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59级大事记:灰楼岁月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59级大事记:灰楼岁月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月13日 北京广播学院建院筹备委员会成立,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李伍任委员会主任。4月20日 中央广播事业局在给教育部的《关于建立北京广播学院的补充报告》中,正式提出建立外语系。8月31日 中央广播事业局内定由副局长周新武主管学院工作。9月5日 北京广播学院首批新生报到结束。9月15日 《北京广播学院院刊》创刊。9月21日 中共北京广播学院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同日,学院公布将参加十年大庆游行。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59级大事记:灰楼岁月

“灰楼—59”集体编撰 白谦诚执笔

1956年

5月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刘少奇在听取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梅益关于广播事业发展计划的汇报时,提议创办培养广播干部的高等学校。刘少奇说:“你们为什么不办大学?搞一个大学好。应该有一个大学来训练广播干部。”参加听取这次汇报的还有陆定一、张际春等领导同志。

8月 中央广播事业局召开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确定筹办培养编辑、记者和播音员的专门学校。

1958年

9月2日 中央广播事业局直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北京广播专科学校在中央广播事业局广播技术人员训练班的基础上正式成立。

9月11日 中央广播事业局党组、编委会议决定:1959年开办北京广播学院

1959年

2月21日 中央广播事业局党组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建立北京广播学院,确定规模为:在校学生5,600人、教职员工1,400人,共7,000人,报教育部审批。

2月23日 北京广播专科学校向中央广播事业局报送《关于建立北京广播学院的问题》的报告,提出1959年本科招生500人,短训班招生530人的计划。

4月2日 教育部下发计财计(16)第183号文件,同意成立北京广播学院。

4月13日 北京广播学院建院筹备委员会成立,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李伍任委员会主任。筹备委员会确定学院的方针任务是:为适应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需要,积极培养广播电视方面的高级人才,包括编辑、记者、播音员、翻译、工程技术人员等,以培养本科生和专科生为主,以培训在职干部为辅。

4月20日 中央广播事业局在给教育部的《关于建立北京广播学院的补充报告》中,正式提出建立外语系。外语系是四年制,从暑期开始招生。无线电系和新闻系也从1959年暑期开始改为四年制,部分两年制。短训部学生的学习时间为半年到八个月。

6月25日 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周新武在给局党组写的广播学院基建任务书中提出,广播学院办学的最大规模为5,200人,即学生4,200人、教职员工1,000人。其中新闻系每年招生300人,五年在校生1,500人。此报告经梅益局长签批后报教育部。

8月18日 新生审查录取工作结束。此次招生共审阅考生材料1,200份,录取新生573名。

同日,建院筹备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学生政治教育问题,决定先开哲学中共党史课。

8月19日 建院筹备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公共外语课的设置问题,决定公共外语课新闻系学生学两年,每周四学时。

8月31日 中央广播事业局内定由副局长周新武主管学院工作。

9月5日 北京广播学院首批新生报到结束。共招生573人,其中新闻系240人、无线电系278人、外语系55人,加上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学生344人(包括外语班11人),全院在校学生共917人。

9月7日 上午9时,“北京广播学院成立大会暨首届新生开学典礼”在广播大楼音乐厅举行,周新武主持,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梅益代表局领导讲话,教职工代表张绍高、伊朗波斯语家法吉米、老同学代表熊惠民、新同学代表张梅荣等先后发言。梅益在讲话中宣布:院长和党委书记须由中央和国务院任命,现由周新武主持学院工作。他宣布左荧、周云庭、刘永嶫为副院长,并分别主持广播电视系(即新闻系)、外语系和无线电系的工作。开学典礼结束后,梅局长和全院师生在广播大楼前合影留念,电视台拍了资料片。

当天晚上,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广播大楼音乐厅举办文艺晚会,有广播乐团合唱队,广播电视实验剧团、说唱团的表演,有朱崇懋的独唱,侯宝林、刘宝瑞的相声,还有为庆贺广播学院开学而创作的诗朗诵《欢迎红色的宣传员》。

新闻系的教职工队伍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中央广播事业局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研究室、地播部等直属单位抽调的一批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二是调入的高校调干毕业生;三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等高校的应届毕业生。

建院初期,新闻系设有六个教研组:新闻理论、广播史、编辑、采访、摄影语言文学。

新闻系59级学生分为三个班:一班班主任姜宇辉、班长马生德,二班班主任李振水、班长李涌泽,三班班主任武子芳、班长王根旺。每个班有80人左右。

59级学生中有19名中共党员,他们组成了一个学生党支部,来自浙江的转业军人黄岩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每个班有六七名党员,他们组成一个党小组。另外,每个班还有选举产生的团支部和班委会。

