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学徒制:理论与实证-关键要素

现代学徒制:理论与实证-关键要素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学徒制的实现既需要学校层面的微观探索,也需要国家层面的宏观支持。当然,在现代学徒制的多元化实现形式中,有一些基本要素是必须要具备的。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逻辑起点在于校企合作,其关键在于如何有效整合学校教育和工作现场教育。因此,现代学徒制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1.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在传统学徒制中,行会在学徒制的建立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学徒制:理论与实证-关键要素

现代学徒制的实现既需要学校层面的微观探索,也需要国家层面的宏观支持。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等、靠、要”的模式显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和需求。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政策支持背景下,采用“草根模式”,探索微观范围的现代学徒制实现形式,成了我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基于我国的国情,追求大范围的“大、一、统”模式的现代学徒制是不现实的,而是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实际,探索与其相适应的现代学徒制实现形式。当然,在现代学徒制的多元化实现形式中,有一些基本要素是必须要具备的。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逻辑起点在于校企合作,其关键在于如何有效整合学校教育和工作现场教育。因此,现代学徒制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

1.校企双方共同参与

在传统学徒制中,行会在学徒制的建立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协会在人才供需方面的作用日益弱化,因而现代学徒制的建立较之传统学徒制来讲,人才供需双方的直接对接成为现实。因此,现代学徒制的建立,必须建立在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作为主体的基础上,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即学校和企业作为平等的育人主体共同深度、全程参与人才培养。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川交职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学院与汽车试点企业的全程、深度和全方位合作,实现了校企之间对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管、共用的“共生型”的合作机制。

2.利益共振是主动力

当前,校企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深入和如何持续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要靠国家的政策支持,更需要学校和企业这两个主体通过相互磨合,探寻到双方的利益共振点,建立相互依赖的关系。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指出,高职教育的发展要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四个合作”表明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已经由单一转变为多元,由关注当下转变为注重持续发展。基于此,校企合作需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来扭转当前“应激性”“一时性”的合作行为,确保校企之间具有稳定的合作关系。长效,即一种自觉,将机械地应答变为一种工作习惯方式;机制,即制度化,是事物运行的基本原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就是要建立校企之间的一种“合作惯性”,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和经济人假设的理论下,这种“合作惯性”的基点在于校企双方能够相互获利,即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然而,就目前而言,校企合作难以持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在合作中“难以见利”,没有利益来吸引企业主动地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导致校企双方无法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对话,合作也就无法长效进行。

“共振”是指一个物理系统在特定频率下,以最大振幅做振动的情形。此一特定频率称之为共振频率。共振是物理学上的一个运用频率非常高的专业术语。共振的定义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的现象。我们将物理学中的“共振”概念引入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其振动的特定频率是“利益”。原本,企业以生产为目的,学校以人的培养为目的,从表面上看,二者利益不一致,但由于企业的生产需要人、需要技术,而学校是培养人的、提供技术服务的,因此校企双方通过合作实现了“双赢”,企业自觉地参与合作,就形成了“共振”,甚至产生了“共鸣”(共振在声学中亦称“共鸣”,它指的是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如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个振动发声时,另一个也会发声。)因此,实现校企深度合作的关键在于实现校企双方的“双赢”,即实现利益的“共振”,以从根本上解决校企合作的结合点。基于此,校企合作的内容是通过教育环节和生产环节的尽可能重叠,实现教育工作项目与企业生产项目的一致性。利益共振的核心在于“依赖”,即企业愿意合作,主动参与合作。当然,利益仅是校企合作的主动力之一,学校和企业还应当具有相应的社会责任,将利益共振的效益扩大,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企业的收益,最终提高校企双方的社会贡献率

