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虚拟社会的角色扮演:探寻第二人生的可能性

虚拟社会的角色扮演:探寻第二人生的可能性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如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沉浸式地体验80岁老人的生活状态。资料链接过去有种职业叫作“算命先生”,靠预测人的命运为生。除去玄学的解释之外,受欢迎的算命先生其实都是“医师+心理咨询师+人生规划师”。最后,算命先生对忧愁的人进行开导,对喜悦的人进行警醒,从心理上对症下药,让来访的人常常有豁然开朗之感,能够信心饱满地继续自己的 生活。那么,拥有“第N人生”,又为何不会实现呢?

虚拟社会的角色扮演:探寻第二人生的可能性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当你在周末的清晨醒来,刚刚睁开眼睛,床头的机器人宠物就轻柔地问好:“主人,早上好!很高兴为您服务!请问您今天想要选择什么度假模式?A.老板模式;B.流浪歌手模式;C.作家模式;D.飞行员模式;E.服务员模式;F.小学生模式;G.摄影师模式……”

选择实在太多了,而且都是你感兴趣的,因为它是根据你日常关注的数据信息做出的推荐。你与机器人宠物交流了一番,最终决定选择“桥梁工程师模式”来度过这一天。机器人点击了订单,今天你所需要的所有装备、交通工具就都一键到货了,在十分钟之内被运送到了你家。趁着吃早餐的时间,你快速下载和吸收了作为桥梁工程师所需要的专业知识,顺便还了解了桥梁设计社交圈里最近流行的笑话和逸闻,然后打扮妥当,出门度假。

在路上,你遇上了好几位“同事”(或者说是“旅伴”),他们和你一样,今天也选择了设计和修建桥梁,大家一见如故,聊得非常开心——因为在早上出门前,你已经收到过他们的网络问候了,而且你们已经做好了分工,现在是一个团队了。

哦,今天的装备、交通工具、知识需要花费1000个经验值,这些花费会在你当天工作所得的经验值储蓄中扣除。

如果能够体验其他类型的工作,其趣味性和挑战性远远大于身心疲劳,且学习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也是相当轻松的事,你会用工作的方式来度假吗?

如果可以体验其他年龄或身份呢?比如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沉浸式地体验80岁老人的生活状态。再比如,来体验准妈妈们在怀孕时候的状态。(www.xing528.com)

资料链接

过去有种职业叫作“算命先生”,靠预测人的命运为生。除去玄学的解释之外,受欢迎的算命先生其实都是“医师+心理咨询师+人生规划师”。他们在分析一个人的时候,首先会观测对方的容貌、气色、表情和体态,还会留意这个人来自什么地方、着装如何、有没有陪同人员等信息,然后对其当前生活状态做出一个基本的综合判断。最后,算命先生对忧愁的人进行开导,对喜悦的人进行警醒,从心理上对症下药,让来访的人常常有豁然开朗之感,能够信心饱满地继续自己的 生活。

这种“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信息整合—对策应用”的工作流程,是不是很像互联网给我们每个人提供“人生指引”时所用到的算法呢?

我们可能想当然地认为,像在餐馆点菜一样地“下单”选择人生,听起来实在不切实际。不过互联网今天能够赋予我们的选择,其实已经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细致入微了。当我们打开购物网站,互联网早已计算出了我们可能感兴趣的商品类型和款式;当我们打开新闻客户端,互联网已经推送了根据我们的喜好订制的新闻;当我们打开社交平台,互联网能够给我们推荐很可能会关注的朋友;当我们打开智能手环的数据平台,互联网能够提供符合我们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惯的健康指导;当我们打开网络游戏,我们会感受到更多新奇挑战,因为互联网提供了一个个充满未知的生活实验……大数据对我们每个网络用户的了解之深,常常甚于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互联网为我们提供的生活方式选择,越来越切实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那么,拥有“第N人生”,又为何不会实现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