9月8日 著名教育家、教育部副部长叶圣陶,语言学家吕叔湘、林焘、徐世荣等应邀来广播学院研究汉语课的设置和教师的配备等问题。

左荧副院长规定,广播学院的学生每天晚上必须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全国联播节目。从开学之日起,学院广播站每晚8:30转播中央台联播节目,之后播送本站节目。

9月9日 周新武院长做关于学习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庐山会议)文件的报告。

9月15日 《北京广播学院院刊》创刊。

9月16日 全院师生在工会大楼听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部副主任江炎所做的关于中印边界问题的报告。

9月18日 中央广播事业局党组、编委讨论确定北京广播学院的培养目标为:1.具有一般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关心国内外时局,能正确理解并坚决贯彻党的各项政策;2.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世界观,养成敢想、敢说、敢做和实事求是的共产主义风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忠实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3.养成刻苦学习、热爱劳动、团结友爱、艰苦朴素的习惯和作风;4.有一般的生产知识和社会知识,文字通顺、语法无误(广播电视系还要具有一定的写作水平);5.通晓并能掌握广播宣传或广播技术的基础业务知识和技能,学会一种外国语言;6.具备健康的体格,达到国家对一般高等院校学生的体育要求。

9月21日 中共北京广播学院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决定:新闻系由左荧、杨林、康荫、苑子熙、陈海峰张文翥、姜宇辉等组成领导核心。

同日,学院公布将参加十年大庆游行。从第二天起,全院开始打扫卫生,练集体舞,在长安街旁列队欢迎外宾,参加国庆联欢彩排。

9月22日 学院草拟给教育部的公文,请示批准我院新闻系和无线电系的学制为五年,外语系的学制为四年。

9月26日 我校全体共青团员获得全国第一批发放的共青团团徽。

9月27日 星期天,全院不休息,上午做游行用的鲜花,下午到中山公园音乐堂,听中央广播乐团的国庆音乐会

9月29日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兼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许涤新,在广播大楼音乐厅给我院学生做关于总路线的报告,这是学习八届八中全会文件的解答报告。

10月1日 59级学生白天参加国庆游行,晚上参加天安门广场的国庆联欢。

10月7日 59级学生到北京郊区黄土岗人民公社参加秋收劳动,为期20天。

在黄土岗劳动期间,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联合举办普通话语音研究班,新闻系选派张清廉、徐起、高蕴瑛等八人,随王璐、金恭尉两位老师前去进修,为期一个月。修业期满后,他们回校担任语音教学的辅导员。

10月19日 国家主席刘少奇到中央广播事业局视察工作,他对广播事业局的干部培养问题表示了极大的关心,强调指出:“广播是一项专业,它不同于报纸和通讯社。你们需要的干部应由你们自己来培养,包括在职干部的培训。广播、电视事业今后要大发展,必须尽早培养各种人才,包括外语干部、记者、播音员和工程师。”

10月29日 参观全国改造罪犯工作成果展览会。

10月31日 上午,新闻系全体同学在老302宿舍院里开会,杨林副主任作报告。他宣布了两件事:1.新闻系学制由四年改为五年。2.本系全称是广播电视新闻系,简称新闻系。

下午,新闻系第二次分班:由三个班分为六个班。

11月1日 新闻系正式开课,最早开了两门课:语音课和外语课。语音课由北京师范大学徐世荣教授主讲,王璐老师辅导。第一天上课时老师先为每位同学录音,准备学完以后对照听,看进步有多大。

外语课按学生在高中所学的语种,分为俄语班和英语班。俄语班人数多,原来的六个班不变;英语班由各班抽出来的学生组成,只有一个班。

11月7日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副局长姜椿芳做关于纪念十月革命42周年的报告。

11月8日 星期天,学院组织50名学生到农业社帮助抢收大白菜

11月9日 在广播大楼音乐厅听三位全国群英会代表的报告,他们是:武钢总设计师李凤恩、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局洋灰工丁庆云、江苏省无锡市第二商店服务员孙荣(云?)华。

11月17日 新闻系59级师生去北京展览馆参加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这是将社会知识课作为教学内容组织的第一场参观活动。社会知识课是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开设的独具特色的课程,旨在通过参观、听报告、看科教电影等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的社会知识和生产知识。

11月21日 参观鲁迅故居和鲁迅博物馆

12月4日 北京广播学院首届学生会正式成立。专修班学生戴根林任主席,新闻系59级学生张效炎等三人任副主席,武福礼任宣传部部长,李含智任生活劳动部部长,樊保安任群众文化部部长,于文平任军体部部长。

