条破船之中。

十五

岑参小杜甫三岁,是河南南阳人。他的诗既批评战争的残酷,又歌颂战争之中涌现出来的英雄及其勇敢精神,还挖掘非常时期的人性之美,风格苍凉而慷慨。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是岑参在出塞路上所写作的一首诗,似乎平易,实际上是极富韵味的。

二十岁左右,岑参到长安去谋职,结果当然是碰壁。十年之后,他进士及第,很希望能进入唐政府工作,也未成。于是他就退而求其次,到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去当了书记,之后到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去当了判官,戎马生涯,凡十年之久,一直到唐军平息安史之乱。

公元758年,杜甫以左拾遗的身份向唐肃宗举荐岑参。他认为岑参德高望重,富于见识,可以从事规谏工作。但唐肃宗却疑虑重重,只勉强让岑参当了中书省的右补阙。当时唐肃宗身边有两个人,一个太监李辅国,一个宠妃张良娣,其皆存野心,遂互相勾结,排斥异己,把唐政府搞得鸡犬不宁。岑参觉得这种生活不但没有意思,而且充满了危险,便打算离开长安,到别的地方去工作。

十六

在岑参出生三十六年之后,孟郊出生于湖州武康。这一年是公元751年,唐玄宗在太清宫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长安一片喜气。但高仙芝却惨败大食,唐军将士血染大漠,尸横荒野,鬼神为之惊骇。

孟郊的人生格调,可以一言以蔽之,曰:落魄。

他的理想当然是进士及第,从而取得功名,不过他运气不好,竟一败再败。由于没有多少经济收入,其生活一向狼狈,有时候竟要靠别人的施舍才能度日。孟郊形象猥琐,情绪偏激,总是穿着一件肮脏的褴袍独往独来。

四十六岁那年,他一不小心便登科了。突如其来的喜悦一下驱散了身上的晦气,他觉得自己马上就会飞黄腾达,一种美妙的日子将滚滚而来。他甚至有一点高兴得疯狂起来。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岂不知孟郊产生了错觉,事实是,拖了几年,唐政府才任命他做潥阳县尉。

岁过半百的诗人当一个区区县尉,颇让孟郊失望,于是他就一泻千里,把县尉的工作不当工作干了。

在潥县衙门附近,有一片碧水,绿树葱葱,芳草萋萋,鱼与蝴蝶游戏。孟郊觉得这是一个可爱的去处,遂常常在上班时间到此地浪漫。他饮着酒,弹着琴,摇摇摆摆地沿着碧水走来走去,完全是一副骑士的风度。问题是他耽误了工作,县令很是不满。不过县令也对孟郊无可奈何,其所能做的,是把情况报告给上级。有意思的是,上级并没有撤销孟郊的职务,也没有指责他,上级的办法是增派了一个代理县尉到潥县去上班。代理县尉分担了诗人的一半工作,他当然也就要分享诗人的一半俸禄。诗人十分难堪,便拂袖而去。

孟郊六十三岁逝世,由于没有什么积蓄,其丧事不得不由朋友捐款办理。

十七

孟郊出生之后十八年,韩愈登陆于河南南阳。在这一年,唐军击退了吐蕃的侵犯,从而使唐帝国摆脱了一次严重的危机。但在这一年,社会矛盾却极其激烈,甚至恐怖分子竟嚣张地谋杀了幽州节度使,天下很有动荡之感。这一年是公元768年。

韩愈的父母死得很早,实际上韩愈是由兄嫂养大的,不过孤苦并没有使其丧志。他追求上进,并通过自学,读了大量的书。其理想是进入唐政府工作,可惜屡屡落榜,久处挫折之中。

公元792年,韩愈觉得总这样困着显然是不行的,遂急中生智,鼓起勇气,向上流社会散发他的诗。其要展示自己的学识,并盼义士重视他,在我看起来,韩愈这样做也是无可奈何了。他是一个普通家庭出来的普通青年,尽管有抱负,但他却缺少靠山。为了出人头地,他除了闯荡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幸运的是,韩愈毕竟遇到了赏识他的人,这便是退休宰相郑余庆。郑余庆的吹嘘,多少为韩愈创造了一些条件,遂得以登科。

