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明的成长故事: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证

小明的成长故事: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证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研究期间,我们尽力走到小明的实际工作当中去,以期获取他专业生活的点点滴滴,经过整理形成了以下关于小明的一系列故事,它们都是曾经或正在真实地发生在小明生活中的事情。

小明的成长故事: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证

在研究期间,我们尽力走到小明的实际工作当中去,以期获取他专业生活的点点滴滴,经过整理形成了以下关于小明的一系列故事,它们都是曾经或正在真实地发生在小明生活中的事情。在呈现每个故事时,我们都极力保持这份真实,同时也加上了我当时的想法和理解。

对小明的访谈是在他工作车间里面的一个办公室,这是我们提前三天约好的时间和地点。在与小明接触了几天之后我对他的个性、习惯有了初步的了解。小明是个非常负责的人,所以在答应要做我的研究对象之后他就非常地配合。

小明作为专业的汽车维修人员,当问及他从事这一行业的动机时,他说道:

1990年,我出生在北方某农村,家境一般,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我从小就喜欢动手能力较强的游戏和活动,自己也曾经动手修理过收音机录音机等这类小电器。小学和初中我都是在家乡读的。小学时期成绩还可以,在班级属于中上游,进入初中以后,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停顿了一下,笑了笑),刚开始还可以,但是后来吧,可能是喜欢流连网吧,学习成绩就急速下滑。慢慢地,我也就不怎么想读书了,也曾经逃过学,但是次数不多。我也没有其他的不良嗜好。2009年高考过后,由于高考成绩并不理想,我也想过不读书了,出去打工。但父母考虑到我的年龄并不是很大,社会经验也不多,还是希望我学一门手艺,将来找工作也多一些竞争力。正好这时候有个亲戚所在的汽车维修厂招工,我也喜欢动手能力强的工作,所以就选择了到维修厂工作。

人们最初对职业的选择往往都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小明和大多数学生一样,在高中毕业之前并未接触过社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未曾有过系统的规划,所以,最初在高中毕业后的那段时间选择汽车维修的工作仅仅是因为自己“喜欢动手能力强的专业”,并不是所谓的职业理想。毕竟对于小明来说,刚刚走出校门,社会上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所以让他来做出对自己的未来的选择也是很茫然、很艰难的。

小明来到汽车维修厂后,在那位亲戚的安排下跟着杨师傅做起了学徒。杨师傅在维修厂已经工作十多年了,维修经验相当丰富,尤其是在汽车发动机方面,再大的问题到他那边也会很快地解决。由于小明肯专心钻研又能够吃苦耐劳,所以很快就成了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他的这个转变过程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我:“你在并不了解汽车维修专业的情况下做出了选择,那你在最开始的时候适应吗?”

在谈到这段经历时,小明笑了笑,讲道:

由于是第一次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很新鲜。我觉得生活可以自己掌握了,时间也比较自由,所以刚开始的一段时间,自己也经常去网吧打游戏。但由于我对机械这块儿比较感兴趣,所以开始做学徒后,渐渐地重心也就转移到学习这块儿来了,跟着学起来觉得也并不是很困难。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进行汽车发动机拆装的情景。当时我很兴奋,杨师傅一开始就让我拿着工具去拆卸发动机,他就在旁边指导,告诉我怎么可以迅速地拆卸。每卸下来一个部件,杨师傅就告诉我这个部件叫什么,它有什么功能。就这样,拆装了几次后,我基本上就了解了汽车发动机的构造。

通过小明学徒生活的初期阶段来看,杨师傅并未给他讲解系统的专业知识,而是让他直接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再告诉他相关的知识。但可以看出来,这些知识是琐碎的、零散的,并没有以系统的方式呈现出来。

小明接着讲道:

我做学徒差不多有一年半的时间,除了节假日以外,我基本上都是在厂房里面,因为杨师傅要求我要熟悉并掌握汽车的各个部件,所以可以说基本上每天我都是泡在维修厂房里的,每天身上都是油渍。因为是学徒,那会儿每个月有几百元的生活补贴,杨师傅在生活上对我也很照顾,所以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间也挺美好的。杨师傅是个很细心的人,他在工作的时候,我就在旁边打下手,遇到不是很常见的问题,杨师傅就会提醒我,让我看着他是怎么操作解决的。慢慢地,我就掌握了汽车维修的方法,而且还包括一些“疑难杂症”。我觉得这与杨师傅的悉心教导是分不开的,一直到现在,我跟杨师傅还经常联系,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事,我还会向杨师傅主动请教。

在杨师傅的关心和教导下,小明很快就走上了工作岗位。在这里我们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确定小明当时是否已经系统地掌握了汽车维修的理论知识,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已经熟练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

我:“可以谈谈你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经历吗?”(www.xing528.com)

小明:从我心里来讲,我还是很怀念那段学徒生活的,关键是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所以在学成之后,我就应聘到了现在的公司。刚开始上班时,感觉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工作量也比较多。但是我很喜欢这个行业,之前的学徒经历也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工作起来也比较顺手。同时自己对工作中的细节问题也喜欢琢磨/思考。再加上自己不怕脏、不怕累,所以领导对我的工作态度比较认可。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我就成了车间的骨干力量。

我:“你是怎么看待你跟随杨师傅学习的这段经历的呢?”

小明: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我对这样的学徒生活不以为然,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发现原来在自己从学徒到技术人员的成长过程中杨师傅竟然帮助了自己这么多,不管这些影响是好是坏,至少在自己迷茫困惑的时候有一盏指路灯在给自己指引方向。在学徒期间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写日记,记录着每天的点点滴滴,我也经历着了从学徒到任职初期经历的方方面面。

现在回想起来呢,我觉得这段学徒生涯以及杨师傅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从一开始,杨师傅就告诉我“在什么样的岗位上就要承担这个岗位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在杨师傅正确有效的示范与引导下,我很快地适应了角色的反差。由最初的懒散到开始认真地对待工作。另外,杨师傅在传授技术的过程中是很严格的。每天从拿起工具的那一刻起,杨师傅的“传授课”就算开始了。每个细节他都会仔细琢磨,包括工具的摆放、零部件的拆装……事无巨细,一遍一遍地纠正我不正确的地方,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便树立起了威严。当时养成的习惯使我受用至今。

小明的话一语道破了所谓的“严师出高徒”。很多时候,徒弟的学习与榜样的作用有很大关系,同时一个认真严谨的师傅所树立的形象足以使徒弟受到感染。这种共同承担的师徒关系,让徒弟敢于面对出现的问题,并且乐于向师傅请教。

随着话题的深入,我们聊到了小明现在的工作内容,其中我们很感兴趣的是他负责学生来企业实习的指导工作。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交谈。

我:“可以简单说说现在来企业实习的学生和你当初做学徒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小明:我现在主要负责这方面的工作,所以一些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说实话,差别还是蛮大的。学生刚来企业的时候,我们都需要先进行培训,主要还是理论知识方面的。可以看出学生们的掌握情况是很好的。但是,当真正地走到岗位上以后,问题就出现了。在实习过程中,当要求学生回答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的名称,或是哪个部位应当安装什么零件时,学生几乎都回答不上来。当时我就很纳闷,这些东西学生在书本上明明都看到过,培训之初掌握的情况也很好,可是为什么学生对汽车的实际构造仍然十分陌生呢?

通过小明的讲述我们可以知道,尽管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汽车构造与维修方面的理论知识,但在拆装实习过程中,居然连最基本的零件名称和用途都不清楚,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层次的思考。

我:“那后来做了哪些调整呢?”

小明:在接下来的实习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都做了调整安排。企业把学生3~5人分成一个小组,每组都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工人负责,就相当于我当时的“师傅”。对一些不太懂的地方,我们也会组织学生去查资料,阅读专业理论书籍,就是为了搞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正是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反复交替中,在差不多半年多的实习结束时,学生便掌握了在学校要花一年时间学习的汽车维修专业的知识。

小明所描述的情况很直接地反映了学生从“要他学”到“他要学”的转变。这种转变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学徒制”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目前的职业教育课程框架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让他们“有意义地”掌握这些知识[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