12月6日 参观广播大厦。

12月8日 参观人民大会堂

12月9日 开会纪念“12·9”学生运动

12月12日 去民族文化宫参观全国少数民族展览。

12月27日 去农业展览馆参观全国农业展览。

12月28日 梅益局长做形势报告。

1960年

1月7日 参观民族文化宫。

1月22日 学院党委会议讨论专业设置问题。会议决定:今年增设电视技术和电视摄影两个专业。

1月23日 参观历史博物馆。

1月26日 北京师范大学举办14院校文艺汇演,北京广播学院表演了大合唱及小合唱《歌唱光荣的八大员》。

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二) 学院组织寒假未回家的部分同学,回访我们曾经劳动过的黄土岗人民公社,给老乡拜年。

1月 原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1958年被划为“右派”的温济泽同志(1978年改正错划)调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做资料整理工作。

2月2日 学院党委召开会议,讨论课程设置和教学问题,决定:新闻系开设语法课。

同日,参观自然博物馆。

2月6日 周新武院长给全院师生作国内形势报告。

2月18日 参观石景山钢铁公司。

2月20日 杨林副主任做关于新闻系教学工作的报告,他宣布新闻系的学制改回四年,要学习30多门课。

2月26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齐越在粉楼食堂讲朗诵课。他请59级学生唐宏仁试播了一段新闻,并加以点评。讲完课后,应同学们的强烈要求,齐越朗诵了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七律《送瘟神》等。

2月27日 教育部函复中央广播事业局,同意广播学院增设电视技术和电视摄影专业。

2月28日 在广播大楼前广场欢迎为保护国家财产、只身与匪徒搏斗而失去双手的全国劳模徐学惠,并通过有线广播收听了她的报告。

3月12日 各班团支部和班委会联合召开学习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讨论会。

3月15日 参观广播事业展览会。

晚上,学院文工团在广播大楼音乐厅为来京开会的全国各地广播电台台长演出,高蕴瑛、张陵报幕。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学院文工团是在经费极度短缺的情况下,由学院拨款组建的。学院团委书记功勋任团长,学生会副主席、外语系学生孙蓉和学生会群众文化部部长、新闻系59级学生樊保安任副团长。文工团下设合唱队、舞蹈队、话剧队和乐队。保留节目有:小合唱《歌唱八大员》、谢文芬独唱《云南小调》、舞蹈《快乐的啰唆》(主演:李安琪)、乐曲《学院的早晨》等。上述节目曾参加北京高校会演,其中《歌唱八大员》还在北京电视台央视前身)直播。乐队曾在广播大楼为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的周末舞会伴奏。

3月24日 参观北京第一机床厂。

晚上10:30,召开全院师生员工大会,周新武院长讲伙食问题。由于计划不周,学生食堂本月份的粮食到明天就吃完了,缺粮约7,000斤。会上,周院长讲明了解决伙食问题的方针和办法。总务处处长作了检讨。

3月29日 晚上,在广播大楼音乐厅观看广播乐团准备到中南海演出的节目的彩排。

4月3日 北京广播学院借用公安学院的操场举行第一届田径运动会。学院师生1,100人中,有764人参加了竞赛,23名同学达到国家规定的三级运动员标准。

4月4日 学校组织59级同学春游颐和园,回程参观了天文台

4月9日 本学期开党课,共五讲。由周新武院长讲第一讲。

4月14日 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夏青讲朗诵课。

4月22日 今天是列宁90周年诞辰,中共中央举行了庆祝大会,新闻系各班举办了庆祝晚会,表演了纪念列宁的文艺节目。

4月23日 学院召开全院师生大会,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袁方作报告。

4月25日 学院党委决定成立定职评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教师的定职评级工作。学院评定的第一批讲师共11名,其中有新闻系教师张保安、施旗。

4月28日 五一献礼活动展览正式开放。参加献礼的成果有教材及参考资料51种,包括新闻系教师编写的《中国新闻广播文集》《优秀广播稿选编》《中国人民广播十年》等。

同日,全院师生参加声援南朝鲜(今韩国)人民的爱国正义斗争示威游行活动。

4月 以新闻系59级学生为主的北京广播学院男子篮球队在北京高校比赛中获得第六名。

5月1日 上午,新闻系学生参加五一大游行;晚上,参加天安门广场的五一联欢晚会。

5月27日 召开全院师生员工大会,周新武院长传达中央和国务院关于“保证教师学生身体健康、劳逸结合”的指示。学院成立以周新武为组长的检查组,检查师生的劳逸结合情况。