不过进士及第,仅仅标志着韩愈具备了任职资格,按规定,他还必须经过唐政府吏部的审查,才可以取得职务。倒霉的是,他三次应试都失败了。韩愈不甘,遂到凤翔去求助于他一向尊敬的长者邢君牙。虽然长者是有权力和关系的,但不知道邢君牙为什么却没有帮他一把。韩愈走投无路,只好冒险,这便是上宰相书,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然而终于不果。几年之后,宣武节度使董晋爱惜其才,召韩愈到他的幕府去当了判官。韩愈大小总算有了一个位子,不过诗人的仕途注定是坎坷的。

三十六岁那年,韩愈担任监察御史,其品秩低而权限广。依唐政府的制度,监察御史要考量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韩愈是一个态度认真的公务员,根据他的调查和研究,拟了一个反映宦官专权和宫市混乱的报告敬呈唐德宗,建议整顿。不料其行动激怒了皇帝身边的人,他们倒打一耙,反而指责韩愈是向皇帝抹黑。唐德宗居然信以为真,遂贬谪其为阳山县令。

四十六岁那年,韩愈当职方员外郎。华阴县令犯了错误,遭到罢免,这当然也是正常的工作。不过韩愈弄清事情经过之后,觉得惩罚偏重,便为之辩护。如果唐宪宗稍稍英明一点,那么他将有可能注意韩愈的声音。可唐宪宗却不但反感韩愈发表异见,而且一怒之下,对韩愈做了降级处理。

韩愈几乎遭遇杀身之祸的,是五十二岁那年,由于他谏迎佛骨,大大冒犯了唐宪宗。

佛骨是释迦牟尼火化之后的结晶,有几粒藏于法门寺。依习惯,唐帝国每三十年要打开法门寺迎佛骨一次,其为国之大事。皇帝认为,迎佛骨不但会使社稷安宁,而且会使自己健康长寿。

公元819年,恰恰是打开法门寺迎佛骨的时候,唐宪宗极其重视。按唐宪宗的部署,将派遣三十名宫女手持香花,把佛骨从法门寺接到长安,并要在禁中停放三天,之后送往其他庙堂。迎佛骨的活动在长安引起了轰动,达官贵人与平民百姓皆奔走相告,有的竟为了能供奉佛骨而变卖家产,甚至烧自己的头,灼自己的臂,以显示虔诚。皇皇长安,若疯若狂。

韩愈是孔子的信徒,一向以仁爱为根本,以忠恕为原则,是反对过分敬佛的。看到为迎佛骨劳民伤财,他觉得不妥,也不安,遂拟了一个报告送唐宪宗。他认为,佛无非是夷狄的一个法术而已,不值得相信。他指出,佛并不是华夏所固有的,事实是,三皇五帝时代就不存在佛,也不敬佛,不敬佛他们竟有百岁之寿,反之,汉有了佛,汉的天子居然多是早逝。韩愈的报告强烈刺激了唐宪宗,他脸发青,手发抖,嚷着“狂妄、狂妄”,下命处斩韩愈。好在有宰相裴度为之斡旋,并有正直的大臣为之求情,唐宪宗才同意留下其性命,不过必须离开长安,到潮州去。在潮州当刺史,实际上就是流放了。

韩愈受令,不得不立即收拾行包。当时韩愈的女儿正在患病,他忧患至极,不过司法机构的人在催促着,他无法为女儿请医治疗,甚至连安慰女儿一下也不能。韩愈惶惶地走了,随之女儿也就死了。几年之后,韩愈返回长安,在路边看到了女儿的坟墓,辛酸至极,不禁泪流满面。

韩愈是以获罪之身匆匆离开长安的,其亲戚朋友一律不能为之送行。我想,此境此况的韩愈,必是愁肠万断,也可能无所畏惧,所以就只是向前进了。

在他走到蓝田的时候,其侄孙韩湘从长安赶来陪他。看到韩湘,他感慨万千,然而说什么呢,又怎么说,遂以诗示之曰: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在潮州,韩愈难以忍受气候之不宜和饮食之不适,遂上书唐宪宗检讨错误。他责备自己是非礼,感谢皇帝赦免了极刑,而且使其又有工作,又有俸禄,倾诉自己小时候就身体虚弱,并在五十岁就牙齿摇落,头发花白,他盼皇帝能哀而怜之。于是唐宪宗就调动他到袁州当刺史,袁州也远,但它却毕竟近于潮州了。

十八

韩愈出生五年之后,刘禹锡和白居易出生,他们都诞于公元772年。有意思的是,他们皆为名门之后。汉景帝刘启是刘禹锡的远祖,秦将军白起是白居易的远祖。他们都很得意于自己的血统,并以名门之后为光美。由于有良好的教育,又聪明,又刻苦,他们的进士应试都还顺利。刘禹锡二十二岁登科,白居易二十九岁登科。

