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折字的误解与正确理解》

《折字的误解与正确理解》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尽管“折”是一个被误解出来的字,我们还是按“折”字来理解。

《折字的误解与正确理解》

“折”只出现在《老子》第78章“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中。

“折”在《老子》帛书甲本中原作“恒”、乙本中作“竞”,均于义不通。王弼本中作“兵”,勉强可通。《文子·道原》《淮南子·原道训》《列子·黄帝》中均引作“折”,比较有道理,故从之。

古文中的“折”

甲骨文中,“折”像用斧子把树木从中砍断的样子。如此,这个字其实应该是“析”字,因为“木”加“斤”刚好是一个“析”,并且字义上也吻合,如《诗经·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得”,其中的“析”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本来的“析”字怎么就成了“折”呢?这是因为金文(齐侯壶)、籀文中本是“析”中的“木”中间加了两道横线,因而导致《说文》的误解。

古文中的“析”

《说文》说:“折,断也。从斤从草……,籀文折,从草在仌中,仌寒,故折。,篆文折,从手。”段玉裁注也附会云:“从手从斤,隶字也。”对于这种误解,王筠《说文解字释例》中已明其非:

之重文“”,说解以为从仌,似非。若从斤、仌二字为义,则草之折也,斤断之邪?仌摧之邪?义无统属,是谓杂乱。且论其部位,是仌在草中,而云“草在仌中”,亦非以字形见字义之法。案:当为以会意兼指事。“二”非“仌”字,但以之界“”之间,以见其为已断。恐其传写既久,连,不可解耳。

这也就是说,《说文》先是将表示树木已经被截断的两道横线误认作“仌”(即“冰”),然后又把“”认作草、认作手,然后又强以籀文、篆文、隶字误说,原本的“析”字就这样被误解为“折”,“折”因此也成了一个被误解出来的字,“析”“折”二字也被混为一谈,如《说文》释“析”中云:“破木也。一曰折也。”

单从文字上本身看,“析”“折”的意思有区别。“析”是一个“木”加一个“斤”,就是“用斧子砍伐树木”的意思;而“折”是一只“手”加一个“斤”,是“用斧子砍手”或者“以手运斤”的意思,砍伐的对象就不一定非得是树木了。(www.xing528.com)

例如《庄子·徐无鬼》中说,郢地有个人,鼻尖上沾了一点白灰,让一个木匠给他清除掉。这个木匠运斤成风,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一挥,郢人鼻尖上的白灰没了,而鼻子一点没有受伤,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这个故事中的木匠就是“以手运斤”,而所砍伐的对象是白灰。

但当在具体的语境中,“折”“析”与“木”有关联的时候,“折”“析”的意思可以认为是一样的,都指“砍伐树木”或“树木被砍伐”,第78章“木强则折”就是如此。所以,尽管“折”是一个被误解出来的字,我们还是按“折”字来理解。

古代的武器比较原始简单,往往就地取材,“折木为兵”或“斩木为兵”。既然是“折木为兵”或“斩木为兵”,而兵器是用来杀伤敌人的,所以这些被“折”、被“斩”的树木不能过于纤细、柔软,得达到一定粗壮、坚硬的程度,如此才可以砍伐来用作兵器,因此《老子》才说“木强则折”。

可能正是由于“木”“折”“兵”三者有这样的联系,所以《老子》中由“兵强则不胜”进而联想到“木强则折”;也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有《老子》不同版本中作“兵”、作“折”的不同情况。

《庄子·人间世》中说:“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山楂树、梨树、橘树、柚子树、桂树、漆树等因为有用而遭到砍伐,这都是因为有用的缘故。

“木强则折”也是如此。正是因为树木粗壮、坚硬,才被砍伐用来做兵器;反之,如果树木细软、柔弱,是不会被人拿来作为兵器的,也就不会遭到被砍伐的厄运,因此《老子》第78章又说:“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第30章说“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第31章说“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裕者弗居”, 第76章说“夫代大匠斫者,则希不伤其手矣”。“以兵强于天下”“夫代大匠斫”都是有悖于“道”的,“木强则折”以为兵器,自然也为《老子》所不取。

战争不仅有原因,也有各种不同的目的。联系《老子》成书的时代背景,各诸侯国之间战争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夺取周人的政权。那么,夺取政权以什么为标志呢?请看下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