6月4日 参观宣武区椿树人民公社。

6月8日 全国文教群英代表、武汉大学教师李连荣应邀到学院做报告。

6月13—18日 学院邀请出席全国群英会的新闻界教育界的17个先进集体代表和英雄模范来学院作报告。

6月13日 上午,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赵三声作报告。

6月14日 上午,在汽车局礼堂听全国群英会代表、新华社记者胡雷和江苏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韩泽的报告。晚上,在学院听农民诗人王老九的报告。

6月15日 上午,《解放日报》工业组王树人和河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宋印先作报告。

6月16日 上午,唐山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副主任张瑞云作报告。

晚上,梅益局长作时事报告。

6月17日 上午,青海人民广播电台台长邹寒雁和山西人民广播电台播出部副主任靳德龄作报告。

6月23日 参观军事博物馆中的抗美援朝战争馆。

6月30日 学院举行七一报告会,邀请老红军、空军某师政委徐兴华大校作报告。

7月4日 学院贯彻中央和市委指示,在全院开展群众性的教学改革运动,师生员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11,000条。

同日,北京电视台播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新建院校在前进》,其中第一集介绍了北京广播学院。

7月13日 学院开始组建民兵团。

7月15日 《北京广播学院院刊》停刊。

8月2日 新闻系59级学生到南苑红星人民公社参加为期一周的抢种蔬菜劳动。

8月16日 参加暑假勤工俭学的同学,到中央广播事业局南口绿化队劳动,为期半个月。

9月5日 学院首次举办播音、摄影短训班。新闻系59级学生穆中里因家庭生活困难,经批准,转学到电视摄影短训班学习,1961年毕业。

9月8日 开学第一天,左荧副院长在广播剧场作时事报告。

9月9日 59级第三次分班,由原来的六个班改编为四个班。一班班长马生德、副班长孙渭,二班班长胡茂德、副班长李涌泽,三班班长朱光烈、副班长张立功,四班班长王根旺、副班长曹淑云。全年级共计231人。

下午,各班改选团支部书记。

9月10日 欢迎几内亚总统杜尔访华。

9月11日 新闻系59级学生到中德友好人民公社东坝大队参加秋收劳动,为期17天。

劳动期间,晚上点煤油灯,开展劳动化辩论

与此同时,另有一批同学去十三陵种树。

9月28日 我院20名同学冒雨到西郊迎宾馆迎接缅甸总理吴努。

9月29日 下午,我院学生又冒雨整队去迎宾馆,迎接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总理阿巴斯

10月1日 我院学生在天安门广场手举鲜花,组成国徽图案。

10月20日 下乡劳动三天,抢收大白菜。

10月24日 学院团委组织全院团员和青年开展以“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为题的讨论会,学习前人不懈奋斗、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

10月27日 听全国群英会代表韩玉兰、庞玉琪的先进事迹报告。

10月28日 人民出版社社长王子野作学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报告。

11月5日 听袁方老师作关于粮食问题的报告。各班同学采用自报公议、领导批准的方式减少了粮食定量。

11月6日 参观革命军事博物馆。

11月7日 参观北京朝阳农具厂。

11月16日 59级四个班上大课,听周新武院长讲“政治经济学”的一章:经济、政治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11月 温济泽老师被摘去“右派”帽子,开始教授新闻业务课程。

12月3日 左荧副院长向全院师生员工传达学习习仲勋副总理、杨秀峰部长关于抓生活、抓劳逸结合的指示精神,具体部署落实工作安排。

12月15日 欢迎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率政府代表团访问我国。

12月22日 参观北京化工实验工厂。

1961年

1月16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负责人讲文艺广播工作。

1月27日 在广播剧场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长贾若瑜少将作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报告。

2月3日 新闻系文学概论课期中考试改为口试。

3月6日 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为新闻系59级学生开设中共党史课,今天上了第一堂课。

3月8日 学院300多名女教工、女学生与广播事业局女同志共同举行“三八”纪念大会,请全国“三八红旗手”、天桥商场副经理赵维新作报告。

同日,参观天文馆。

3月9日 新闻广播史课,请中共中央联络部副部长、原重庆《新华日报》总编辑熊复讲课。

3月15日 经中央广播事业局党组同意,学院机构调整后的两级负责干部名单公布。新闻系主任:左荧(兼);副主任:康荫、杨林。

新闻系教师由六个教研组合并为两个教研室:广播业务教研室,主任苑子熙;语言文学教研室,主任陈海峰。

3月24日 新华社副社长缪海稜作报告,讲新华社的工作及他从事新闻工作的体会。

3月29日 学院第二届学生会经民主选举产生,新闻系59级学生张效炎当选主席,朱光烈当选秘书长。

同日,参观北京电视台(央视前身)。

3月 外语系增设世界语专业,学生从新闻系59级、60级选调。59级高辉、李玉萍两位同学入选,1964年毕业。

3月 学院开展勤工俭学运动,学生自助理发和缝补衣袜等。

3月 新闻系59级编印了全体学生的名录,其中标注了各班正、副班长和各组组长的姓名,全年级四个班,共计231人。这是1960年9月9日59级由六个班改编为四个班之后的名录,也是59级最全的一份名录。