多年之后,这两个诗人才知道自己所处的世界风云诡谲,波澜起伏,根本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么容易把握。

刘禹锡三十岁左右担任监察御史,身在政治中心,是难免会陷入权力之争的。当时的形势是,唐德宗又老迈又昏庸,宦官不但专权,而且横行宫市,于是在太子李诵周围就渐渐形成了以王叔文为核心的一个改革集团。

王叔文是李诵的侍读,颇有主张,并能以自己的观点影响李诵。重要的是,他把唐政府一批年轻有为之人团结起来了。王叔文器重刘禹锡,夸其是宰相的材料。王叔文的赏识激发着刘禹锡的热情,遂渐成这个改革集团的骨干。

公元805年,李诵即位,为唐顺宗,不过他身患中风,很难处理军国大事,从而为王叔文专权提供了机会。王叔文及其同志在唐顺宗的支持之下取消了宫市,并采取措施,阻止割据势力的扩大。这些都显示了一种新的气象,然而他们也互相吹捧,甚至还排斥异己,遂引起了文武大臣的警惕。

以俱文珍为头子的宦官集团,早就对改革集团恨之入骨,其联合文武大臣,以共同推翻改革集团。他们的办法是,立李纯为太子,随之借口唐顺宗有病,劝其退位。仅仅运作了四个月,事情便成了,于是李纯就当了皇帝,为唐宪宗。

唐宪宗为巩固权力,立即判决王叔文为极刑,并狠狠打击所有追随王叔文的人。刘禹锡是改革集团的骨干,当然会受到惩罚。不过还好,唐宪宗没有下令斩处他,只是贬谪其为郎州司马。柳宗元也是改革集团的骨干,唐宪宗也处理了他。

十年之后,唐政府把刘禹锡从郎州调回长安。鉴于刘禹锡的能力,他是有可能到尚书省去工作的。不过刘禹锡显然还有情绪,对一些文武大臣,还有深沉的反感。有一天,刘禹锡游了玄都观,那里的桃花给了他灵感,遂乘兴写作了一首关于桃花的诗,借机讽刺了自己所厌恶的新贵和趋炎附势之徒。诗曰: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吟咏其诗,我现在似乎还能感到刘禹锡的锋芒,甚至还能看见他轻蔑的目光和嘴唇。

这首诗使唐政府一些官员颇为气愤,遂决计排斥刘禹锡。他们指责刘禹锡以诗讽刺的行为,是一个品质问题。如此一闹,他到尚书省去工作的可能便没有了,反之还得离开长安,还要到播州去,播州显然是远于郎州的。大臣裴度是善良之人,他以刘禹锡母亲已经八十岁为由,请求让刘禹锡到连州去。唐宪宗哼哼哈哈难以驳回,便勉强答应了。

连州之后是夔州,是和州,刘禹锡到处迁移,一晃就是十四年。当唐政府怨恨消失,刘禹锡可以调回长安的时候,诗人已经五十七岁,夕阳西下,近乎黄昏了。

公元815年农历六月的一天,宰相武元衡走出宅邸,骑马到唐政府去上班。街上很安静,长安还沉浸于微茫的晨曦之中。他思考着要做的事情,并计划着工作程序。怎么也没有想到,当他骑马走到靖安坊的时候,会突然从角落射出几只冷箭打散其卫队,随之过来一伙人劫持他,打死他,取其颅骨而去。

之所以谋杀武元衡,是有其背景的,这便是武元衡坚决主张削弱节度使的权力,以维护唐帝国的统一。但他的主张却引起了一些节度使的仇恨,他们要以打死武元衡的办法反对削弱其权力。

发生在黎明的恐怖事件震惊了唐政府,也使长安居民失去了安全之感。但到底应该如何对待凶手,司法机构却似乎有一点迟疑。当时白居易担任左赞善大夫,做教育太子的工作,他觉得必须尽快惩罚凶手,否则社会将难以稳定。于是他就上书唐宪宗,希望唐政府缉拿凶手。

在我看起来,白居易的意见是正确的,属于一种积极的力量。他上书唐宪宗,也是在尽一个大臣的责任,符合唐帝国的利益。实际上白居易一向就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我以为,关注生活,批评时弊,是白居易的一大特色,而且这一点早就反映在他的写作之中了。

