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慢性损伤:疲劳性骨膜炎和腰肌劳损简介

慢性损伤:疲劳性骨膜炎和腰肌劳损简介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疲劳性骨膜炎该种运动损伤属于应力性损伤范畴,主要出现在处于训练初级阶段的运动员。(二)腰肌劳损腰肌劳损指的是腰部肌肉及附着点筋膜或骨膜发生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常见症状是腰部胀痛、酸痛,并且会反复发作,与劳累程度和气候有密切关系。另一种常见的病因是腰部肌肉疲劳过度,形成了慢性劳损性腰痛。骨骺损伤常见的发生位置是在桡骨和胫骨远端。

慢性损伤:疲劳性骨膜炎和腰肌劳损简介

(一)疲劳性骨膜炎

该种运动损伤属于应力性损伤范畴,主要出现在处于训练初级阶段的运动员。此外,在增加运动负荷时缺少过渡期,由于机体难以适应突然增大的运动负荷,也会出现疲劳性骨膜炎。此种运动损伤一般出现在下肢的胫骨、腓骨和趾骨处,以及上肢部分尺桡骨的位置。

1.发生的原因

疲劳性骨膜炎是由于肌肉附着部的骨膜长期紧张或被牵拉,导致组织松弛或与肌肉分离,组织内部出现水肿和充血现象,产生了炎症。此种损伤多发于小腿,多数人认为这是由于人在运动中时频繁使用小腿发力,小腿在反复的屈肌收缩中产生疲劳,不能有效保护骨骼组织,于是导致骨膜发生应力性损伤。

导致肌肉受到不当牵拉的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由于训练方法或运动量不当,运动员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过多使用足尖跑跳,腿部肌肉和踝足肌持续屈肌发力,过于疲劳;在完成跳跃动作时因技术不过关,出现错误动作,落地缓冲不足,场地过硬,导致骨膜受到剧烈牵拉,其结构遭到破坏;小腿承受着身体重力或巨大的冲击力,肌肉由于疲劳而无法完全吸收冲击和震荡,导致骨骼发生应力性损伤。

2.征象

(1)疼痛

运动员的损伤程度较轻时,平时没有疼痛感,只有进行训练后才会感受到疼痛;损伤严重时,运动员在不运动的时候也会感觉到疼痛。

(2)肿胀

肿胀现象多出现在小腿的下半部分,有着明显的肿胀迹象,并且长期患有此炎症的运动员,其小腿中下段表皮可见明显的粗糙不平现象或是肿块突出现象。

(3)压痛

在出现损伤后,运动员的胫骨下部内缘及腓骨下端等位置会出现压痛感。压痛感轻重程度不一致,并且压痛点的位置分布也不一样。

(4)后蹬或支撑痛

经历损伤的患腿在用力时会出现疼痛感,如用足尖用力向后蹬地会感到腿部疼痛,另外在站立状态下比较用力时也会出现支撑痛。

3.处理

轻微程度的损伤不需要专业治疗,一般会用弹力绷带将出现损伤的部位包扎起来,并减少训练内容,降低局部运动负荷量和强度,让损伤的部位自行恢复。中等程度的损伤则应立刻停止一些腿部发力大的动作,如支撑和跳跃动作,用弹力绷带裹扎患部,还要配合理疗、按摩,以及药液洗敷等,要让患肢充分休息。

严重的损伤情况则应去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否则难以恢复。在患处恢复健康后,参加训练时要注意逐步增加运动量和负荷,不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否则容易复发。

4.预防

在正式训练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让肌肉和关节活动开来,降低受伤的可能性。

在训练活动中,运动员承受的运动量要合理,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避免运动量和运动负荷的突然大幅提升;同时要避免某一部位的集中训练负荷过重,要避免长时间进行同一个动作练习;要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尤其是跑跳动作及落地缓冲的技术要领,在完成动作时不能让肌肉过于紧张,缓冲要保证效果。

在运动结束后,运动员可以立即通过拉伸动作伸展肌肉,让肌肉得到放松,以此减弱骨膜受到的刺激。

(二)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指的是腰部肌肉及附着点筋膜或骨膜发生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常见症状是腰部胀痛、酸痛,并且会反复发作,与劳累程度和气候有密切关系。