4月1日 北京广播学院在良乡发射台办农场,称其为12号农场。新闻系59级学生今日赴农场开荒种地,为期一个月。

4月14日 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今天,北京电视台(央视前身)转播决赛,我国选手庄则栋和邱钟惠分别夺得男子单打和女子单打冠军。在农场劳动的同学挤在发射台食堂观看了精彩的电视转播。

5月3日 听地质部副部长何长工的录音报告:回忆井冈山的斗争。

5月5日 卫生部副部长傅连暲作报告。

5月9日 下午,59级各班党小组组长传达59级党支部的工作计划,主要精神是: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大搞业务学习。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特别要加强对毛主席著作、时事政策和革命回忆录的学习。

5月11日 全国劳动模范、门头沟城子煤矿工人李九德作报告。

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解说员张之在广播剧场作关于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报告。

5月12日 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李伯钊作报告:学习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

5月16日 新闻系59级各班讨论“怎样做一个建设时期的革命者”。

5月27日 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吴传启在广播剧场作关于调查研究的报告。

6月8日 参观北京珐琅厂。(www.xing528.com)

6月12日 欢迎越南总理范文同。

6月13日 欢迎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

6月15日 下午,我院10余人去人民大会堂参加欢迎范文同总理大会。彭真市长致欢迎词,并代表北京人民向范文同赠旗,范文同讲话。会后表演文艺节目。

6月16日 在广播剧场听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办公室副主任卢克勤作关于支援非洲独立国家发展广播事业的报告。

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编辑王诀讲曲艺。

6月29日 高等军事学院战略教研组组长余震上校作报告:从三大战役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

7月10日 欢迎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来访。

7月28日 上午,周新武院长作报告:关于目前形势的几个问题。

下午,《中国青年报》“接班人”专栏来我院召开座谈会,新闻系十来位同学参加。

8月 暑假期间,部分同学去中央广播事业局郊区林场勤工俭学,从事有偿劳动。

9月2日 学院决定建立每学期发放成绩单制度。

9月12日 学生干部暑假期间提前返校集训,讨论“高教60条”。

9月14日 左荧副院长为学生干部作关于工作方法的报告。

9月15日 开学第一天。左荧副院长作报告:谈国内外形势和学院工作。

9月18日 新闻系康荫副主任作报告:关于新闻系设立播音专业和电视摄影专业的问题。

9月21日 杨林副主任宣布播音班和电视摄影班同学名单。59级乔煜淑等13名学生被抽调到播音班学习(含休学的穆秀清),张朋石等27名学生被抽调到电视摄影班学习(含从无线电系转入该班的赵起越)。这是新闻系59级第四次分班,至此,59级又有了六个班(播音班有一半是60级学生)。

9月22日 欢迎古巴总统多尔蒂科斯。

晚上,各班选举班委会和组长。

9月25日 今天是鲁迅80周年诞辰,下午,语言文学教研室组织学生去红楼电影院观看纪录片《鲁迅的生平》。

9月27日 学院党委副书记顾湘传达市委大学部宋硕讲话,要求贯彻落实“高教60条”的精神。要保证“教师一周要有六分之五业务活动时间,学生要有六分之五学习活动时间;其他活动限制在六分之一以内”。

下午,听北大任华教授讲外国哲学史。

9月28日 上午,听北大林教授讲中国哲学史。

9月29日 欢迎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及王后。刘少奇主席夫人王光美第一次公开露面,陪同尼泊尔王后乘坐敞篷车。

10月1日 去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庆祝大会和联欢。

10月4日 新闻系59级学生赴良乡发射台12号农场劳动,为期11天。

10月18日 外语系增设英语专业,学生从新闻系59级、60级选调,59级马元和等五名同学入选。今天英语班开课。该班1965年2月毕业。

11月1日 叶圣陶副部长在广播剧场作报告:内蒙古见闻。

11月4日 左荧副院长做关于“高教60条”的报告。之后,全院组织讨论。

11月12日 新闻系部分同学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听众联系组参加有偿劳动,处理听众来信。

11月13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主任杨丹讲课:新闻广播的地位和任务。

11月18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杨兆麟在广播剧场作关于解决老挝问题的扩大的日内瓦会议的报告。

