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荆门古名胜:唐坪村张正全夫妇墓茔牌坊

荆门古名胜:唐坪村张正全夫妇墓茔牌坊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正全夫妇墓茔牌坊,位于东宝区栗溪镇唐坪村6组张氏祖茔处,建于清同治三年二月。为荆门市内现存唯一的民间墓茔牌坊,具有重要的民俗学价值。从而可知,此牌坊的中间部位的建筑建于清同治二年农历六月十六日。张正全夫妇墓茔牌坊牌坊门前东西两侧各砌立八字形的石壁一座。墓为张正全及妻严氏的合葬墓。其墓碑立于茔城的正中间的坟堆前。碑正中刻大楷书“故先考张公讳正全、妣严老孺人二位茔墓”2行17字。

荆门古名胜:唐坪村张正全夫妇墓茔牌坊

张正全夫妇墓茔牌坊,位于东宝区栗溪镇唐坪村6组张氏祖茔处,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二月。为荆门市内现存唯一的民间墓茔牌坊,具有重要的民俗学价值。笔者2009年9月4日考察拓碑。

据当地老人讲,牌坊所在地是一块风水极佳的宝地。牌坊坐北向南,前面是开阔的沟壑,背靠凉床顶(山顶上一块巨石酷似夏天用的凉床)山峰,右边有侯家山,左边是鹰子岩。由五级台阶而上,一座石质牌坊映入眼帘。牌坊通高3.5米,宽3米,由三层石结构组成。最上层是宝盖顶,用一块高0.6米,宽0.8米,厚0.45米的整青石雕成,四周翘角。盖顶中间立一圆形小石柱。宝盖下镶嵌石匾一桢,高0.45米,宽0.25米,匾面竖行阴刻大楷书“逍遥堂”3字。这就是墓茔的堂名。人们常常把人的去世称为去了极乐世界。将此墓地称为“逍遥堂”,体现了一种视死如归,乐观向上的精神,也寄托了其后辈对长者过世的祝福和期望。牌坊的中层也是安置了一宝盖石,高0.25米,宽1.2米,厚0.55米。宝盖石下镶嵌额石一块,高0.35米,宽0.8米,厚0.4米。额面横列阳刻大楷书“云绕鹤林”4字,苍劲古朴,颇见功力。其上款阴刻小楷书“岁次季夏月吉旦修造”9字;下款阴刻小楷书“皇上同治二年十六立”9字。从而可知,此牌坊的中间部位的建筑建于清同治二年农历六月十六日。云绕鹤林坊额两边的坊柱上阴刻大楷书坊联一副:“生居仁里俗为美;死葬吉穴后克昌。”其意是说,生前居住仁爱之里,平淡就是美满幸福;死后安葬在吉祥的宝地,就能保佑后辈们的繁荣昌盛。牌坊的下层为坊门,门高1.8米,宽1.1米,门柱石厚0.43米。两侧门框石柱上阴刻大楷书“山清水秀千年盛;子孝孙贤万代兴”7字联一副,其意谓,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千年都会昌盛不衰;子孝孙贤的后辈万代必定兴旺发达。

张正全夫妇墓茔牌坊(www.xing528.com)

牌坊门前东西两侧各砌立八字形的石壁一座。各宽1.4米,高2.5米,厚0.38米;东壁中部嵌石碑一块,高0.3米,宽0.55米,绘刻一男子形象,头戴官帽,身着长衫,手持烟竿,还镌有莲花凤凰等图案,上刻四句七字箴言:“幽明相隔有依归,休向人间说是非。惟得高年必甚喜,传宣应对事无违。”落款为“大清同治三年”。此当系为其父所刻,其父享年八十五岁。西壁中部嵌石碑一块,高0.3米,宽0.55米。绘制女人形象,手持茶壶倒水状。还镌有菊花蝴蝶图案等,也刻有四句七字箴言:“何须刺绣羡针神,但得阴魂有用人。若作羹汤先洗手,谁云地下辨难真。”落款为“岁次甲子二月二十八日”。当系为其母绘刻。从而可知其牌坊八字石壁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农历二月二十八日。两幅石雕构图精美,文字清秀,保存完好,是难得的清代石雕精品。八字石壁两侧迎面顶端石柱上阳刻大楷书“绿水青山谁作主;苍松翠柏自围茔”7字联一副。其意谓,选择绿水青山的宝地,安葬父亲作了主人而感到心宽;此处有苍松翠柏自然地笼罩,呈祥献瑞构成了墓所而十分满意。

牌坊后面为茔城。呈六角形,坐北向南。南北长7米,东西宽8米,周围以条石垒砌成茔墙,高1.5米至2.5米不等,厚0.5米左右。墙顶用石条凿成了屋脊状。墓为张正全及妻严氏的合葬墓。其墓碑立于茔城的正中间的坟堆前。墓碑顶端亦为盖状。其碑高1.5米,宽0.7米,厚0.12米。,由墓盖、墓框和碑体组成。墓碑框上阴刻大楷书“德合乾坤同居福地;芳腾兰桂永乐佳城”。佳城喻指墓穴。横额是“清河流芳”4字。墓碑落款时间为同治三年二月二十八日,与八字石壁上的年月日相同。碑文云:“盖闻碑者悲也。古者用木而今易之以石编年纪月,所以示不朽也,忆我母之襄吾父也,重农桑,尚耕读,由少而壮由而老,胼手胝足(言极其辛苦),无非为子孙计。乃至和同胞,待乡邻,莫不情意恳切。虽无大德,并无小怨。所依赖者,如宾相敬;所愿望者,永锡偕老。不意一疾弗瘳,先夺我母之禄,三秋永别,时添吾父之忧。而吾父之操心劳力,犹未已也。盖以为生则同室者,没亦必同穴焉。爰命石工,经营马鬣(吉祥地),嗣后,与我母共寝于窀穸(墓穴),願斯足矣。一时骚人墨客游历其上,共喜斯茔之成。爰之赞曰:卜云既吉,终焉永藏。君子偕老,长发其祥。是以为志。”碑正中刻大楷书“故先考张公讳正全、妣严老孺人二位茔墓”2行17字。后文记述其父母生卒纪年,其父享年八十五岁,其母享年六十三岁。碑中刻有字派:“正大光明,永远传家。克承祖德,富贵荣华。可得安平,天开文运。世守忠和,国啟宏昌”32字。碑文为其子张大祥撰书。文中记载其父没于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十一日,因而推测与其母合葬当为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底或光绪十四年。碑刻落款时间为“同治三年仲春月下浣之八日”,当是当年修建八字石壁时同时镌刻的,而将碑文的版面留下了空白。到了光绪十三年十二月才将碑文补刻于碑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