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虚拟社会与角色扮演》:教育的目标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虚拟社会与角色扮演》:教育的目标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并不是要培养完美的人,而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在学校,我们要学习的,除了知识和观念,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方法,构筑自己的能力体系。每年高考结束后,都会出现一轮高考作文试题的新闻报道热潮,人们津津乐道于以作文为“风向标”的“中国式考试”,是否正在逐渐转变对人们各项能力和素养的要求。可以说,一道作文题,充分反映了时代对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

《虚拟社会与角色扮演》:教育的目标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根据媒体报道,2016年6月,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共同发布了《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报告。报告以包括中国在内的24个经济体和5个国际组织的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为分析对象。结果显示,最受各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重视的七大素养分别是:

资料链接

张俊成是山西省长治市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出生于1976年。他初中毕业后务过农,挖过矿,修过汽车,19岁时做了北京大学的一名保安。在北大西门站岗,需要应对外宾来访事务,因为一个偶然的契机,张俊成萌生了求学的想法。经过刻苦学习,他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律系(成人教育专科),成为“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在一边读书、一边工作的那几年,为了挤出学习时间,张俊成常常申请晚上站岗,白天课间的时候也帮队友值班。毕业后,张俊成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工作,带给更多孩子“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

自1995年以来,北大保安队有500多位保安考学深造,有的还考上了研究生。曾经是北大保安,后来考上北大中文系的甘相伟还将自传正式出版,名为《站着上北大》。

◆沟通与合作

◆创造性与问题解决

◆信息素养

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

◆批判性思维

◆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www.xing528.com)

◆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

这些素养,反映了时代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也反映了教育的方向。教育并不是要培养完美的人,而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知道,“学生”是青少年的主要社会角色之一。学生的主要任务,好像就是迎接一场又一场的考试,从测验考到模拟考,从中考到高考,从大学的英语水平考试、课程考试到研究生入学考试、入职考试,真可谓“过五关斩六将”。你是否思考过,学习和考试的意义是什么?在每一场人生重要的考试之后,我们是否能够坦然进入下一个阶段?

在学校,我们要学习的,除了知识和观念,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方法,构筑自己的能力体系。这些能力与素养,蕴含在课程、科目中,以一个个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环节为表现,让人们得到锤炼和成长。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些过程,只聚焦于书本知识和考试题目,实在是得不偿失。

事实上,就连考试的形式都在悄然改变,各个科目的出题方式越来越灵活,题目素材和来源也越来越多样化,缺乏这些能力和素养,恐怕连答题水平都要落后许多。每年高考结束后,都会出现一轮高考作文试题的新闻报道热潮,人们津津乐道于以作文为“风向标”的“中国式考试”,是否正在逐渐转变对人们各项能力和素养的要求。

资料链接

2017年的高考“全国乙卷”作文题,要求考生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来华留学生“读懂中国”。关键词一共有12个,分别为“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和“移动支付”,都是来华留学生比较关注的“中国印象”。这是个典型的任务型题目,要求考生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批判性的独立见解,并且能够通过写作,实现中外青年的交流和沟通;这是个开放型的题目,要求考生对这些关键词有比较全面、新鲜的了解,如果不关心时事,不关心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可能有很多问题都无法说出所以然,因此它还考查了考生的信息素养、公民责任感。可以说,一道作文题,充分反映了时代对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

高考并非学生时代的“彼岸”,更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终身学习的重要转折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