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鲁迅美术学院新校区建设规划设计方案

鲁迅美术学院新校区建设规划设计方案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项目为艺术类高等学校,教学区按照使用功能又可分为主校区门口、教学主体区、生活配套区等分区。整个校园区共设有5个出入口,教学区主出入口位于场地最南侧,面向城市主干道航天路,并在东、西两侧的道路上各设有两个出入口,作为辅助交通和疏散之用。总平面根据场地情况和功能分区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布置,在最南端布置主校门区,分区内主要建筑物为主入口大门。主入口大门位于场地南侧正中,临近主要道路,方便与外界的联系。

鲁迅美术学院新校区建设规划设计方案

本项目为艺术类高等学校,教学区按照使用功能又可分为主校区门口、教学主体区、生活配套区等分区。

(一)主校区门口。整个校园区共设有5个出入口,教学区主出入口位于场地最南侧,面向城市主干道航天路,并在东、西两侧的道路上各设有两个出入口,作为辅助交通和疏散之用。

总平面根据场地情况和功能分区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布置,在最南端布置主校门区,分区内主要建筑物为主入口大门。主入口大门位于场地南侧正中,临近主要道路,方便与外界的联系。主校门区设鲁迅铸铜雕像,大门镶嵌铸铜材质的毛泽东同志和江泽民同志题词。

进入主入口大门后,整个教学区由中间主干路为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布置生活配套区、教学主体区。

(二)生活配套区。生活配套区内主要建筑物包括学生宿舍、餐饮中心、留学生公寓及餐厅、体育馆、多功能馆、美术博物馆老干部活动中心。学生宿舍位于分区的北侧,建筑物围合成三个半围合式的庭院,形成供学生课余休闲及交流的空间;学生宿舍南侧毗邻餐饮中心,为学生和教师用餐服务;餐饮中心东侧依次为留学生公寓、体育馆和多功能馆;多功能馆主要用于举办服装设计比赛、服装展等;体育馆是学生室内体育运动场所。另外,主干路中轴线东侧设置室外运动场所,包括标准400米跑道运动场(含标准足球场)、篮球场和排球场等,体育馆与多功能馆以主干路为中线左右对称布置,外型上形成对景;美术博物馆以道路相隔,位于主入口大门左侧,以桥梁与大门连接,可作为校区的标志,并充分利用场地突出的角部空间;为老干部出入方便,老干部活动中心安排在教学区北侧的专家公寓及职工生活服务配套区。

(三)教学主体区。从生活配套区再向北,围绕公共大厅布置的是教学主体区,分区内的主要建筑物为教学楼、综合教学楼和综合楼(含图书馆和行政办公)。综合教学楼主体位于公共大厅的西侧,多栋平行布置,以便尽量多地争取较好的向南朝向,并呈发散形与公共大厅穹顶空间相连接;教学楼位于公共大厅的南侧和北侧,两座楼呈楔形与公共大厅穹顶空间相连接;综合楼(含图书馆和行政办公)位于公共大厅东侧,紧邻广场,方便人员使用;在教学主体区的东侧,规划专门绿地,为学院未来发展预留空间。(www.xing528.com)

美术博物馆周围及校园东出口设有水景,美术博物馆周围水景水面面积31200平方米,水源为中水回用和收集雨水,美术博物馆采用桥式连廊与门区连接,美术博物馆入口桥长175米;校园东出口有自然湖,经清淤处理后作为荷花塘景观,水面面积约13600平方米,原址为于山屯养鱼塘,自然湖水拥有70多年的不枯竭历史,湖面设钢筋混凝土桥梁与校区道路连接,荷花塘小桥桥长75米。

综合教学楼与教学楼中轴线汇集至公共广场,公共广场上空以钢结构玻璃中空顶棚覆盖,形成开敞式穹顶空间,穹顶造型表面积13000平方米,穹顶空间搭建在综合教学楼与教学楼顶层,公共广场内设置雕塑以及其他美术作品,如马踏飞燕等,材料选用铸铜,既可作为校园区的装饰又可为学生提供作品展示的空间。

学生室外运动场设标准400米跑道运动场(含标准足球场)、篮球场和排球场等,运动场设置看台及雨棚,看台地下室建设设备用房1425平方米。

(四)景观与道路。项目在建筑物周围、道路两侧、综合楼东侧进行绿化,行道树首选胸径30—40厘米的银杏,绿化树种以银杏、五角枫、柞树、蒙古栎为主,项目的建筑物比较富于变化,绿化景观装饰宜相对强化,配合学院及建筑物的特点做点睛之笔,布置上避免繁琐堆砌之感。

校区道路在教学区,考虑人车分流设计,车行道路由环形及中间一条东西向横道组成的“日”字形主要道路网,连通各个场区出入口,并通过支路与各建筑物相连,中轴线上的主干路作为主要人行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