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温老师:灰楼岁月中的超人记忆力

温老师:灰楼岁月中的超人记忆力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温老师是展览室的负责人兼指导老师,我是讲解员,很荣幸能近距离地向老师学习求教。之前,温老师听说我要去福建的消息,与我小谈了一次。这是我离开北京20多年后第一次与温老师相见。温老师超人的记忆力真让我折服。温老师把自己比作一只鸿雁,在漫漫的征途上,苦苦飞奔了多年,经受烈日晒、狂风吹、暴雨淋、雷电轰,剩下稀疏的片片羽毛,现在是“小车不倒只管推,推着小车继续前行”。

温老师:灰楼岁月中的超人记忆力

——记与温济泽老师相识的点点滴滴

孟昭琴

1959年我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有幸遇上温济泽老师给我们讲课。

他讲课是一流的,听他讲课是一种享受。他博学多才,讲得深刻、透彻、动听,是备受学生尊重、敬仰、爱戴的好老师。

1963年毕业前,新闻编采专业举办了“毕业作业展览”。温老师是展览室的负责人兼指导老师,我是讲解员,很荣幸能近距离地向老师学习求教。当年我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实习,毕业作业写的是录音报道:北京鞋厂见闻。温老师很耐心地听了我制作的节目,思索了一会儿,和蔼地对我说:“你们刚学了录音报道这种形式,觉得新鲜,想尝试一下,可以理解。而为什么要用录音报道?录音报道与通讯这两种形式有什么区别?这是要弄个清楚的。”他指出:“录音报道是新闻性广播节目的一种重要形式,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而录音素材是为主题服务的,如果对表现主题可有可无,就不要用;如果会损害主题,就坚决不用。”温老师很中肯地指出:“我觉得你采访的鞋厂本身,就没有什么有特点的音响素材,用录音报道的形式有些勉强。写个通讯为好。”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又写了一篇通讯,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大到广播新闻理论,小到一篇录音通讯,温老师对学生的进步成长,倾注了他的心血。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当时系领导找我谈话,交代了“特殊使命”,我是带着学校的瞩望登上北京开往福州的45次列车的。

之前,温老师听说我要去福建的消息,与我小谈了一次。他得知我是北京人,从小生长在北京,从没离开过家乡后,就像老父亲叮嘱要出远门的孩子一样,亲切地对我说:“你是北方人,要过好在南方生活这一关。开始会不适应,正像我们南方人到北方生活一样,适应了就好了。”(www.xing528.com)

谈到理想,谈到工作,温老师特别嘱咐我:“一定要记住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你们应届毕业生时说的,毕业后要在工作中继续努力学习,在学习上永不自满,在生活上要知足常乐。”温老师说:“你要出征了,没有什么送你,我就把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箴言转抄给你,一做祝愿,二为共勉:只有前进,只有走上火线,只有走向胜利——此外不到任何地方去。”最后,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要牢记心中,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有真才实学才能做到。记住,要当个好记者,一定要从做个好人开始。不做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

1984年的一天,我出差到北京,特意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看望温老师。这是我离开北京20多年后第一次与温老师相见。我敲开办公室的门,喊了声“温老师,您好!”老师站起来,眯缝起眼睛,慈祥地打量着我,点点头说:“记得,记得,你是去福建的……”温老师超人记忆力真让我折服。他已是70岁的老人,面庞消瘦,头发花白,脸上添了细细皱纹,唯一没变的是他的精气神。他那深邃的目光,依然充满睿智和慈祥。

我看到办公室安了床铺,问老师怎么回事,他幽默地说:“老伴和保姆不要我了。我把家搬到办公室来了。”他44岁时被错划为“右派”,64岁得到“改正”,他睡在办公室是为了弥补损失的时光,为党多做些工作啊!他说来日不多了,要做的事太多,不能虚度时光啊!温老师把自己比作一只鸿雁,在漫漫的征途上,苦苦飞奔了多年,经受烈日晒、狂风吹、暴雨淋、雷电轰,剩下稀疏的片片羽毛,现在是“小车不倒只管推,推着小车继续前行”。

看到老师这么繁忙,我不忍心占用他的宝贵时间。我们握手话别,互道珍重。

在回来的路上,我想着温老师慈祥的面容、质朴的话语,这些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永远不能忘怀。

温老师像春蚕吐丝,“留赠他人御风寒”的献身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每当我遇到困难挫折,就会想起温老师,他在面对人生逆境之时表现出的勇气与淡定,像一束光一样,永远照亮着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