然而这次缉拿凶手的呼吁,使他卷入了一场政治之争。唐政府的宦官派与官僚派似乎都反对白居易,尤其是官僚派,他们指控白居易关于缉拿凶手的建议,完全超越了一个赞善大夫的职务范围。他们还指控白居易违背了做人的道理,根据是,白居易的母亲是观花坠井而死的,可他却还以花以井为题写作诗,显然不懂为亲者讳,为长者讳,也不知道什么是孝。他们质疑,这样的人难道能够承当教育太子的责任吗?于是他们就向唐宪宗施加压力,要求处理白居易。

唐宪宗过去还是很喜欢白居易的讽喻诗的,觉得他是一个正直的人,遂把白居易从周至县尉提拔为翰林学士。不过白居易总是干预政治,他也就烦了。唐政府一班大臣责备白居易有错误,唐宪宗认为并非没有道理,遂贬谪其到江州去做司马。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其诗是白居易在赴江州的船上写作的。他在船上共写了五首诗,痛快地展示其感情和思想。这首诗显然是在为自己辩护,他认为,时间终究会证明他没有错,贬谪是冤枉的。

公元815年,白居易44岁,人到中年了,而且他素有神经衰弱,身体也很削薄。左迁之事,强烈触动了白居易的灵魂。他反省人生,慢慢变得消极了,遂遁入空门。之后尽管翻身,在唐政府担任知制诰,然而终于没有多少政治热情了,甚至厌恶和畏惧官场。之所以他不退休,主要是从生活考虑。在晚年,他一直为唐政府的权力之争感到紧张。他似乎对应付复杂的上下关系和左右关系感到困难,便想离开长安。

十九

柳宗元小刘禹锡与白居易一岁,是早逝,四十六岁就死了。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写作于永州。读其诗,我可以感到柳宗元心情的清冷和郁闷,当然也感到了一种傲岸,甚至决绝。

永贞改革,以王叔文为核心,积极分子有刘禹锡,也有柳宗元。刘禹锡担任监察御史,柳宗元也担任监察御史。改革失败之后,唐宪宗将刘禹锡贬谪郎州,将柳宗元贬谪永州,永州之野有毒蛇。公元819年,唐政府把柳宗元调到柳州做司马,遂逝世于柳州了。

三年前,我携妻子在柳州参观了柳宗元纪念馆,在纪念馆转了整整一个下午。

走出纪念馆红漆剥落的大门,已经是黄昏,我抬起头,看到周围全是山,山真是重重叠叠。我默默地想,这就是诗人曾经工作过生活过的地方,它离长安也确实是很遥远了。但诗人却没有颓废,也没有装病,从而什么都可以不干。事实是,诗人在柳州做了很多事情。他尽力改变当地以人抵债的陋习,并用自己的钱赎出抵债的孩子,交其父母。他还反对宰牛祭祖,以让牲口耕田犁地。

柳宗元有一个四岁的孩子,逝世之前,其想来想去,觉得能够托付的,唯有韩愈,遂留言韩愈照顾他的孩子。不幸的是,恰恰是在这一年,韩愈谏迎佛骨贬谪为潮州刺史了。

柳宗元英年而死,柳州人都非常难过,随之为他建造了纪念馆。我现在依然感觉那是一个幽静的庭院,在它破损的砖缝之间,到处是青苔。

二十

柳宗元出生之后六年,元稹和贾岛出生。这一年是公元779年。其年按唐德宗指示,梨园乐工三百余人一齐下岗,以减轻唐政府开资。其年李希烈担任淮西节度使,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十年之久的割据统治。

五年江上损容颜,

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

小桃花树满商山。

公元810年,元稹左迁江陵担任士曹参军,情绪不好,生活不惯,很是憔悴。五年之后,他才熬出了头。这首诗便是元稹在赴长安途中所写作的,当时,他刚刚收到了朋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信,极其欣喜。

元稹有出色的学识,诗也有意趣,不但广传于歌女与妃嫔之间,而且为太子李恒深深喜欢。李恒公元820年即位,为唐穆宗。元稹二十五岁进士及第,二十八岁当左拾遗,二十九岁当监察御史。他显然是有作为的,并在积极进取,还希望大有作为。

当时唐政府的权力之争非常激烈,有宦官派,有官僚派,也有一个进士派。进士派的主要角色有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也有元稹,甚至还有长者韩愈。这些人没有多少政治背景,皆以自己的实力进入唐政府。其考虑问题的立场倾向于民间,于是自觉不自觉地就妨碍了宦官派和官僚派的利益。这对他们当然是不利的,因为他们很容易使自己处于宦官派与官僚派的夹击之中。

