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14年环保工程师考试:知识点精析与训练

2014年环保工程师考试:知识点精析与训练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0-1 恒定流与非恒定流2.伯努利方程式及其使用条件伯努利方程式又称为能量方程。前两项相加,以HP表示HP表示断面测压管水面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度,称为测压管水头,表明单位重量流体具有的势能,简称为势能头。符号h′l1-2表示元流1-1、2-2两断面间单位能量的衰减,称为水头损失。在流动上下游选取两个均匀流或渐变断面1-1和2-2,有这就是极其重要的恒定总流伯努利方程式,或称恒定总流能量方程式。

2014年环保工程师考试:知识点精析与训练

1.恒定流动与非恒定流动

描述流体运动时,如果各运动参数既是空间坐标的函数,又是时间的函数,这样的流动称为非恒定流动。运动参数以速度为例。

978-7-111-46641-3-Chapter01-1.jpg

式(10-1)不仅反映了流速在空间的分布,也反映出流速随时间的变化。

如果流场中各点流速不随时间变化,由流速决定的压强、黏性力和惯性力也不随时间变化,这种流动称为恒定流动。

978-7-111-46641-3-Chapter01-2.jpg

图10-1所示是恒定流与非恒定流示例,左图有水不断地补充进水箱,使水箱水位恒定,则出流流速及流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为恒定流;右图没有水补充进水箱,随时间的推移水面不断下降,出流的流速及流量也会不断减小,为非恒定流。

978-7-111-46641-3-Chapter01-3.jpg

图10-1 恒定流与非恒定流

2.伯努利方程式及其使用条件

伯努利方程式又称为能量方程。

(1)理想流体恒定元流的伯努利方程 在流场中选取元流,如图10-2所示。在元流上沿流向取1-1、2-2两断面,两断面的高程和面积分别为z1z2和dA1、dA2,两断面的流速和压强分别为u1u2p1p2,有

978-7-111-46641-3-Chapter01-4.jpg

这就是理想不可压缩流体恒定元流能量方程,或称为伯努利方程。其应用条件是:理想流体、恒定流动、质量力仅为重力、沿元流(流线)、不可压缩流体。

式(10-3)中各项值都是断面值,其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分述如下:

z是断面相对基准面的高度,称为位置水头,表示单位重量流体的位置势能,简称位能。

p/ρg是断面压强作用使流体沿测压管所能上升的高度,称为压强水头,表示单位重量流体的压强势能,简称压能头。

978-7-111-46641-3-Chapter01-5.jpg

图10-2 元流能量方程

u2/2g是以断面流速u为初速的垂直上升射流所能达到的理论高度,称为流速水头,表示单位重量的动能,简称动能头。

前两项相加,以HP表示

978-7-111-46641-3-Chapter01-6.jpg

HP表示断面测压管水面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度,称为测压管水头,表明单位重量流体具有的势能,简称为势能头。

三项相加,以H表示

978-7-111-46641-3-Chapter01-7.jpg

H称为总水头,表示单位重量流体具有的总机械能,简称为总能头。

能量方程式表明,理想不可压缩流体恒定元流中,各断面总水头相等,或单位重量流体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2)实际流体恒定元流的能量方程 在实际流体的流动中,黏性阻力做负功,使机械能沿流向不断衰减。符号h′l1-2表示元流1-1、2-2两断面间单位能量的衰减,称为水头损失。则能量方程式将改变为

978-7-111-46641-3-Chapter01-8.jpg

(3)实际流体恒定总流能量方程 质点流速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流动称为均匀流动,反之为不均匀流动。不均匀流动又按流速随流向变化的缓或急,分为渐变流动和急变流动,如图10-3所示。(www.xing528.com)

978-7-111-46641-3-Chapter01-9.jpg

图10-3 均匀流和不均匀流

均匀流的流线是相互平行的直线,因而它的过流断面是平面。在断面不变的直管中的流动,是均匀流动最常见的例子之一。

在均匀流过流断面上,压强分布符合静压基本方程,即

978-7-111-46641-3-Chapter01-10.jpg

渐变流的流线近乎平行直线,流速沿流向变化所形成的惯性小,可忽略不计。渐变流过流断面可近似认为是平面,在过流断面上,压强分布也可认为服从于流体静力学规律。也就是说,渐变流可近似地按均匀流处理。

在流动上下游选取两个均匀流或渐变断面1-1和2-2,有

978-7-111-46641-3-Chapter01-11.jpg

这就是极其重要的恒定总流伯努利方程式,或称恒定总流能量方程式。

式中 z1z2——选定的1-1、2-2渐变流断面上任一点相对于选定基准面的高程(m);

p1p2——计算断面对应点的压强(Pa),使用相对压强或绝对压强均可;

υ1υ2——相应断面的平均流速(m/s);

α1α2——计算断面的动能修正系数,无量纲,通常为简化取α=1.0;

hl1-2——1-1、2-2两计算断面间的平均单位水头损失(m),两计算断面应为均匀流或渐变流断面。

3.总水头线和测压压管水头线

图10-4所示是典型的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①由于有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的存在,总机械能沿程减小,总水头线总是沿程下降的。而由于能量之间存在转化关系,测压管水头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②有局部损失的地方总水头突然下降。③等管径的地方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两线平行,间距为速度水头。④流量及粗糙度相同条件下,管径小处水头线斜率较大。

978-7-111-46641-3-Chapter01-12.jpg

图10-4 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

4.总压线和全压线

对于高差较大的气体流动,气体密度和空气密度不等的情况下,须考虑大气压强因高度不同的差异。气流能量方程可写成

978-7-111-46641-3-Chapter01-13.jpg

式中,p为静压;ρυ2/2为动压,两者之和pq=p+ρυ2/2,称为全压;gρa-ρ)为单位体积气体所受的有效浮力;(z2-z1)为气体沿浮力方向升高的距离,乘积gρa-ρ)(z2-z1)为1-1断面相对2-2断面单位体积气体的位能,称为位压;静压与位压相加ps=p+gρa-ρ)(z2-z)称为势压;pz=p+ρυ2/2+gρa-ρ)(z2-z)称为总压,pl1-2为两断面间的压强损失。

沿流程将全压pq=p+ρυ2/2和总压pz=p+ρυ2/2+gρa-ρ)(z2-z)数值的大小分别用几何图线表示出来,即为全压线和总压线。

图10-5所示为气流的静压线、全压线、位压线和总压线:图10-5a表示气流从静压箱A沿管路排向高空,管外为空气。图10-5b~d中ABC表示压强基准线,是ABC各点管道外的大气相对压强,显然都是零;图10-5b表示管中气体与管外均为空气时的情况,由于内外气体密度一致,式(10-9)简化为

978-7-111-46641-3-Chapter01-14.jpg

图10-5 静压线、全压线、位压线和总压线

978-7-111-46641-3-Chapter01-15.jpg

图10-5中ac′为静压线,ac为全压线,两者之差为动压ρυ2/2,由于不存在位压,所以ac也是总压线;图10-5c、d中管内气体密度小于管外空气密度,例如煤气的情况,ac′为静压线,ac为全压线,两者之差为动压ρυ2/2,存在位压gρa-ρ)(zc-z),ac″为位压线,注意位压是相对出口C点高度zc的,z越小则位压越大,将位压线ac″叠加到全压线ac上方,得到图10-5d中的总压线ef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