11月25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新华社记者何光讲课:怎样选稿。

11月27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主任李青州讲课:文艺性广播的基本原理。

12月2日 康荫副主任讲党课:刻苦钻研,发愤读书,又红又专。

12月11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教部主任讲课:知识性广播的基本原理。

同日,59级准备分为编采、电视、文艺三个专业。今天学生填报个人志愿。

12月15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组组长白金讲课:怎样编排节目。

12月16日 温济泽老师谈读书的“四要”:一要有明确的目的;二要有方法;三要有笔记;四要有读书的习惯。

12月 北京电视台(央视前身)编辑部主任夏之平讲课:电视广播的基本原理。

1962年

1月12日 相声演员马季、刘宝瑞介绍创作经验,并表演相声。

1月23日 下午,59级开大会,康荫副主任讲分专业问题,苑子熙老师讲实习问题。会后各班宣布分专业名单。这次共分三个专业,同时进行了第五次分班。编采专业三个班:编采一班班长柏光坤、编采二班班长张立功、编采三班班长蒋咸康;文艺编辑专业一个班,班长曹淑云;电视专业一个班,班主席郑清云。另有此前组建的电视摄影专业,一个班,班长张朋石;播音专业一个班,班长乔煜淑。至此,新闻系59级共有七个班(其中播音班含60级学生)。

2月13日 59级召开实习组长和班干部、团干部会议,苑子熙老师谈实习问题。

2月16日 59级同学分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央视前身)以及黑龙江、河北、山西、天津等省、市广播电台或电视台认识实习,为期一个月。

3月19—20日 先后两次举行认识实习交流会。

4月24日 温济泽老师讲课:广播工作者的基本功。

5月13日 观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广播大楼音乐厅举办的贺敬之作品朗诵会。

5月25日 温济泽老师作报告: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

6月1日 梅益局长作访问拉丁美洲的报告。

6月4日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安岗作关于记者工作的报告。

6月12日 文化部群众文化局局长谢冰岩作关于文化政策的报告。

6月21日 左荧副院长作关于台湾问题的报告。

6月25日 各地精简机构,全国电视台和电视实验台由23个减少到5个(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沈阳电视台),电视台用人大幅减少。新闻系决定撤销电视专业班,该班仅存在了五个月零二天,但保留了1961年9月成立的电视摄影班。

6月26日 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吴晗作关于怎样读书的报告。

7月1日 参观全国美术展览会。

7月2日 《人民日报》记者田流讲课:关于新闻工作者的修养。

7月13日 下午,正式宣布电视专业班34人,除王瑞年转入文艺专业外,其余33人全部转入编采专业。

7月17日 经中央广播事业局批准,北京广播学院正式建立院务委员会,周新武任主任,张效炎以学生会主席的身份任委员。

7月19日 周新武院长作关于目前国内外形势的报告。

7月 学院首届播音专业专科生乔煜淑等26人毕业,其中13人为59级学生。至此,新闻系59级仍存五个班。

8月31日 参观梅兰芳艺术生活展。

8月 暑假期间,新闻系59级20多名同学去新华社双桥农场参加勤工俭学劳动。

9月11日 《人民日报》记者陈柏生讲课:怎样进行采访。

同日,中国青年出版社周振甫讲课:关于写作。

9月17日 国家计委副主任杨英杰作关于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关系的报告。

9月19日 听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毅同志作关于外交工作的录音报告。

9月24日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韦君宜作关于当前文学界情况和问题的报告。

10月1日 上午,参加国庆13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集会。晚上,参加天安门广场的联欢晚会。

10月9日 温济泽老师讲课:关于通讯的写作。

10月16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部主任杨兆麟讲课:录音报道。

10月18日 国家科委农业局局长赵石英作关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报告。

10月21日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吴俊德讲课:记者的采访活动。

10月27日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谢铁骊作关于电影艺术的报告。

10月29日 文化部艺术局局长周巍峙作关于当前戏剧音乐工作的报告。

11月3日 北京团市委宋成作关于民主集中制的报告。

11月4日 到古巴大使馆游行,支持古巴人民的反美斗争。

11月5日 59级学生到良乡发射台12号农场参加劳动,为期12天。

11月19日 文化部群众文化局局长谢冰岩作关于群众文化工作的报告。

11月24日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沙新讲戏剧艺术的特点。

11月28日 周新武院长作关于国内外形势报告。

11月30日 中国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周新民作关于法学问题报告。

12月1日 沙新讲话剧创作。

同日,左荧副院长作报告:访问阿尔巴尼亚观感。

12月3日 北京电视台(央视前身)负责人孟启予讲课:电视知识。

12月8日 韦君宜作关于“一二·九”运动的报告。

12月10日 外交部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柯柏年在广播大楼音乐厅作关于我国外交政策的报告。