1.产生原因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患上腰肌劳损的原因一般是腰部在运动中出现急性扭伤,但是因为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效果不好而影响了愈合,腰肌的恢复情况不佳留下了后遗症,会长期反复发作。

另一种常见的病因是腰部肌肉疲劳过度,形成了慢性劳损性腰痛。因为腰部肌肉力量不足,难以承受运动负荷,容易出现劳损,而长期劳损可使腰肌纤维变性,变为慢性劳损,导致腰部疼痛。运动员的腰肌疲劳大多是因为腰部动作过多或负荷过重,而普通人的腰肌疲劳大多是因为长期久坐或弯腰提重物,这些动作都会让腰肌处于高张力状态,非常容易疲劳。

2.征象

腰肌劳损的主要表现是大面积的酸痛或胀痛,甚至可以涉及臀部和大腿,腰部及周围的肌肉长期呈现轻度僵直状态;在运动时,腰部力量不足,腰部发力时会感到疼痛,不能持久运动;或是在身体由弯腰形态转为直立形态时感到腰部疼痛,疼痛感往往在休息过后被缓解;腰肌劳损的部位被按压时会出现痛感,一般是胀痛或酸痛。

慢性腰肌劳损会长期反复发作,其发作时机与气候和腰肌的劳累程度密切相关。例如,空气湿度过大或突然降温时,患者的腰部疼痛感往往会加重;在短时间内进行了体力活动时,腰部疼痛感加剧,经过休息后疼痛感显著减轻。

3.处理

(1)按摩疗法

正确的按摩手法能够有效减轻肌肉的组织粘连度,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带来的疼痛感,所以用按摩疗法来处理腰肌劳损是有效的。处理腰肌劳损的常用按摩手法有:按、揉、滚、弹筋、搓等。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实施全套按摩手法,也可以采用挑选其中一部分手法。按摩频次一般是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2)体疗

体疗主要是指在避免腰腹部肌肉疼痛的基础上,在发作间隙进行适当的肌肉力量训练,锻炼腰、腹及背部肌肉,有利于增强肌肉的弹性和耐力,缓解肌肉的粘连情况,有益于患处的恢复。卧床休息不能过多,否则肌肉会逐渐萎缩无力,不利于腰肌的恢复。

(3)针灸、理疗、服止痛药(www.xing528.com)

这些作用于体表或内部的方式对缓解腰部疼痛有一定的效果。

4.预防

(1)运动员在运动之前务必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使得腰部肌肉被激活,避免拉伤。

(2)重视对腰腹肌的训练,增强肌肉力量,以便提高腰腹肌的负荷承受力,有利于降低肌肉疲劳的可能性,同时提高肌肉对脊柱的保护性。

(3)在训练过程中把握合适的节奏,在施加运动负荷时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增加大量负荷或负荷超出承受范围,尽力避免腰肌疲劳。

(4)积极治疗腰部扭伤,充分休息,务必达到愈合良好的状态,以免留下后遗症,更要避免反复扭伤。

(5)在运动过后及时进行拉伸和按摩,舒展肌肉,有利于消除肌肉在运动中产生的疲劳,促进机体恢复。

(三)骨骺损伤

骨骺是人体在发育过程中,软骨首先成形,软骨中的骨化点被称为骨骺,与骨的生长息息相关。

1.产生损伤的原因和原理

竞技健美操动作通常幅度较大,对运动员的柔韧性要求很高,包含很多关节扭动的动作,如果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发力不正确,容易使得关节发生异常扭动、肌肉猛烈收缩,导致骨骼受到过度的牵拉而引起骨骺损伤。骨骺损伤常见的发生位置是在桡骨和胫骨远端。有过关节扭伤或脱臼经历的人发生此种损伤的可能性更大。

另一个原因是骺板的强度较弱,非常容易在运动中因受到各种力的作用而受到损伤。

2.征象

骨骺损伤的部位会出现一些征象,如肿胀、疼痛、压痛感,并且伤处的关节及其功能的发挥明显受到了阻碍,严重的情况下还能在体表触摸到移动性骨块。

骨骺损伤的诊断要借助X线摄片,并且需要拍摄正、侧两面,在对照之后进行准确诊断。需要注意的是,此种损伤与其他骨损伤有相似的征象,所以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因此,一定要重视关节部位的损伤,进行详细的检查,以免因为诊断不及时而贻误治疗良机。

