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独特作用

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独特作用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中央1号文件又进一步提出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独特作用

在城乡统筹中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是为了在乡村地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在乡村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新的平衡,促使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支持乡村社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乡村地区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大乡村地区非农产业的比重,促进乡村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的综合整体发展。

1. 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8年中央1号文件又进一步提出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深刻认识以旅游业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旅游业综合带动性强,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法制建设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1)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产业结构有了很大调整,已经逐步改变了过去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形态,非农产业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整体来看,第三产业的比重仍然偏低,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从多个层面优化农村现有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首先,旅游业的发展能直接增加第三产业比重,使农村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其次,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从而带动农副产品及农村手工艺品的深度加工以及交通运输、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以间接调整农村现有产业结构,使其朝向合理化、高度化发展。最后,乡村旅游的发展会带动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

(2)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与其他产业相比,旅游业在创造就业机会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第一,旅游业关联带动性强,就业乘数高,乡村旅游也不例外。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一个直接就业机会的同时,可以同时提供多个间接就业机会;第二,旅游业就业门槛低,通常农村富余劳动力经过各种形式的简单培训后,便可实现在乡村旅游领域内的就业;第三,与其他行业相比,乡村旅游创造就业机会的成本相对较低,相同的投资,发展乡村旅游安置的农村待业人员会更多。农民是乡村旅游的主力军,“村姑变导游,农夫成老板”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农村屡见不鲜的新景观。农民可以直接在旅游企业就业,通过经营农家乐、打零工、摆小摊、加工纪念品等方式增收,还可以通过以土地等资源参与入股乡村旅游项目,从而以入股分红增收。因此,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持续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生活富裕。

(3)加强城乡交流,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和乡风文明

旅游业是一个社会文化复合型产业,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加速了城乡之间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而且加速了城乡之间文化的交流,大量乡村旅游者的到来,可以把城市的新信息、新理念带到农村,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民素质和乡风民俗,提高农民的学习力,使农民养成持续自觉地学习新文化、新技术的优良习惯,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和乡风文明。

(4)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合理规划、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强调资源、能源等的循环利用,还要求在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中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合法、诚信地进行各种经营活动,这对于增强农民环保意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具有积极作用。

(5)强调社区参与,推进农村基层的管理民主化。、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大力提高了当地社区的参与度,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农村建设,不仅健全了村党组织领导的集体组织机制和村民自治机制,还进一步完善了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提高了农村民主管理水平,促进了农村政治文明建设。(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将乡村旅游的发展作为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一种有效手段,已经日益为各级政府所重视。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带动农村地区相关产业发展、优化农村现有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就业的多元化和有效化、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不仅为其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构成了一种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互动机制。

2. 乡村旅游与农村城市化

目前过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积聚在农村,狭小的农户经营规模,低下的劳动生产率,使得农业产业化的资本积累缺乏支撑,农业产业化失去现实基础,抑制了农民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城市化是农村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从学术上来认定,城市化最关键的是其经济特征。因此,城市化的真正标准可以归结为两个:一是农村居民成为市民,这种身份的转变主要是其职业发生变化,而不是户口的变化;二是乡村经济的基础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转变为为市场生产的工商业经济。城市化本身是一个综合性、渐进性和长期性的转变过程,对于农村来讲,这个过程可能要更为艰巨和漫长。而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从多个方面有效地加快这种进程,具体体现在:第一,旅游开发导致乡村人口的积聚;第二,旅游开发导致乡村农业经济向非农经济转化,即使是依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这种农业生产的目的不再是满足自身消费的需要,而是满足市场交换的需要;第三,旅游开发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的改善和升级,从而为城市化打下基础;第四,旅游开发使农村居民职业结构向非农方向转化;第五,旅游开发加强了文化交流与融合,使农民生活方式与观念城市化。

发展乡村旅游,不管是行政主导的,还是中心城市外延扩张的,或者是农村自主式开发的,都会使得乡村地区逐步城市化,只不过由于开发规模的差别,导致城市化的程度不一样而已。

3. 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城乡统筹既管当前,又管长远。因此,基于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旅游,在发展之初就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而为乡村旅游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环境不仅能够直接为消费者服务,而且为当地居民服务,是一种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例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源,每个人都可以使用,也都有权使用。在城乡统筹中发展乡村旅游,既要追求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又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在发展之初就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承受能力,从而确定科学合理的环境容量,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确保生态效益

(2)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农村的经济格局由单纯的农业经济转变为多种经济成分的融合,并在城乡统筹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政府、旅游行政部门多种经济和行政手段的综合运用,使这种融合转化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打破乡村地区农业经济的中心地位,促进乡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3)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广大农村地区带来大量的外地游客,他们一般来自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由发达经济孕育的强势文化,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的弱势文化必然会产生影响,这将直接推进农村与城市文化的交流、反馈和融合。更重要地是会使农民认识到自身文化的吸引力,在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靠拢的过程中,农民要主动去寻求,并大力去培育自身的特色文化,促进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