(1)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在于“利益”。

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事物的发展的动力包括外在动力(外因)和内在动力(内因),而外因也要转化为内因才能发挥实质的作用。基于此,校企合作除了政府支持、鼓励的外在动力外,关键是要挖掘合作的内在动力。学校教育具有公益性,而企业生产具有利益性,即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当前,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而民营企业的特性在于追求低成本、高收益、短周期。因此,民营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不可能过多地投入毕业生上岗后的上岗培训费用;同时,人才培养是一个周期较长的工程,让民营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在短期内难以看到实效。可以看出,这种传统的合作模式下,企业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校企合作。这就需要探寻推动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其关键点就在于“利益”,通过利益的驱动,实现“校企双赢”。在校企合作中,对于学校而言,利益显而易见,即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对于企业而言,利益趋于隐性,需要发挥学校的主动性来搭建平台。以川交职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建立了“引名企进校园,融专业入社会,育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建设模式,以校企共建试点培训中心为依托,已成功引入宝马通用雪铁龙等9家知名企业试点。通过构建“三化两型”校企双主体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柔性化、教学方式行动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师徒型的师生关系、开放型的教学环境”)让企业体验到了合作的“利益”:获取企业所需的、上岗即用的毕业生;解决了企业员工技术提升培训的后顾之忧;获得破解技术难题的高校资源。基于上述利益,企业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双方互利互惠,奠定了合作长效化的基础。

(2)校企合作的持续动力在于“依赖”。

当前,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难以形成的重要因素是学校和企业双方没有形成相互的依赖关系。建立在私人关系、情感关系、机遇关系基础上的校企合作关系,都难以形成持久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只有基于双方的“利益”,形成积极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才能调动起校企合作的持续动力。川交职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校企共建的宝马等试点培训中心同时承担着各试点制造商场对经销店员工技术培训、技术等级认证的重要作用。学院各试点项目教师在第一时间接受各试点制造厂商的新技术培训,各试点制造厂商的最新车型、先进诊断设备、最新技术资料、最新维修公报、典型故障案例等优质资源均可在第一时间到达学院培训中心,企业技术人员培训、企业员工技术等级认证等在学院培训中心进行,学院试点培训中心的师资队伍、教学设备、技术资料等与汽车维修最新技术始终保持同步,使培训中心同时成为企业员工技术培训、技术等级认证的平台。同时,丰田技术员、丰田专业技术员、服务顾问培训与认证,宝马学徒工、宝马机电工培训与认证,东风雪铁龙机电工、技术专家、服务顾问培训与认证,东风标致机电工、技术专家、服务顾问培训与认证等企业员工的培训和认证项目等均成为我院各试点培训中心所承担的技术培训项目。

可以看出,汽车试点厂商的人才需求、员工技术提升等公司发展的核心要素,都依赖于这个校企共建的培训中心,所以企业能够积极地参与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中心建设。(www.xing528.com)

(3)校企合作的最佳状态在于“共振”。

校企双方在形成依赖的基础上,达到“共振”的持续双赢状态,就建立了一种良性的长效机制。如此一来,企业就能将参与校企合作当成一种积极、主动的自觉行为,成为不需要外力约束的一种惯性。川交职院与汽车试点厂商之间就形成了“共商培养方案、共定课程体系、共培师资队伍、共建学习环境、共组订单班级、共施教学过程、共评学生质量、共担教学成本、共享发展成果”等共振机制。几年来,在川交职院与汽车试点厂商的合作教学项目中,企业累计投入教学设备及耗材3759.96万元,近四年增长176.1%,提供各种培训技术资料及教材5742种,近四年增长473.6%,免费培训认证师资232人次,近四年增长231.4%。学生100%实现订单培养,2011届毕业生半年后起薪比2009届增长4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0%,企业满意度达96%。

川交职院十年的探索发现,校企合作既要有社会责任、政府督导等外因的推动,也要有内因的驱动才能持续。这个内因就是校企之间要有共同的利益才能真正合作。对于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而言,合作形成的前提就是既要满足人的利益,又要满足生产利益,生产内容和课程内容要有“交集”,才能维持合作的长效性。当然,尽管“利益”是校企合作长效化的根本,但这并不排斥校企双方基于各自的社会责任和社会道德而产生的合作行为。

