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识物理》动量守恒定律应用

《通识物理》动量守恒定律应用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动量守恒定律不仅是人类所发现的第一条科学守恒定律,也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定律之一,它既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粒子;既适用于低速运动物体,也适用于高速运动物体,还是一个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验规律。在美国的好莱坞科幻大片《星际穿越》中,也有看似费解但与多级火箭的设计原理相似的一幕。图2.8牛顿摆除了反冲现象,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另一种常见表现形式则是碰撞现象。

《通识物理》动量守恒定律应用

动量守恒定律不仅是人类所发现的第一条科学守恒定律,也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定律之一,它既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粒子;既适用于低速运动物体,也适用于高速运动物体,还是一个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验规律。

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实例当属反冲现象。“原来静止的系统,当其中一部分运动时,另一部分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叫作反冲运动,这种现象即为反冲现象。比如,小孩子都特别喜欢喷气小车这种玩具。当鼓起的气球和小车一起处于静止状态时,系统总动量为零;当我们松开气球的气塞后,球内空气在球皮的压力下获得向后喷出的动量,而小车则因为反作用力而获得向前的动量。但作为一个系统,这两部分动量不仅矢量方向相反,而且大小也刚好相等,所以喷出的气体和运动小车的总动量仍然为零。除了喷气小车,在海洋中,聪明的水母也会利用向后喷射水流,使身体获得向前运动的动量;而乌贼在高速逃离时,甚至还会喷你一脸的墨汁。在水母和乌贼反冲运动的启发下,人们设计了喷气飞行背包,在高速喷出的气流的支撑下,人类也可以在天空自由飞翔了。不仅在地球上,在失重的太空,反冲飞行背包也是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的重要装备,宇航员通过控制背包的喷气方向,使身体获得反向的运动动量,从而在失重的太空中来去自如。

火箭的发射也与反冲现象有关,原本静止在地面的火箭必须不断向下喷射气流,使火箭获得能克服重力冲量的动量。在这里,我们可以建立火箭(M)和气流(m)的动量守恒表达式:“Mv=mu”,从这个式子可以看出:如果火箭要想获得较大的速度(v),那就需要增加气流的喷射速度(u),减小自身质量(M),并增加喷射质量(m)。但是,火箭气流的喷射速度(u)有一定的理论限值(umax=4000 m/s),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更大的火箭发射速度,就只能在自身质量和喷射质量上下功夫。对此,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多级火箭的设计概念,当第一级火箭的燃料用完后,就把箭体向下弹射抛弃,在减小M 的同时增加m;然后第二级再开始工作,这样一级一级地连起来,理论上火箭的速度(v)可以提高很多。在美国的好莱坞科幻大片《星际穿越》中,也有看似费解但与多级火箭的设计原理(动量守恒定律)相似的一幕。当时,一艘人类飞船不慎进入了黑洞的范围,即将被黑洞吞噬。这时,男主角库伯为了帮助女主角艾米莉亚逃离黑洞,在自己的船舱用完燃料后与主飞船进行了弹射分离,用弹射自己船舱的动量来拯救飞船和爱人。在这里,库伯应用到的就是多级火箭的发射原理,库伯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十分深刻,以至于他在向爱人告别时说道:“如果想要离开,总要留下点什么。”这句话从哲学上看,让人感觉十分“和谐”,正所谓“有得必有失”。可是,同学们是否真的能理解库伯这句话的科学含义吗?当然,我们必须强调,在黑洞的边界范围内连光都无法逃脱,所以实际上《星际穿越》中有关“逃离黑洞”的题设本身就是一个假命题。不过,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引力的作用无处不在,即便地球或许也正受到某个黑洞的引力,但地球为什么没有被吞噬呢?原因在于地球离黑洞太远,黑洞的引力已经远远小于太阳的引力,所以地球才不会“主动奔向”遥远的黑洞。

(www.xing528.com)

图2.8 牛顿

除了反冲现象,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另一种常见表现形式则是碰撞现象。牛顿摆就是一个典型的碰撞模型(图2.8),当用一个摆球进行撞击时,在这个摆球停止的同时会在牛顿摆的另一侧也弹起一个摆球。而当用多颗摆球进行撞击时,另一侧弹起的摆球数量也总和撞击球的数量相同,以保持系统的总动量守恒。在没有阻力和能量损失的理想环境下,牛顿摆的碰撞会以动量交换的形式一直持续,这种碰撞叫作“完全弹性碰撞”。然而在现实中,牛顿摆的摆球弹起幅度总会因为阻力和能耗而越来越小,这种碰撞叫作“非完全弹性碰撞”。如果两个物体在发生碰撞之后结合在一起,这时系统虽然还是保持总动量守恒,但系统的能量损失将最大,这种情况则叫作“完全非弹性碰撞”。在激烈的战场上,子弹横飞,不断有士兵中弹受伤。医疗兵则需要尽快判断伤员的受伤程度,以便安排急救。如果一名士兵被子弹击中,且子弹留在体内,这将属于能量损失最大的完全非弹性碰撞。因此相对于被子弹贯穿的情况,子弹留在体内的士兵的伤势会更加严重,所以应该优先急救。在台球比赛中也有类似的应用,有时为了控制母球(白球)的走位,我们常常需要在打落彩球的同时,使母球骤然停顿。这时,有经验的球手就会适当加大力度,通过增加球的碰撞力,来创造一次近似的完全弹性碰撞,以实现“刹车球”的效果(请参见本书配套慕课视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