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程打磨技巧:自讲、对讲、试讲、评审

课程打磨技巧:自讲、对讲、试讲、评审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常见的打磨方式有如下的四种:自讲、对讲、试讲、评审。事实上,对一个认真负责的讲师来说,一次实战的机会足以令其发现课程中的大量问题,足以令其快速复盘、及时完善,绝不会给自己第二次试讲打磨的机会。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试讲”过后的窗口期,快速对课程进行一番打磨,提升其质量。

课程打磨技巧:自讲、对讲、试讲、评审

以怎样的方式打磨我们的课程?这常常要结合个人和公司的实际,选择一到两种方式进行打磨,且必须定期打磨。定期打磨是成熟且负责的培训师形成的一个职业习惯,就是结合个人和课程情况,根据实际变化等,在一个固定的周期完善和打磨课程。

有些课程的内容受市场变化影响较大,比如市场营销产品设计方面的课程,就需要缩短打磨周期,将最新的营销方法、产品设计理念等融入其中,从而保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而有些课程,如企业文化价值观类型的课程,一般来说其打磨周期可以稍长,如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但不管怎么说,形成一个定期打磨课程的习惯,对培训师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

常见的打磨方式有如下的四种:自讲、对讲、试讲、评审。

这是一种基本的打磨方式,每一个课程的研发者、讲解者都必须经过的一个环节。是指通过自己讲解整个课程,在讲解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落实需要完善的地方,从而实现打磨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两种情况,一种是针对新课件,另一种是针对老课件。

新课件存在的问题一般比较多,能改善的空间很大,我们可以在自讲打磨的过程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其中有改善空间的地方逐一完善,如果其中有令自己不满意,但一时间尚没有明确改善意见的,可进行标注,在后续的反复思考,甚至是实践中进行完善。

老课件已经讲过多次,因此讲解者非常熟悉其中的内容。有时因熟悉度过高,讲解者较难发现其中的问题。这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针对内容进行升级、针对素材进行打磨,以及时更新、改进为目标,将一些最新的材料融入其中。另外,可以在每次课程后进行一些复盘工作,针对学员的疑惑、疑问等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找到改善点,以进行完善。

对讲打磨是指对着一两个学员去讲解,在讲解前告知学员,除了听讲之外,留意课程中的不足部分,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给课程主讲人。在讲解过程中,可以要求学员随时记录,便于在课程结束时及时反馈。

对讲打磨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主要针对一些新课件,属于“试点”性质,可以快速发现课程中的问题。此外,课程研发者、主讲人需本着谦虚、谨慎的态度来讲解,并认真听取学员的意见。

必须要注意的是:即使学员提出的意见不专业、不适合,也要从学员的视角去思考如何改进才能让学员听得更明白、学习效率更高,切忌顽固坚持自我的观点,不肯听取学员的意见。毕竟学员是课程的接受者,如果学员在接受课程时有难度、有问题,而不采取改进意见,对课程来说是很危险的。

改进后的内容,可以再次讲给学员听,直到学员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吸收知识点为止。

试讲是真正的实战,试讲打磨就是在实战中去完善课程,也就是真正做一次培训,但参与的学员不要很多,这样可以给讲师、研发者更大的回旋空间,避免重大教学事故的发生。(www.xing528.com)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讲师必须真实演练,不能以尝试的心态、试试看的心理来讲课,一切都是真实的——知识点的讲解是真实的,学员互动是真实的,作业评点是真实的。在这种高度真实的过程中,讲师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地历练,可以在复盘时发现更真实的问题。

真实、实战的经历,对新课程来说是异常珍贵的经验,常常是一两次足矣,如果自己的课程在历经一两次实战后还不走向成熟,只能说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

事实上,对一个认真负责的讲师来说,一次实战的机会足以令其发现课程中的大量问题,足以令其快速复盘、及时完善,绝不会给自己第二次试讲打磨的机会。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试讲”过后的窗口期,快速对课程进行一番打磨,提升其质量。

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尤其是在经验萃取课程化的过程中,组织培训的机构需要展示成果,并组织公司内的专家尽心评审。

课程研发者必须高度珍惜这样的机会,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去备课,并力争在讲台上有上佳表现。因为专家给出的意见常常不会面面俱到,只能就课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加以点评。所以,如果我们在表现的时候不重视,犯下一些低级错误,可能导致专家不去言说更大的问题,只就基本的常识给出建议,这样的结果对我们改进课程当然是不利的。

我们要充分利用评审,在备课中加深对课程的理解,让自己在讲解时发挥到最好的程度。

我们要对评审专家课程提出的任何意见思之再三,并在第一时间去优化课程,从而最大程度提升课程的质量。比如,在“经验萃取和课程开发”的实战培训中,第四阶段就是评审打磨。公司内的专家会给出一些切实的指导意见、改善建议等,必须重视这个环节。

在这样的环节中,我们要把握如下三点:

第一,记录评审建议。细致地消化评审专家提的意见,再进入下一环节。

第二,确定优化时间。从组织者角度来说,也要催设计课程的学员加速修改,在固定的时间完成这项工作;而对我们研发者自己来说,第一时间去修改是最好的,不要找任何理由一拖再拖。

第三,提交最终成果。在规定的时间里,我们提交给企业的最终成果,是一个经过充分打磨的完善的版本,从而给自己的课程开发工作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