基于校企之间的利益共振,从而进一步实现了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质化、合作育人的全程化、合作就业的责任化、合作发展的持续化。

第一,合作办学实质化。校企浅层合作与深度合作的显著区别就在于校企双方合作办学是形式化还是实质化。例如,学校专业方向按企业所需确定,并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等为指导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体。就实际情况而言,这个方面,指导委员会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于形式层面,对高职院校的实质性指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有的院校还提出,在校企合作的组织架构上,可选择全球化企业作为双主体成员;设立双院长、双系主任、双工业中心主任、双专业主任制度;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社区、学校代表参与的高职院校管理委员会或理事会,统筹管理校企合作办学事宜。当然,组织架构上的合作是实质性合作的基础,但最根本是要发挥企业在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要有明确的责权利和工作机制,这样才能实现校企合作的实质化、纵深化。

第二,合作育人全程化。育人是教育的根本,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也必须围绕这个目标来开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个培养目标,内在地设定了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育人的全程化,因此,从学生入学到学生培养再到学生就业,都必须有企业的参与。就入学阶段,在招生过程中,应当体现企业的需求。特别是当前单独招生在高职院校的实施,企业参与这一过程有了现实的基础;另外,在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企业也在人才的选拔上具有很大的主体作用。在培养阶段,企业应参与专业设置、培养计划、课程开发、实训实习、学生考核等方面。在就业阶段,企业应主动承担起学生就业的责任,将学生就业作为自身的本职工作,尽全力促进学生的就业。这一点,将在“合作就业责任化”中具体谈到。

第三,合作就业责任化。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因此,实现学生就业是高职教育的重要职责。当然,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下,企业也是学生就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当前,尽管很多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都集中于学生就业上,但是对于学生就业,并没有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没有形成相应的责任机制,导致学生就业难以形成稳定的渠道。校企深度合作就是要打破仅仅按企业需求实现学生就业的不稳定性,将学生就业纳入企业的责任范畴,让学校与企业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共同承担实现学生就业的责任。

第四,合作发展持续化。合作发展是校企合作的高级阶段,是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基础上实现校企的双赢。校企合作发展是校企深度合作的高层次阶段,并且这种发展具有持续性。达到这个阶段的校企合作,校企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彼此不能离开对方而生存。例如,企业的员工需要高职院校培养,企业的技术依赖于高职院校,企业的规划与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的智能团参谋;而高职院校办学、育人以及学生的就业等都需要企业的全程、全面参与。同时,两者的合作不是盲目地“应急性”合作,而是具有长效性的可持续合作。

3.学生具有学徒身份

在校企双方作为利益的主体形成积极的互相依赖的依存关系背景下,现代学徒制的建立就有了基础,在此基础上,赋予学生学徒的身份(签订培养协议或就业协议),以使学生的培养成为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的责任,至于具体的学徒培养方式,则根据学校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协商。例如,在整合学校教育和工作现场教育方面,可以以学校场地为主,整合企业资源;也可以以企业场地为主,整合学校资源。例如,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就是与知名企业试点厂商建立汽车培训中心,场地在校内,但是建设要求、环境布局完全按照企业培训中心的要求建立,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一年的学徒培训。这种学徒培养模式就是在学校的企业培训中心,是以学校为主,整合企业的设备、师资、技术等资源。再如广州技师学院,其学徒制的建立方式是以企业场地为主体,整合学校资源。对于广州技师学院的学生,其三年的培训学习任务全部在企业完成,教育教学的组织以企业为中心,企业提供教学场地,教师到企业上课,这就从形式上扭转了当前就学校而论教育的职业教育现状,并且真正赋予了学生学徒的身份,学生对自己的身份也具有了真实的体验和认同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