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西文化差异下古琴和钢琴的发展历程

中西文化差异下古琴和钢琴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4]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很快就发现了传统奥尔加农形式的不足:完全协和音程的结构和统一一致的线条展开方向都阻碍着多声思维广阔而深入的发展。他们又必须容许各声部的反向进行以加强其独立性,并承认三度音程是协和的。所以,五度、四度协和让位给三度协和,确实是西洋和声发展的一个极重要的关键。

中西文化差异下古琴和钢琴的发展历程

欧洲人从古希腊时代起,就长期保持有合唱的传统。希腊戏剧的常规演出中都有合唱团担任伴唱,它以韵文的方式,对戏剧情节和人物加以解说。这可能是从希腊的古代宗教祭祀活动中流传下来的合唱活动,为中世纪宗教的合唱音乐活动和多声部音乐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后来中世纪教会音乐中的格里高利圣歌,也沿用了这种领唱、对唱与合唱的形式加以表演。

中世纪初期,全体会众都可以跟着唱众赞歌。后来为了保证合唱的效果,一般的教徒就被排除在歌唱活动之外,合唱则完全由正式的唱诗班演唱,到了宗教改革才又恢复了会众参加合唱的传统。此时,教会从教徒中选出最会唱歌的人,组成唱诗班,在圣坛边上领唱。当神职人员在圣坛上一出现,就要唱特殊的赞美歌。在战乱不断的古代及中世纪的欧洲,教会的唱诗班就成为保持合唱艺术传统不致泯灭的主要社会力量。唱诗班采用单声部齐唱的方法来演唱格里高利圣歌,唱了几百年之后,终于耐不住齐唱的单调音响,开始发展多声部合唱,这应该说,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13]

西方有记载最早的复调音乐叫奥尔加农(Organum),约公元九世纪末一篇佚名的论著《音乐手册》(又译为《乐理探微》)对这种复调形式有过描述。最初的奥尔加农只是圣咏的一种演唱形式,即在歌唱圣咏的同时歌唱另一被称为奥尔加农的附加声部,这种简单的二声部歌唱因此被称为奥尔加农。[14]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很快就发现了传统奥尔加农形式的不足:完全协和音程的结构(八度、四度和五度)和统一一致的线条展开方向(以平行进行为主)都阻碍着多声思维广阔而深入的发展。于是便开始在奥尔加农原始结构形态的基础上,增添一些声部间的反向进行,以这种线条展开方向的不一致性来凸显声部各自的独立性。由两种旋律之间倾向性的相互对比,来进一步揭示音乐的多层次性质。(www.xing528.com)

在西方的基督教堂里,男女会众都在一起吟唱圣歌,但由于男女声音域不一致(大致相隔五度),他们早就发现全体同声齐唱或八度平行的合唱是不可能的。为了克服这种生理上的困难,他们就很可能采用一个折中的办法,即男女声部均用平行四度、五度演唱,也很有可能是他们隐隐约约听见第二与第三泛音(两音相距纯四、五度),就不自觉地唱出了这些音程。他们又必须容许各声部的反向进行以加强其独立性,并承认三度音程是协和的。三度音程能使和声有坚实、紧密、丰满的效果,还能使各声部的起伏有更多的变化;而且一个和弦转入另一个和弦,也可依赖共同音的延续而使前后连贯。所以,五度、四度协和让位给三度协和,确实是西洋和声发展的一个极重要的关键。在“三度协和”被确立后,催生了《和声学》理论的诞生,18世纪初,法国音乐家拉莫发表了《和声学》著作,奠定了近代和声理论的基础,随后和声理论不断发展创新,不断颠覆传统走向高峰,成为西方音乐必不可少的一大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