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灰楼岁月:友情与离别

灰楼岁月:友情与离别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那个年代,社会安定,青年学子思想纯真、与人为善,学友彼此关爱、情同手足。会后,会务组组织赴庐山,自此与会友分手。至南昌,与江西电视台曹登松和蒋迅两位学友会面。途经南京,与姜平章、杨茂森学友相叙。

灰楼岁月:友情与离别

刘海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似乎弹指一挥间,60年匆匆而过。然而,回望逝去的岁月,诸多往事依旧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却。

20个世纪50年代,诞生不久的新中国,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太阳,蒸蒸日上。我国的广播事业随之蓬勃发展,电视也于50年代末兴起,急需大批广播电视方面的专业人才。北京广播学院便于1959年应运而生了。虽然在首都各高校中,广院建立得稍迟,但一经破土而出,便格外引人瞩目。

虽说是大学,可建院初期,学院却位于北京市复兴门外真武庙二条的老院内,仅有一座马蹄形的五层灰色大楼,所有教学活动和生活起居都在一座楼内;校园狭小,只比两个篮排球场宽大一些,条件设施极为简陋(远不及我高中就读的北京26中,其前身是1871年建校的汇文学校)。在马蹄形东向的缺口处,有一排中央广播事业局的汽车房,车房北侧为一座两层的小楼,后成为女生宿舍,车房和小楼后面有一条较为狭窄的通道。学校唯一的大门位于学院的南边,面向真武庙二条的街道。挂有北京广播学院横幅校牌的灰楼,正面朝西,一条不宽的马路对面,是全国总工会大楼的东侧面,马路口面向复兴门外大街,那个位置现在是光大银行,学校再无任何发展空间。广院老院址现为中国广播电视音像资料馆。当年,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学子慕名而来,报考并踏入这所北京胡同里的高等学府,丝毫未料到学院条件设施竟如此简陋!建院初期,广院仅设三个系:新闻系、无线电系、外语系。新闻系作为重点系,也是招生人数最多的系,共招收240名学生,最初分为6个班,后分为编采、文艺编辑、电视、播音4个专业。其中,编采专业人数最多,有3个班。播音专业提早毕业,另有部分同学改学了外语。新闻系59级后被戏称为广院“黄埔一期”。

“屋漏偏逢连夜雨”,自建院第二年起,我国连续三年遭遇自然灾害,加之外部超级大国的经济封锁,与邻邦关系紧张,师生们每个月的粮食定量减少,副食品也极度匮乏。面对重重困难,师生们胸怀远大理想目标,同心同德,患难与共,发奋图强,终于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向国家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广大师生结下了真挚的情谊。在那个年代,社会安定,青年学子思想纯真、与人为善,学友彼此关爱、情同手足。1963年毕业分配时,同学们分赴全国几乎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分配留京的人数最多,约50人,次多的为去天津(当时含东北)、新疆、宁夏的,也都在10人以上。当年依依惜别、不舍分手之情之景,仍然萦绕脑际,让人难以忘怀。

1963年毕业时同学们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我被分配到遥远的新疆,在自治区电台从事编辑工作。六七十年代,我有时会被抽调担任记者,下乡驻站或临时采写报道。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加之工作繁重,起初单位几年才准许我们回家探亲一次,早年也无参会、出差的机会,因而曾多年未与各地学友重逢。即使后来30周年、40周年、50周年校庆之际,我得以和一些学友来京相庆,也只能与部分学友相聚,不失为一件憾事。今天令我无限喜悦与庆幸的是,自80年代初起,我曾两次借调至自治区广播局、广电厅,先是创办并主编《新疆广播电视报》,后主管主持新疆广播电视学会工作,出任秘书长,被聘为中国广播奖评委。其间,我曾回电台创办并主编《经济信息》节目,因此有机会应邀赴武汉、黄山、桂林、承德、武都、沈阳、南宁等地与会或评奖,又途经或前往西安、南昌、南京、上海、郑州、广州、深圳、重庆、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地,还曾两次利用假期短暂自费旅行,自北京,经天津至大连、烟台、济南、泰山及秦皇岛、北戴河,有幸与一些学友会面相叙。现简述如下,愿与学友分享。

1983年11月,全国第一次广播电视报会议(时称全国《亿家广播电视报》经验交流会)由《湖北广播电视报》主办,在武汉召开,本人那时恰好主编《新疆广播电视报》,因此得以赴会交流经验。恰遇在上海《每周广播电视报》担任编辑的张美莹学友与会,我与他特抽出晚上时间,并约上李安琪学友,到湖北电台工作的胡秉衡学友家中,促膝长谈。会后,会务组组织赴庐山,自此与会友分手。至南昌,与江西电视台曹登松和蒋迅两位学友会面。1985年,我赴黄山出席全国部分新闻单位信息协作网第三次会议,恰与江苏电台学友梁珊如相见,彼此都觉得面熟。因我们未曾在一个班,所以毕业一别20余年,险些不敢相认。途经南京,与姜平章、杨茂森学友相叙。1986年,在桂林参加全国省级电台信息协作网会议期间,东道主广西电台组织会议代表赴南宁、防城港等地,因此和梁珊如一起与广西电台魏定中学友相见并合影。会前,途经郑州,与在河南广电部门工作的郭玉山、甘纹、王兴元会面。会后,在广州候机时,我见到了在广东电台工作的严道英、《广州日报》的黄振喜和《深圳特区报》的钟瑞坤三位学友。1991年8月,全国省级电台信息协作网会议在沈阳召开,经联系询问,我得以与在辽宁省广电部门工作的徐万良、董作风两位学友会面。郭东义因赴锦州挂职,未能谋面。会后,我曾赴毕业实习的吉林省电台和黑龙江电台取经,与吉林省电台的李英杰、电视台的詹铁坤和黑龙江电台的刘相臣、张宏宇及《黑龙江广播电视报》的张立功等几个学友相聚。1994年6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的中国广播奖评选在南宁举行(原定凭祥),与同为评委的广院学友朱光烈、河南广电厅学友王树茂、时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西记者站站长的刘家骁相见并合影。80年代初期两次自京自费出游,与大连广电局孟昭琴、秦皇岛广电局李大林、山东广电厅郑涛云三位学友相见。(www.xing528.com)