12月17日 广播业务课由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顾文华讲八届十中全会后的政策宣传。

12月19日 宦乡作关于国际形势的报告。

12月25日 欢迎蒙古国党中央第一书记泽登巴尔来访。

12月27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解说员张之介绍中国乒乓球队访日情况。

12月31日 欢迎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来访。

12月 温济泽老师讲课:关于写广播稿的一些问题。

1963年

1月12日 59级开大会,苑子熙老师讲实习问题。

1月14日 中午,公布实习分配名单。

1月15日 左荧副院长作关于国内外形势报告。

2月9日 康荫副主任作关于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报告。

2月12日 上午,听关于商业工作的报告。

下午,听关于城市工作和文艺工作的报告。

2月15日 新闻系59级编采、文艺、电视摄影三个专业的212名学生,分赴全国32个广播电台、电视台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5月24日 左荧副院长作五反运动动员报告。五反包括:反对铺张浪费、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

5月28日—6月6日 编采专业先后四次举行实习心得交流会,16位同学发言。

6月4日 国家计委领导作关于我国工业的报告。

6月6日 新闻系59级学生自发成立诗歌编导小组,准备为毕业欢送会创作朗诵诗。编导小组成员有:张其博、李德文、曹仁义、刘存志、肖璜、白谦诚。

6月8日 各班共青团支部布置学习雷锋和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活动。

6月9日 到中国革命博物馆参观雷锋事迹展览。

6月12日 北京大学图书馆系讲师张荣起谈工具书的作用。

6月13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委柳荫传达周总理在全国文联会上的报告。

6月26日 学习邓颖超同志的报告:向应届毕业生致敬;结合讨论毕业分配问题。

6月27日 听茅盾、赵树理、老舍在全国文联会上的讲话录音。

7月3日 杨林副主任作毕业分配动员报告:动员起来,做好准备。

7月6日 下午,学院团委召开表扬新闻系毕业班先进集体、优秀学生大会。受表扬的有:编采3班第三团小组(杨兆祥、刘相臣组)等五个先进集体;张振东、李英杰、何印平、刘相臣、高孝雷、张效炎、蒋咸康、宋家玲、董作风等21名优秀学生。另有一批优秀学生由新闻系团总支通报表扬。表扬大会由学院团委书记功勋主持,张朋石、张振华、杨恒茂三位同学发言,最后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顾湘讲话。

7月10日 下午,在59级全体同学参加的大会上,杨林副主任公布了毕业分配方案。分配的省部级单位共27个,人数是:农业机械部3人,化工部3人,中央组织部5人,粮食部1人,中央广播局27人,解放军总政治部3人,北京市6人,河北省21人,山西省3人,吉林省10人,上海市5人,浙江省10人,江西省3人,广西壮族自治区5人,四川省9人,西藏自治区5人,宁夏回族自治区12人,甘肃省2人,辽宁省9人,黑龙江省6人,江苏省9人,安徽省4人,山东省2人,湖北省4人,贵州省9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人,内蒙古自治区6人。以上共196人。

晚上讨论。

7月11日 上午,左荧副院长作关于毕业分配若干问题的报告。

下午讨论。

7月12日 新闻系分发毕业分配登记表。

7月13日 杨林副主任讲解填写工作志愿事宜,发志愿表。

7月15日 宁夏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负责人跋延介绍宁夏台的情况。

7月17日 参观军事博物馆“中印边界问题真相展览会”。

7月22日 首都63届大学毕业生在人民大会堂听周恩来总理的报告,59级全体同学参加。周总理从德、智、体三个方面,阐述了毛主席的教育方针,教导我们要树立四个观点,即阶级观点、劳动观点、革命观点、集体观点。周总理要求我们服从分配,过好五关: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生活关。

7月27日 上午,梅益局长给59级毕业班学生作关于国内外形势的报告。

下午,到人民大会堂参加欢迎被捷克斯洛伐克无理要求召回国的黄振声等三位同志的大会,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毅同志讲话。

晚上,学院召开欢送59级毕业生的联欢会,59级毕业生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毕业歌》,肖璜、高蕴瑛领诵。

7月29日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首届本科生举行了毕业典礼。周新武院长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党委书记丁莱夫先后讲话。蒋咸康代表毕业生讲话,新闻系60级学生潘梦阳代表留校生讲话。

毕业典礼之后,广播事业局的领导、学院领导、教师与全体毕业生合影留念;之后,又分别与各班的毕业生合影留念。

7月 新闻系举办为期一个月的59级实习成果展览,展出了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作业(在实习台播出过的作品)。

