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舞蹈文化生态保护

民族舞蹈文化生态保护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族舞蹈是各民族人民表现生产生活方式的文化活动,它不仅再现了各民族人民的物质生活,也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寄托。这里我们以我国西南山区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发展为例,来讨论一下生态美学视角下的民族舞蹈文化的生态保护与传承。

民族舞蹈文化生态保护

生态美学是当下美学家最喜欢讨论的问题,它是人们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以全新的生态世界观和审美存在为目的的一种审美态度。由此可以看出,在自然生态中探索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并以此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促成自然生态与人文艺术的协调平衡,是以生态美学观念为指导的所有艺术形态的终极目标

民族舞蹈是各民族人民表现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活动,它不仅再现了各民族人民的物质生活,也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寄托。从生态审美的角度来探究各民族的舞蹈文化可以发现,民族舞蹈从多个侧面体现了各民族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面貌的变化,尤其是审美模式的变化,其原生态文化的传承,对民族后代众多艺术活动和审美理想的产生有着重要意义。这里我们以我国西南山区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发展为例,来讨论一下生态美学视角下的民族舞蹈文化的生态保护与传承。

我国西南地区生活着白族彝族哈尼族等众多少数民族,由于聚居地区地理环境差别不大,这些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之间也具有一定的民族共性。西南少数民族自古以能歌善舞著称,舞蹈是他们群体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追溯文化生态源流,可以将西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分为世俗类舞蹈和宗教类舞蹈。宗教类舞蹈大多与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神话故事、历史重大事件以及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有关,体现在具体的题材上包括神话舞蹈、祭祀舞蹈和丧葬舞蹈等,纳西族的“金色蛙舞”、哈尼族的“祭鼓舞”、拉祜族的“芦笙舞”和白族的“百鸟朝凤舞”都属于宗教类舞蹈,这些舞蹈多是庄重肃穆且动作幅度大开大合,将自然界事物抽象为神,记录了少数民族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文化心理的发展历程。世俗类舞蹈多与少数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有关,由于居住地为高海拔的封闭型山区,自古以来就鲜有与外界交流的机会,所以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多以舞蹈为主要娱乐方式,用以传递感情、充实生活。如白族的“斗壳舞”和彝族的“花腰跳乐”等,这类舞蹈一般风格比较多样,根据不同的场合选取合适的旋律,可以将少数民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调和与自然共生的热烈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种原生态舞蹈基本上构成了西南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舞蹈中所展现出的自然美和艺术美揭示了少数民族人民对现实社会和生态美学境界的追求。

民族舞蹈是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与自然和谐共处、共生共长的产物,它在独特的文化生态中产生,有着独特的生态审美价值。舞蹈又是一种动态艺术,它不仅是对现实的模仿,更是情感的表达,是对于人类与世界万物关系的探索。民族舞蹈不是由一个人创造出来的,而是各个民族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摸索出来的,是一个行进中的文化生态的整体表现。正如西南少数民族原始舞蹈中的战争舞、大鼓舞、丧葬舞、祭祀舞等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的舞蹈形式,其内容表现人与自然事物的交织,充满“巫”的色彩,但是随着“巫”文化逐渐淡出少数民族核心文化,巫术在现实生活中的适用性越来越弱,民族舞蹈的审美逐渐转向娱乐型领域,舞蹈文化生态也随之发生了进化和改变。(www.xing528.com)

舞蹈是情感和审美的重要载体,是各民族人民展示自己民族文化生态的窗口,面对变幻莫测的大自然,人们不断觉醒却依然追求以和为美的理想境界,他们还是在舞蹈中呼唤着自由与和谐。例如,傈僳族的“跳嘎”和纳西族的“哦忍仁”就是这种民族舞蹈的典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力量,民族舞蹈文化在讲述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弹奏出了自然本身的和谐之音。民族舞蹈文化生态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能够彻底地诠释各民族人民的生态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在形态上和舞姿上的设计总能表现出多民族齐心协力、和谐共生的审美愉悦和美好愿望,比如白族的“围棺舞”、哈尼族的“棕扇舞”和彝族的“打歌”等所呈现出圆圈状舞蹈形态,就是这种生态智慧的具体表达。

民族舞蹈文化生态之所以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民族人民的生态审美本性,这是人类对自然生态向往的重要表现,也是民族舞蹈文化生态的重要内涵,民族舞蹈中表达出的对天地、对祖先、对图腾的崇拜以及对自由平等的向往,都是各民族人民生态审美的本性,是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家园意识,对探寻多民族文化相融并存以及传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