3.处理

在处理骨骺损伤时,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固定和整复,以免伤处受到二次伤害。在进行骨骺整复时,手法动作要轻缓柔和,避免让骺板受到损伤。骨骺有着强大的生长功能,所以细胞的新陈代谢活动活跃,愈合速度也快,一般治疗两三周后就可以痊愈了。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特殊情况,如下肢出现压痛感的骨骺受伤者,必须要在不负重的情况下,到医院接受详细检查和治疗,并且在痊愈后的半年后进行复查。

4.伤后训练

运动员在经历骨骺损伤后应该固定好骨骼并进行充分的休息,一般需要3周,在活动时避免牵动伤处,更不能让伤处遭遇撞击、承受负重;等到伤处不再出现肿胀,并且没有压痛感和叩击痛时,可以结束固定期,从轻松的活动开始做起,并安排适当的非负重练习,逐步锻炼伤处的肌肉力量,扩大关节的可活动范围,促使该部位恢复功能。

撕脱骨折会对骨骺产生牵拉,在固定骨骺期间要尽量避免肌肉的移动,以免骨骺因被牵动而产生移动,影响愈合效果。解除固定必须等到骨折已经基本愈合的时候,之后可以进行一些锻炼,锻炼内容要科学合理。

(四)骨软骨炎

骨软骨炎又称骨骺炎,主要表现为骨软骨组织变坏或坏死,骨生长发育不良。

1.产生原因

一般认为导致骨软骨炎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由急性损伤恢复不良引起的,另一种是由于过度疲劳并且累积成慢性劳损。少年、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生此种损伤。常见的伤处是股骨头、坐骨结节、跟骨结节等部位。此外,据大量数据显示,男性患此症的概率比女性要大,并且多发于下肢部位。

2.征象

骨软骨炎会让伤处出现疼痛感,轻微的受损疼痛感很小,主要表现出隐痛或不适感,在负重之后会有痛感加重的情况,休息之后疼痛感又会明显减轻;当受损程度较深时,疼痛感会非常明显,并且痛感也较重,在伤处没有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或不负重时,疼痛感让人还能忍受,但是伤处一旦在活动中受到较大冲击,则疼痛程度非常深。

并且,由于长期感受到较为严重的疼痛,运动员的伤肢通常会出现病变的情况。例如,肢体的负重量大幅降低,支撑能力被严重减弱,关节出现肿胀及功能障碍。患者在长期的病程中可能会由于肌肉萎缩、软骨片剥脱,下肢出现跛行现象。

骨骺受到力的严重牵拉时会受到损害,局部肿胀、压痛甚至隆起,非常容易形成炎症,如胫骨粗隆骨软骨炎。骨骺受到损害后通常会给关节带来不良影响,如导致关节出现功能障碍,疼痛感会在恢复到一定程度时消失,但有概率会留下永久性骨突,对身体形态造成不可逆的不利影响。

3.处理

首先要尽早开展有效治疗,固定患处的关节,常用的是石膏固定的方法,同时要尽量减少局部承受的负荷,避免其遭受后续损害,这是重要的处理措施。在进行物理防护措施的同时,还要服用一些有利于伤情好转的药物,主要是一些活血、续筋的中药,也可外用药物。尤其要注意为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这样才能让机体有原料进行修复,加快身体的恢复。

此外,还有一些在体外发挥作用的物理方法也可以被适当采用,如按摩、针灸等能够稍微缓解患者疼痛的方法。

4.伤后训练

患者在受伤后应及时接受专业的医学检查和诊断,在确诊为骨骺病变后应该立即停止局部负荷,停止会涉及患处的活动,并固定患肢,积极配合专业治疗。在经过医学检查确定骨骺完全恢复正常后,才能逐渐开展一些会牵拉到伤处的运动,运动的幅度和负荷一定要合理,避免负荷过重、训练时间过长,不应过度重复某动作,避免因运动疲劳而出现损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