8月 中央广播事业局的《广播业务》的1963年8-9期合刊在“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59级毕业作业选登”标题下,刊登了11篇毕业论文,分别是:

曹仁义:《简明新闻学步》;陈昌仙:《怎样把话说到农民心里——兼谈江苏台“王大姐谈心”的特点》;韩同熙:《戏曲节目的编排》;宋家玲:《杂谈文艺题材的录音报道》;蒋咸康:《小题材和大主题——采写〈好八连传家宝〉的札记,附稿〈好八连传家宝〉》;孙秀锦:《知心者交心——采写通讯〈理发姑娘〉的一点体会》;章琨华:《写新旧对比的两点体会,附稿〈弦上春秋〉》;陈文清:《踏踏实实深入下去——采制〈北京中山公园的早晨的体会〉》;孟昭礼:《录音报道:一个包身工的今昔》;胡妙德:《歌剧〈洪湖赤卫队〉剪辑札记》;魏茂雄:《改编小故事〈一块钱〉的杂感,附稿〈一块钱〉》。

该刊还以《广播战线上的新兵》为题,综合介绍了新闻系59级毕业生的概况。

文章说,59级学生绝大多数是工农和干部的子弟,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他们的平均年龄是11岁,此后就在新中国的阳光下长大。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从走进北京广播学院大门的那一天起,就立下了做一个又红又专的广播战士、为革命事业服务的雄伟志愿。

四年来,新闻系59级的学生共学习了30门左右的课程。其中,政治课有:形势和任务、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等;基础课有:语音、语法修辞、外语(英语或俄语)、逻辑、文学概论、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经济地理、国际关系问题讲座等。此外,还按专业分别学习了专业课。编采专业学过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广播史、广播概论、政策讲座、编辑工作、采访写作、广播业务讲座。前三门也是文艺编辑和电视摄影两个专业的必修课。文艺编辑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有:音乐知识、戏曲知识、文艺广播理论与实践、文艺广播写作,前两门又是编采专业的选修课。电视摄影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电视摄影技术、电视摄影构图、摄影艺术、电视广播业务讲座、电视广播写作。

根据培养广播电视干部的要求,新闻系在教学工作中紧紧地抓住了两个重点:一个是对政治理论和政策的学习,另一个是写作训练。

四年中,新闻系59级平均每人每年参加35天的生产劳动,还多次参加首都群众的政治集会和示威游行。刚入学的时候,学生中党团员人数占百分之七十几,到毕业时已增长到百分之八十八。

8月2日 新闻系副主任杨林在59级毕业生大会上宣读了分配名单。他说:59级同学100%表示服从分配,80%申请到边疆去。这次分配的方针是“先中央,后地方;先边疆,后内地;先前方,后后方”。杨林宣布:对于谈恋爱的同学,系里的政策是“两人保持一定距离”。

宣读分配名单后,同学发言。去西藏的代表莫树声、去新疆的代表高蕴瑛、去前线的代表于秀锡、去宁夏的代表李涌泽、去内蒙古的代表其木德都表示服从组织分配,孟昭琴、陈昌仙、李含智、张清廉等同学也作了发言。

8月3—6日 做毕业鉴定。

8月4日 全校学生冒雨欢迎索马里共和国总理舍马克来访。

8月8日 康荫副主任做毕业鉴定总结报告。

8月9日 办理离校手续:交回了校徽和学生证,领来了毕业文凭和迁移证。

8月11日 上午,新闻系为分配到边疆的同学举办茶话会,左荧副院长到会讲话,并为同学们签名留念。

下午,各班分别举办茶话会,温济泽老师出席了各班的茶话会,他勉励大家学习鲁迅记日记的坚韧精神,每天都抽出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要让理想的火花熊熊地燃烧起来,不要让它熄灭。

8月13日 新闻系59级师生游览八达岭长城。

从次日起,同学们互相题字留念,陆续离校返乡,准备奔赴工作岗位。

(定稿时间为2018年11月16日)

参考资料:

《北京广播学院大事记》(1954.3—1994.9,收入《北京广播学院40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出版)

《中国传媒大学纪事(1954—2014,初编稿)》

《广播学院初创时期记事》(周新武日记,收入《周新武纪念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出版)

《中央电视台大事记》(1955.2—1993.3,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出版)

《温济泽年表》(收入《温济泽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

中央广播事业局《广播业务》1963年8—9期合刊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59级杨天恒日记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59级白谦诚日记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59级陈明富日记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59级蒋咸康日记

“灰楼-59”微信群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