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谢俊仁古琴论文与曲谱集:审律寻幽,沈鉴治序

谢俊仁古琴论文与曲谱集:审律寻幽,沈鉴治序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记得2002年3月先母因肺炎住院,由谢医生亲自悉心治疗而得以康复,先母出院返家后,谢医生又专诚介绍护理人员照料及进行物理治疗,并经常亲自到先母家中为她检查及诊治,使她得以保持健康。从本书丰富的内容看,我深信它在中国音乐史上将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而不学如我,竟得附骥尾而为之作序,实有荣焉!沈鉴治2014年12月于美国加州时年八十又五[1] 先母一生以琴会友,在我面前统称师从她学习古琴者为“琴友”,而不称为“学生”。

谢俊仁古琴论文与曲谱集:审律寻幽,沈鉴治序

仁心仁术的医生 鉴古创新的琴家

由于先母愔愔室主蔡德允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就差不多天天弹古琴,于是我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古琴音乐,从〈耕莘钓渭〉、〈平沙落雁〉到〈阳关三叠〉、〈潇湘水云〉等琴曲不但都耳熟能详,还深为喜爱。惭愧的是,我并无弹古琴的天分,没有从先母那里学到一丁半点她在古琴方面的造诣,这是使她和我都感到遗憾的事。然而,由于听了大半辈子古琴,虽无师旷之聪,总算也稍能闻弦歌而知雅意,所以每有机会听到古琴,总是感到衷心喜悦,而且在看到有关古琴的文章时,也必定欣然阅读,以求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

这次谢俊仁医生(应该称为谢俊仁博士)有《审律寻幽:谢俊仁古琴论文曲谱集》面世,嘱为序,我深感荣幸,不假思索就答应了。这是因为他在先母的琴友中 [1],是很特殊的一位。特殊之处是,他不但是少数几位在先母晚年经常到她家中弹琴的琴友之一,而且又是她的医生。记得2002年3月先母因肺炎住院,由谢医生亲自悉心治疗而得以康复,先母出院返家后,谢医生又专诚介绍护理人员照料及进行物理治疗,并经常亲自到先母家中为她检查及诊治,使她得以保持健康。如是者持续五年,直至先母去世,使我们母子都深为感激。谢医生如此照顾先母,固然出于医者的仁心仁术,但是主因却是因为他尊先母为蔡老师,而古琴就是维系他们二十多年友情的韧带

通过先母的关系,我也结识了不少弹古琴的朋友,但谢医生却是其中比较特别的一位,而他的特别之处是,不但弹古琴,而且还为古琴作曲。据我浅陋的古琴常识学习古琴,能够弹奏多阕琴曲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能把几首内容深奥、技术要求较高的琴曲弹奏得好,从而使听着动容,更是不可多得。这是因为流传下来的古琴曲谱虽然并不少,但是一般琴人所弹奏的曲目却颇为有限,所以能够把这些有限的琴曲通过弹奏而保存,实在是难能可贵了。但是,还有许多琴曲由于长时期没有人弹奏,而几乎甚至早已失传了,于是有心的琴人多有致力于打谱的,即把前辈琴人们并未传承下来的琴曲根据琴谱而弹奏出来;换一句话说,就是发掘失传琴曲而使它们重见天日。这项工作和西方音乐家如卡萨尔斯(Pablo Casals)发掘出巴赫 (J.S.Bach) 的〈大提琴组曲〉,堪称殊途同归,在音乐史上具有同样重大的意义。先母的琴友中多有从事打谱的,谢医生也是其中之一。不过,他却更进一步,很早就开始创作新的古琴曲,例如我初次听到他的新作〈一闪灯花堕〉时,就颇为惊讶,因为这首琴曲不像某些所谓新创琴曲那样应景媚俗和背弃了古琴的风格和特色,而是如同一缕清风那样,为古琴音乐增添了新的篇章。香港的琴人中,谢医生或许并不是唯一的古琴音乐作曲者,但他却是一个力行者,也是一个成功者。

不惟宁此,谢医生还和先母其他几位琴友共组德愔琴社,以切磋琴艺;他又和琴友们定期举行古琴雅集,公开演奏古琴,发扬古琴音乐;同时和几位琴友一样,在工作之余,又向有志学习者传授古琴弹奏法,多年来桃李满门,在提高、推广及普及古琴音乐方面贡献良多。

更为难得的是,作为一个西医,谢医生居然在退休之后,下定决心攻读而取得了音乐博士学位,这份毅力真是令人倾佩;现在他又把历年来有关古琴音乐的文章结集成书,让古琴音乐爱好者以及更多对古琴及中国音乐有兴趣的读者得以分享他多年来研究、写作的心得,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乐坛大事。从本书丰富的内容看,我深信它在中国音乐史上将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而不学如我,竟得附骥尾而为之作序,实有荣焉!(www.xing528.com)

沈鉴治

2014年12月于美国加州

时年八十又五

[1] 先母一生以琴会友,在我面前统称师从她学习古琴者为“琴友”,而不称为“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