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瞬间亲情培养劳动课与养活教育

瞬间亲情培养劳动课与养活教育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给这个现象下一个定义,就是“瞬间亲情论”。瞬间亲情论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人是社会的一员,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是人生的重要部分,也是安全和幸福的保障。瞬间亲情论追求的是平等、互爱,和“人上人”的价值观是对立的。养活教育的瞬间亲情论价值观培养出来的人,立足社会不仅容易,还会受到社会的欢迎。

瞬间亲情培养劳动课与养活教育

什么是一个人的世界,什么是大家共同相处的社会,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在只有你一个人的房子里,这间房子就是你一个人的世界,你怎么说话,怎么穿衣,甚至不穿衣服都没关系。这是你一个人的世界嘛,你可以做主。但是,如果进来一个人,和你共处,空间没变,本质却发生变化了——这里已经是社会了。这个空间再也不属于你一个人,而是你与别人共享的区域,这就是社会。既然是社会,就存在人与人的相处。

人的一生,特别是成年以后,大部分时间并非与亲人在一起,而是在社会上与各种人相处。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社会生态,也就是我们每天生活与工作的环境

平时也许你没有太大的感觉,但当你身上发生事故、遇到困难、内心彷徨时,第一时间能帮你的,是你身边的人。所以,你要对你的同学、同事、战友、同行者,对身边所有的人好,因为他们是第一个能扶你一把,能帮你打电话求救的人,他们就是你那一瞬间的亲人。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对身边的人怀有善意,怀有亲情,这就建立了一个瞬时的亲情生态。给这个现象下一个定义,就是“瞬间亲情论”。

我在2009年提出“瞬间亲情论”以后,刻意让朋友们在旅途中、在工作中去实践,后来,又在我的公号上倡议更多的人,在平时生活中体验瞬间亲情效应。得到的结果令人乐观——尽管刚开始有些不适应,但一旦建立起瞬间亲情,安全感和快乐感瞬时飙升。

瞬间亲情论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人是社会的一员,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是人生的重要部分,也是安全和幸福的保障。

一个人怎么才能养成瞬间亲情感呢?这就需要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培养孩子对父母、家人以外的其他人的尊敬。这种尊敬,要从在意别人的存在开始培养。(www.xing528.com)

养活教育的目的,是让一个孩子长大以后能很好地立足社会,幸福快乐、光明磊落地度过一生。瞬间亲情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待人接物的习惯,需要从小培养。这种情感和习惯,不是说有就有的,不仅需要从小养成习惯,还需要全社会逐渐达成共识,形成一种社会风气,这样,社会的文明才能前进一大步。

在分析瞬间亲情论时,虽然我们考虑的首先是自己的依靠、保障和便利,但从瞬间亲情论的核心价值来分析,希望身边的人过得好,为身边的人鼓掌,也是瞬间亲情论的广义组成。

希望身边的朋友、同学、同事过得好,过得快乐,身处这样的情感圈,你才能更加安全和快乐,一旦遇到困难,这些人都可以对你伸出援助之手。因为他们都过得不错,对你的帮助自然就更有分量。

道理大家都明白,但由于长期受“人上人”的传统价值观影响,要做到真诚地希望身边的人好,为身边的人鼓掌,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瞬间亲情论追求的是平等、互爱,和“人上人”的价值观是对立的。“人上人”的幸福感,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而“人中人”的幸福感,是让幸福产生共鸣,相互温暖,是在意别人的存在,是一种永恒的幸福。

养活教育要培养孩子从小不嫉妒,为别人的成绩高兴;自己取得成绩的时候更要谦虚,尽可能和别人分享成功的经验。养活教育的瞬间亲情论价值观培养出来的人,立足社会不仅容易,还会受到社会的欢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