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物学习行为揭秘:鹦鹉学舌之谜

动物学习行为揭秘:鹦鹉学舌之谜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学中,由两个人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一个当鹦鹉的“教师”,另一个当鹦鹉的“竞争者”,通过对话来进行教学。研究小组避免用食物奖励鹦鹉,使鹦鹉的“语言”和吃不发生直接的联系。爱伦教授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彻底揭开鹦鹉学舌之谜,弄清它们这种不寻常的行为在生存竞争中的作用,从而对鸟类和动物的学习行为有更深刻的了解。

动物学习行为揭秘:鹦鹉学舌之谜

1981年,美国曾举行过一次别开生面的动物“说话”比赛。赛场上,数千只各色的鸟儿竞相学舌,最后,一只名叫普鲁德尔的非洲灰鹦鹉夺得了冠军。它一口气“说”了1000个不同的英语单词,被誉为“最会说话的鸟儿”。

“鹦鹉学舌”的故事常使人们感到迷惑:这些鸟儿是否真的懂得自己所“说”的话的含义?

大多数科学家都对此持否定态度。他们指出,鹦鹉和其他鸟类的学舌,仅仅是一种模仿行为,也叫“效鸣”。鸟类没有发达的大脑皮层,鸣叫的中枢神经位于比较低级的纹状体组织中。因而它们不可能懂得人类语言的含义,更不可能具备运用语言的能力,他们做了一系列实验都证实了这一点。

然而,还有一些科学家在继续探索这个问题。美国帕杜大学女心理学家爱伦·皮普伯格教授就是其中的代表。

爱伦教授认为,过去的实验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缺点:研究者都用实物来奖励鹦鹉,以使其认真“学习”,这就使得它们会为了取得食物而学舌,形成单纯从声音上模仿的条件反射。这样,实验结果就反映不出鹦鹉是否能理解自己所学语言的含义。

于是,爱伦教授设计了一套新的教学方法,叫做“对话——竞争法”。1978年,她和学生们从当地的小动物市场中选购了一只年龄为13个月的非洲灰鹦鹉,取名为“爱列克斯”,并开始对它进行实验。在教学中,由两个人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一个当鹦鹉的“教师”,另一个当鹦鹉的“竞争者”,通过对话来进行教学。每次,他们都通过对话的方式,结合实物来“教”单词,这样就避免了鹦鹉单纯地从声音上模仿,而有助于它“理解”词的含义。

对爱列克斯的正规教学为一天4个小时,其余的时间生活在人们中间,自由自在地玩、说话、听话。研究小组避免用食物奖励鹦鹉,使鹦鹉的“语言”和吃不发生直接的联系。有时爱伦教授也奖励鹦鹉,当它正确地说出一样东西的名称后,就会奖励给它一个可以玩的东西,以提高鹦鹉说话的积极性。经过一年的“教学”,研究小组的“教学”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1979年,爱列克斯已经能正确地识别和说出23种东西的名称,如纸、木片、钥匙等。把这些东西放在它面前,它能一一识别,并分别说出相应的名称。它还认识和能说5种不同的颜色: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灰色;能识别和说出4种不同的形状:“两角形”(橄榄球形)、三角形、四角形(正方形)、五角形(正五边形);它能数5以内的数字,还会说“喂”、“过来”、“不”、“这是什么”、“什么颜色”、“多少”等;它会把“要……”和相应东西的名词组合起来,把“要去……”和相应地方的名词组合起来,提出要什么或要去什么地方。(www.xing528.com)

在研究中,爱列克斯还表现出了惊人的“自学”能力!

有一次,爱列克斯对着镜子发呆,它面对镜子里自己的影像,“自言自语”地问道:“这是什么?什么颜色?”旁边的研究生就回答说:“这是灰色。你是一只灰色的鹦鹉。”研究生把这一回答重复了三遍,没想到爱列克斯从此就学会了“灰色的”这个词。以后,它凡是见到灰色的物体,都能用“灰色的”来描述。这说明它已牢固地掌握了“灰色”的概念。

爱列克斯学会说“不”的过程也很有趣。起先,在“教学”中,每当它不愿意再学下去时,总是“嘎嘎”乱叫,或是把它要识别的东西扔在地上。在“教学”的第二年,可能因为常常听到人们说“不”这个词,它也开始用很含糊的发音说:“不。”起先是不分场合的,后来它就把“不”用到和人们的对话中,如果用得正确,就会得到人们的称赞。不久它就能正确地使用“不”。每当它不愿意再学习下去,或对提出的问题、出示的物体不感兴趣时,就会回答一声:“不!”

学会不少词汇后,爱列克斯就能把词组合起来,用来描述新奇的东西。它第一次看到蓝色封面笔记本,就叫它“蓝色皮革”。

在爱列克斯所有的能力中,智力水平最高的要算它的数学能力。据研究,在鸟类中,鹦鹉的数学能力最强,在对实物的个数进行比较的实验中,它们能区别出“1个”和“7个”,而鸽子最多只能区别“4”和“5”。鸡的能力更差,只能区别“1”和“2”。在以往的实验中,鸟类是通过某一训练的动作(如啄地面),来表示自己的判断。爱列克斯则与它们不同,它能用语言来数数,能准确地说出“5”以内的数,能说出“三张纸”、“四块砖”等数量和名词相结合的短句。然而,它有时也会把“三块木片”和“三角形木片”混淆。对于爱列克斯来说,难度最大的测验是把一些形状、颜色都很接近的物体混放在一起,例如把绿色的三角形木片和蓝色的正方形皮革放在一起,让它一一识别。

爱伦教授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彻底揭开鹦鹉学舌之谜,弄清它们这种不寻常的行为在生存竞争中的作用,从而对鸟类和动物的学习行为有更深刻的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