公元810年,作为监察御史的元稹,发现河南尹房式有种种违法行为,遂勒令其停职,还扣了他的俸禄,准备拘留他。房式属于官僚派的人,元稹对房式的严厉姿态,使官僚派难免产生一种指伤心疼的感觉。他们愤怒地向唐宪宗反映元稹做得过分了,并强烈要求处理之。唐宪宗为了维持政治集团之间的平衡,遂下令把元稹从洛阳调回长安,并要降低其薪水。

到这里,事情应该是告一个段落,不料元稹在赴长安的路上,竟发生了一场新的矛盾。那天晚上,元稹住宿华州敷水驿,依习惯,他先到,当然是居上厅,但宦官刘士元后到却霸道地争夺上厅,尤其可恶的是,刘士元居然一边唾骂元稹,一边扬起马鞭把怨愤倾泄在元稹脸上。唐宪宗也知道错在刘士元,不过他一点也没有批评刘士元,相反,元稹刚刚落脚长安,他便发旨将其贬谪到江陵去当士曹参军。

白居易认为这样处理元稹有失公允,遂上疏为元稹鸣不平。白居易之举,不但没有使唐宪宗宽容元稹,还使唐宪宗对他也讨厌起来。五年之后,白居易便左迁江州了。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吟咏这首诗舒服极了。它的艺术效果究竟怎么成功,那些文章家分析得都非常好,而且他们已经激赏了千年之余,所以我就不妄评了。

贾岛小时候为僧,可惜未能根除尘缘,遂抱功名之心,走出佛门,为登科奋斗,不果。之后流落长安,打算依附权贵,也不果。

长安南部的草堂寺和青龙寺皆是他喜欢的地方,斯院的古木之下,也有他所仰慕的隐士,然而他缺乏幽闭自己的毅力,遂只能悲伤地当诗人。

他总是骑着驴吟咏着,从晓走到昏,从春走到秋。他走遍了长安,走遍了世界。当他骑着驴推敲其作品的时候,胸膛稍挺,眼睛微合,似乎什么都不顾了。一旦得到奇字或妙句,便欣喜若狂,手舞足蹈,仿佛天下是他一个人的天下。他骑着驴曾经撞到了达官显贵,其遭到的,当然是训斥和推搡。

除夕之夜,商人在数他的银子,官员在拉他的关系,但贾岛却把一年所写的诗放到桌子上,烧几炷香,祭几杯酒,三鞠躬之后说:这是我的收获啊!长歌当哭,泪水涟涟。

公元843年,六十五岁的贾岛终于有了一个当参军的机会,遗憾的是,他还没有到岗位上去,便染疾逝世了。诗人一生奔波,穷得竟没有一分钱,唯有一张琴、一头驴,驴老且病,瘦得一把骨头。我不知道是谁为他办了丧事。

二十一

元稹和贾岛出生十二年之后,李贺出生。这一年是公元790年,吐蕃加紧了对唐帝国的侵犯,藩镇的叛乱也是此起彼伏,长安的消息忧多而喜少。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的诗色彩斑斓,意境奇拔,有超越时空之魅力,从而为鲁迅所喜欢,也为毛泽东所欣赏。

这个有超常之才的人在七岁便会写作诗,其非凡的聪颖竟惊动了韩愈,于是韩愈就带着随从登门观察了李贺。韩愈开始是怀疑的,不过实践证明,李贺确实非凡,确实是七岁便能写作。

但非凡却是伴随着病态的,我的意思是,李贺头大而身虚,手长而指细,无缚鸡之力,唯好读书。

他出门经常要骑一匹马,背一个锦囊。锦囊里装的当然是书,书多了,母亲便发急,并会追上去取一些出来,以免读书累了李贺。实际上锦囊里装的还有李贺的诗,他的习惯是,随时随地在吟咏,诗成便投入其中。

李贺的名声是先于李贺来到长安的,这便为他的进士及第创造了一些条件。不过竞争是激烈的,竞争引起了对李贺的攻击。当时有人指责李贺参加进士应试是犯了忌,理由是,李贺父亲名为晋肃,晋肃与进士的发音听起来仿佛是两个兄弟。依礼,李贺应该回避应试,但李贺却未回避,所以其道德有问题,这显然是一种荒谬的逻辑。