同时,因我原籍在北京,父母等亲人健在之时,我借回京探亲或参会时在京逗留的机会,尽量抽出时间看望在广院、中央三台及北京市台等单位工作的许多学友,每次都倍感亲切。同时,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江西、重庆、辽宁、宁夏、甘肃等地的一些学友,如叶凤英、梁一高、赵思义、徐景杰、张桂之、杨恒茂、万福先、郭友义、李涌泽等,也曾到乌鲁木齐等地参会、讲学或采访,均与我、崔平等联系并相见相叙,足见学友之情,情深意切、绵绵悠长。然而,仍有部分学友始终未能相见,尚存遗憾,如分配到山西的王富琴,贵州学友施奎林、高秀英、唐兆麟、张福林和内蒙古学友高俊生等(多数未与我同过班,仅王富琴同班同组过,她后来改学播音)。

新闻系59级学友,大多在我国新闻传播的诸多领域兢兢业业工作了30多年,把美好的青春年华乃至生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自90年代中后期起,大家相继退出岗位,才有了闲暇时间与学友相见叙旧。因此,辽宁学友钱燕茹、辛德祥、孟昭琴,黑龙江学友刘相臣、天津学友何印平和甘肃学友葵建中(原分配新疆)等,几年前先后抵京,我同他们与北京学友一并在《光明日报》的蒋咸康家、工人日报社的谢荫达家、广院的叶凤英和刘存志家以及朱光烈家相聚畅谈,这也或多或少地实现了我多年的夙愿。

生老病死是难以逃脱的自然法则。据2013年9月新闻系59级毕业生50年聚会的学友粗略统计,240名毕业的学友中,已有约50位离世,这一消息令相聚的学友悲痛、惋惜。在分配留京的学友中,陈久德是较早辞世的一个。在校期间,我曾与他同游北京香山公园,并合作撰文《香山红叶舞秋风》,投寄广州《羊城晚报》,此文发表于1962年11月12日。他先后在北京电台、电视台工作,他工作勤奋,笔耕不辍,出版著述,刊发文章,最终积劳成疾,于1984年8月20日英年早逝,年仅42岁。他患病期间,我闻讯回京,前往他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家中探望慰问。后来他情况有所好转,我们又在一次校庆中见面,没想到那次见面竟成永别。学友康文久,曾与我同在一个班、一个学习小组。他来自陕北,是学生党员。毕业后,他和另外4个党员同学(入学后,为数不多的党员同学被分配到各班,有的担任党小组组长或班长。各班还有少量带工资上学的调干生,他们年龄稍大)被分配到同一个中央重要机关,后来长期在国际关系学院从事新闻教学。只要我在京逗留的时间较长,我都会去看望他。20世纪90年代初,公共关系学在我国蓬勃兴起,他所在的新闻系也开设了公共关系学课程,他曾主持举办面向全国的公开课,编写并出版教材,那时我们联系较多,我曾助他一臂之力。2004年,他身患重病,9月18日,我和在京的十几位学友相约前往探望祝好,并集体合影。第二年5月22日,康文久便离开了我们,令人不胜悲惋。26日,众多在京学友赶赴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康文久。

当年毕业分配时,广大同学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遥远的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其中,被分配到西北3个民族自治区——西藏、新疆、宁夏的,分别为5人、14人、12人。我与何应貌在校时曾在同一班的同一个学习小组,毕业后又一同被分配到新疆,曾同住一屋,关系一直很密切。他是广西钟山人,被分配到新疆电台后,他和几个同事及学友被派往哈密地区(现哈密市)参加四清社教运动。他曾患中风,面部麻痹、嘴角歪斜,不幸的是,其后又患癌症,于1968年在家乡辞世,成为新闻系59级学友中最早离世的一个。而被分配到西藏的5名同学,因地域特殊、高原环境艰苦,仅有李含智一人长久扎根于雪域高原,西藏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原籍山东潍坊),我从其家人处得知,他已于2008年4月2日辞世,把青春和生命完全献给了青藏高原

而今,尚健在、从岗位/职位离退十几载的学友(有少数返聘)相继步入老年。2013年是毕业50年,许多学友都有借此机会相约聚会的强烈意愿,母校和中央三台获悉后,均表示会给予大力支持。新闻系59级30多位京外学友不远千里而来,与在京的数十位学友,相聚母校(今中国传媒大学)。青春不再,不少学友已是一头银发或两鬓斑白,有的人已步履维艰或持杖行走;重逢不易,学友们百感交集,句句声声,千言万语,说不尽道不完;有的喜极而泣,有的喜笑颜开,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仿佛返老还童,又回到当年校园生活的美好时光。59级新闻系学友满怀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在校集会、参观传媒博物馆,参观中央三台原址与母校原址,一次次拍照合影,深深感谢母校和中央三台的盛情款待,相约多保重,来日再相聚。

2014年金秋九月,母校迎来60周年校庆。在年事已高的新闻系59级校友中,有的人由于高龄、身体原因无力与会,但仍有十几位京外学友远道而来。无论赴校庆与否,他们的心将永远与母校系在一起。学友间心心相印,学友情谊永远难以割舍,像那白酒清澈炽烈,犹如葡萄酒香醇飘逸,又如啤酒留香持久、味甘清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