当李贺感到十分孤独的时候,韩愈著文为其做了辩护。韩愈能做这一点,是让我钦佩的,不过攻击李贺的人并非一般的角色,他们甚至也可以攻击韩愈。实际上这场风波是有复杂背景的,事情的关键是李贺曾经以诗讽刺了一些权贵,是他们在暗中阻挡李贺。在这个忧郁的青年不得不放弃进士应试之后,他伤心地哭了。

不过李贺毕竟是杰出的,他也还有一批朋友,重要的是,韩愈一直在尽其可能地帮助他。

公元811年,李贺担任了奉礼郎,其任务是,在唐政府举行祭祀或庆典仪式之际,安排文武大臣列位,或做他们的向导。李贺显然不适宜做这样的工作,身体也不舒服,于是干了两年就辞职了。

之后,他到山西去投奔韩愈的一个门生,但他来到山西,那个人却恰恰离开了山西。李贺举目无亲,只好返回。这样的长途奔波,竟使其病恶化,治而无效,不得不死,仅仅二十七岁。

二十二

李贺出生十四年之后,杜牧闯入世间,时在公元803年。这一年,白居易与元稹一举登科,刘禹锡和柳宗元怀抱雄心,进入唐政府工作,但韩愈却由于缓征赋税的意见左迁阳山。

杜牧的家,是贵族之家,教育条件很是优越,当然他也有远志,于是二十六岁就进士及第了。其相貌堂堂,举止潇洒,仕途似乎是光明灿烂的。

不过刚刚跻身唐政府,便踩到了是非之点,从而影响了他的整个人生。

当时担任宰相的是李宗闵,他认为唐政府还需要一个宰相,遂向唐文宗举荐了牛僧儒,于是牛僧儒就也当了宰相。杜牧年轻,没有经验,便向牛僧儒投靠过去。他的考虑是,这样将会提拔得顺利而且快一点,岂不知他判断错了。

在这一阶段,唐政府的政治格局主要由两派构成,一派是牛僧儒和李宗闵,一派是李德裕。这两派互相排斥,你死我活。

牛僧儒与李宗闵对李德裕的排斥,实际上是由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引起的。在李吉甫担任宰相期间,逢牛僧儒与李宗闵进士应试,这两个人便乘对策之机,狠狠揭露和批评李吉甫。李吉甫非常难堪,遂产生了报复之心,从而使牛僧儒与李宗闵轻易落榜。不过在李吉甫这样干的时候,显然也埋下了恶的种子。也许他没有想到自己所发动的打击,将立即树敌,并在以后转化为对其儿子的打击。问题是,事实如斯。

两派之争,此起彼伏。如果牛僧儒和李宗闵一派得势,那么李德裕便不能待在长安,反之,如果李德裕一派得势,那么牛僧儒和李宗闵便不能待在长安。两派之争凡三十年,直到两派的头子全部逝世才归于平息。

由于杜牧开始就倾向牛僧儒,李德裕遂把其划在了牛僧儒与李宗闵的阵营,而且不让他离开。结果是,在漫长的岁月,只要李德裕主持唐政府的工作,长安便没有杜牧能做的事情。从其踪迹可以发现,杜牧总是在边远地方当刺史,其先后是黄州、池州、睦州和潮州。偶尔也会待在长安,不过他所担任的统统是小小闲职。

公元832年,李德裕为唐文宗所重用,牛僧儒不得不到淮南去当节度使,李宗闵也不得不到山南西道去当节度使。既然杜牧是有党性的,他便只能随其头子走了。于是杜牧就在牛僧儒幕府当推官,之后当书记。

杜牧素以济世之才自负,可他的济世之才却不能发挥出来,很是苦闷,遂放浪形骸,甚至经常进入花柳之巷。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是多年之后杜牧反映自己在扬州生活的诗,仔细品味,可以感到他的一种自嘲,当然也有一些悔恨。我以为,杜牧表面上是在调侃,然而骨子里极其辛酸与悲凉。

二十三

大约杜牧出生之后十年,李商隐出生。他应该是一个没落贵族吧,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李商隐翩翩少年就到了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幕府。令狐楚是忠厚长者,喜欢李商隐的诗,认为其当有大的前途。他让李商隐随自己的儿子一起学习,还邀请其参加一些文学聚会。由于有令狐楚及其儿子的一臂之力,李商隐二十六岁顺利登科。

成为进士之后,李商隐便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去工作,并娶其女儿为妻。也许李商隐觉得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选择,但结果却出乎其所料,甚至这样的选择给他带来了灾难。

令狐楚及其儿子是属于牛僧儒与李宗闵一派的,不过王茂元属于李德裕的一派。令狐楚及其儿子长期扶持了李商隐,他们觉得,李商隐是应该知恩报恩的,不料李商隐不但没有报恩,反而抖着羽毛飞向了王茂元。于是他们就指责李商隐的品质有问题,随之牛僧儒与李宗闵一派的人皆对其做持久谴责。面对如斯境况,如果李德裕一派能公正以待李商隐,那么其灵魂便会透一口气,然而李德裕一派并没有任何表示。他们是沉默的,沉默之中似乎还包含着对李商隐的冷漠和鄙薄。这使李商隐深为痛苦,他仿佛掉进了一条可怕的河,一岸是风刀,一岸是霜剑。

李商隐当然希望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从而走出低谷。他做了艰苦的努力,不得不既颂扬牛僧儒与李宗闵一派,又歌唱李德裕一派,以求得和平与友谊。不过其努力毫无收获,他感到的,仍是风刀与霜剑。唯一可以安慰的是,他与妻子在相亲相爱。

公元845年,李商隐有机会到唐政府去工作。但朝臣却在大明宫明争暗斗,这使李商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特别难以忍受的是,当时牛僧儒与李宗闵一派正在得势,他在长安十分压抑。思之再三,他走为上,到边远的地方去工作了。大约就是在那些日子,他经历了牵肠挂肚的巴山夜雨。

几年之后,他回到长安。这时候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在唐政府掌握了权力,李商隐便请求他举荐自己,以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李商隐是抱着很大的希望走进令狐绹的宅邸的,但令狐绹却装聋作哑,不愿意帮助他。为生活计,李商隐没有别的办法,还得请求令狐绹。不过他哀告而来的,竟只是一个所谓的太学博士。李商隐很是失望,便离开长安,到梓州去了。

大约在这一阶段,发生了一件悲痛的事情,他亲爱的妻子死了。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四十五岁那年秋季的一天,李商隐寂寞极了,遂在傍晚登上了乐游原。乐游原在长安东南,地势高亢,空气流通,是李商隐一向喜欢的。诗人站在夕阳之中,望着黄昏笼罩的唐帝国,美感万千,伤感万千。

过了两年,李商隐便逝世了。

二十四

大约李商隐出生之后二十年到三十年之间,黄巢一声哭泣,来到曹州冤句一个商人之家。商人世代贩盐,当然是富裕之家,甚至钱多得连炕栏和门槛也包着金子。但黄巢却对金子缺乏兴趣,不愿意像父亲一样仅仅知道贩盐。他志存高远,喜欢读书和击剑。性格豁达,朋友众多,一副英雄气象。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诗之中,黄巢这首七绝别有品质。在我看起来,它是尖锐的、凌厉的,完全打破了文质彬彬的原则。我以为它的坚硬和强劲,明显透露出一种难以抑制的暴力倾向。

这首诗是黄巢在落榜之后写作的,也许唯有黄巢能站在一个革命的立场观察菊花,唯有他能使关于菊花的诗,渗透出血腥之气。

黄巢生活的时代,唐帝国完全是风雨欲来了。唐懿宗荒淫,唐僖宗愚昧,太监与奸佞遂乘机操纵军国大事。面对衰败之势,唐政府大小官员道德瓦解,又有贼心,又有贼胆,千方百计干渔利之勾当。农民贫困,无以为生,只好风起云涌地起义了。

公元875年,王仙芝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曹州,黄巢十分激动,随之在故乡聚众响应,并迅速组织了一支规模相当的起义军。之后,他驰骋东西,转战南北,一度占领长安,招文武百官,建立了大齐权力机构。不过唐军毕竟还是唐军,其竟做了一个回光返照式的包围,使黄巢不得不退出长安。黄巢失势,且战且逃,居然狼狈地回到了自己的出发之地,并无可奈何地在泰山一个峡谷自杀而死。

黄巢的诗,流传下来的大约只有三首,不过他是唯一由诗人转变为农民领袖的。

二十五

两年前的一个晚上,我邀请几个朋友到少陵原去了。

少陵原在长安南部,古已有之。唐帝国浩浩荡荡近乎三百年,不但有巍峨之长安,而且有秀丽之洛阳,其皇帝,特别是女皇帝武则天,很喜欢运动于两京之间。但它的贵族却一直热衷于栖息韦曲,因为韦曲平川一片,清流数带,为风水宝地。韦曲就在少陵原的脚下,少陵原就在韦曲的岸上。少陵原仿佛是韦曲的一道屏障,有了少陵原,韦曲才显得宁帖和安妥。鸟瞰韦曲,少陵原是绝妙的立场。

杜甫曾经以少陵野老和少陵布衣自居,是因为他的祖先留了一点旧宅和老田在这里。困于长安的那些年,杜甫不得已住在少陵原,自耕自耘,补贴生活。有一天我突然想,杜甫在少陵原是会经常看到住在韦曲的那些贵族的,我问自己,不知道看到肥马新车,云衣霞裳,杜甫是什么心情。

仲夏之夜,少陵原高高在上,足以游弋目光,放纵思想。宇宙之大,星辰之繁,清风之浩,空气之爽,还有月辉之明,蟋蟀之唱,无不助言论之兴。

几个朋友席地而坐,任意臧否,气氛颇为轻松和随便,无所不涉。不过那天晚上评议最多的,是杜甫;评议最深的,也是杜甫。仿佛坐在了杜甫的菜园,不多研究一下杜甫,就是对先生不公正似的。

几个朋友还讨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诗人的命运为什么难以顺遂。

这个问题在少陵原刚刚提出,我便看见辉煌的长安街上出现了一支诗人队伍,他们密密麻麻,比肩而来,接踵而去。长安街上当然是宽阔的、平坦的,根本不会有什么石头和砖头,但他们却走得磕磕绊绊,满是伤痕。他们衣冠不华,精神不振,有的竟还怒发千丈长,愁纹三尺深。

我很是困惑,不过也在努力理解。我想,无论如何,唐帝国应该属于中国历史上一个开明和宽容的时代。既然在这样一个时代,诗人都不会有好的命运,那么在别的黑暗时代的诗人将怎样呢?我以为,唐帝国的诗人有典型的意义。

唐帝国固然伟大,不过唐帝国依然是官本位,人的价值表现为一元。在这样一个社会,凡是人,无不想进入管理者或统治者的队伍,因为管理者或统治者就是官,它意味着权力和财富。官是受到社会普遍尊重和羡慕的,当了官,显然就是有了价值。

唐帝国的诗人,即使他是一个天才,也妄想以自己的艺术活动实现其价值。诗人的作品如李白之诗和李贺之诗,现在的人可以把它们推崇为稀世之宝,绝代之珍,但在当时,它们充其量却只是进入唐政府的敲门砖与通行证。诗人进入了唐政府,变成了管理者或统治者,才会显出自己的价值,然而作为诗人,仅仅是诗人,他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在长安街上徘徊的那些诗人,都是希望到唐政府去工作的,不过这非常难。它几乎是一种搏斗,甚至是一种鏖战,往往失败者多,胜利者少。仅仅是进士及第这一关,便会使一茬一茬的诗人摔倒在地,爬不起来。

也许幸运的诗人通过科举之路变成了管理者或统治者,从而感觉光美,不过诗人一般皆难以得意到底。事实是,诗人的下场往往都很是悲哀。原因在于,权力领域的游戏是复杂的,一向是在黑箱之中操作,可诗人的性格却是以美的标准考量生活,于是容易看见假,看见丑,看见恶,看见了就怒气冲天,喜欢批评。诗人过于率真,好激动,遇到问题也不会迂回,所以总是碰壁。可以验证一下,在唐政府工作的诗人,谁不是碰壁碰得头破血流啊!

那么诗人的命运怎么才能彻底改变呢?我以为,唯有诗人的作品进入市场,并在市场可以交换,从而产生利润,我以为,唯有到了这样一个时代,诗人才能摆脱攀缘之累,依附之羞,甚至不进入管理者或统治者的队伍而一样骄傲地在天下行走。它应该是这样一个社会,它颠覆了官本位的秩序,人的价值能够表现为多元。令我欣慰的是,在中国诗人颠沛流离了几千年之后,这样一个社会终于渐渐出现了。

它是一片绿色的田野,透过迷蒙的水雾,我已经闻到了一股新鲜的稻香。它是一群飞翔的鸽子,阳光之下,我已经听到了翅膀摩擦气流的音响。它是横排天边的一派晚霞,尽管云层诡谲,但它却绚丽奇幻,而且我已经看到了像雪浪一样在夜空涌动的星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