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视觉线索缺失与补偿in新媒体赋权与治理

网络视觉线索缺失与补偿in新媒体赋权与治理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网络交往中,存在视觉线索缺失的遗憾。与线索缺失论不同,后来有人提出了超人际模型和去个性化效果的身份认同模型。他认为,当视觉线索缺失时,信息发送者可以通过选择性自我展示进行印象管理,侧重表现自己好的一面。因此,网络媒介对线索的消除和交际在场感的削弱并不意味着人际印象形成的阻滞,而是带来人际印象形成机制在面对面情形下的迥异。

网络视觉线索缺失与补偿in新媒体赋权与治理

电子媒介社会出现了受众研究范式的“视觉转向”,指的是受众研究的范式从行为范式、收编/抵抗范式,一直到如今的奇观/表演范式的转变。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社会学教授埃伯克瑞比和朗格斯特则提供了从文化社会学的立场对“阅听人”展开的分析,他们将阅听人的研究归纳为三种模式:行为模式、合作/抵抗模式、展示/表演模式(spectacle/performance)(N.Abercrombie,B.Longhurst,1998)。观展-表演理论提出四个主要概念:表演(performance)、观视(spectacle)、自恋(narcissism)与想象(imagination)。由于之前的受众理论基本上都是基于电视的,因此我们需要将研究重心转移到互联网上,这就需要将电视受众理论加以改造,使其符合互联网的实践。

表演概念援引自戈夫曼的论述,即认为社会生活就是一种表演。戈夫曼认为表演是“当个体在某一特定时期,持续出现在特定观看之前,并对观看者具有某些影响时,所发生的一切行动”。埃伯克瑞比和朗格斯特认为,因为有他人的监督、观看,受众不自觉地便成为表演者,观视者的注意力愈强,表演者的投入便愈深。观视的概念,强调阅听人观看时的注意力。对受众而言,世界上的事物不是理所当然的存在,而是被框架、注意、凝视、注记与控制,这种框架的特征造就了影像的堆栈与日常生活的美学化。在表演与观视的作用下,受众从混杂的媒体景象中建构自我与他人的想象生活,沉醉在此特殊的想象世界中,形成自恋。当想象完成,变成受众心目中的理想状态,人们会依照这个理想行动,穿合适的衣服,出入适当的场合,结交理想的朋友。观展-表演理论的重点在“人”,以媒体景象论述为本,强调表演者与观视者彼此之间进行表演、观视、自恋、想象的互动。

戈夫曼强调了一种行为的“情境定义”,指“对情境内存在的和不存在的一切主观性判断和定义,其内容包括角色、规则、任务、目标、出场人的特征,以及对参与者的看法等等”[78],情境定义决定了人们的互动行为。在网络交往中,存在视觉线索缺失的遗憾。计算机中介传播的线索缺失论主要进行的是网络交流和面对面交流的对比研究,它认为:①科技中介后的传播将面对面互动中的许多线索给滤除掉了;②不同的媒介会滤除不同线索;③用计算机中介取代面对面沟通,改变了传播原有的变项,这意味着媒介的结构与频宽(bandwith)将改变信息本质,以及我们对信息的解释。这个理论认为,如果缺乏实体的近距离呈现,某些传播功能就无法完成。[79]在线索缺失论中,有三个方面的社会环境。一是地理位置,它决定个人的时间及空间位置。在面对面交流时,人们必须处于同一地理位置,也必须具有共时性。二是交流个人的身份位置,即社会阶层地位。三是交流发生的具体社会情境,包括人际关系、交流话题、交流的社会规则等。[80]

在线索缺失论中,由舒特提出社会临场理论占据了优势。该理论认为媒介的信息传播能力,除了靠文字这样的语言线索之外,还取决于一些非语言线索,像表情、脸的方向、手势、姿势、穿着等。非语言线索越全,社会临场感愈高,反之则愈低。后来又有人将媒介区分为“高度社会临场感”和“低度社会临场感”,假设面对面传播时,所有线索都很齐全,社会临场程度最高,而计算机中介传播由于缺乏非语言回馈,因此社会临场感低,沟通会受到影响。[81]既有的研究一般局限于将网络交流与面对面以及其他媒介的交流方式进行比较,而没有对网络交流自身进行分类。现在的网络交流方式多样且层次丰富,包括文字(即时通信、BBS)、图片、影像、声音等。(www.xing528.com)

与线索缺失论不同,后来有人提出了超人际模型和去个性化效果的身份认同模型。约瑟夫·瓦尔特的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认为网络人际传播使用者一开始通过信息的传递与对方结识并形成简单的印象,此后在长期的持续联系之中不断加深对对方的了解以检验他们的最初印象,最终凭借不断积累的人际了解来促进双方关系的发展。[82]他还发现,与面对面的互动行为相比,网络人际传播在某些情况下超越了人际互动中的正常情感范畴。他认为,当视觉线索缺失时,信息发送者可以通过选择性自我展示进行印象管理,侧重表现自己好的一面。同时由于文本信息管理的便捷性,传播者可以精心修饰,使得受众对其的想象理想化,并且积极反馈促进了交流的持续进行,形成了“行为上的确认”和“认知夸大”的循环。

线索补偿理论则在承认部分交际线索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阻碍的前提下,认为传播参与者能够主动搜集其他可利用的信息对缺失的线索信息进行替代,同样可以达到或超越面对面传播下的效果水平。因此,网络媒介对线索的消除和交际在场感的削弱并不意味着人际印象形成的阻滞,而是带来人际印象形成机制在面对面情形下的迥异。马丁·里和拉塞尔·斯皮尔斯的去个性化效果的身份认同模型认为网络人际传播中视觉遮蔽和身体隔离等特征会造成仅有的少量交际线索对传播参与者身份认同和认知图式的触发,他们会根据被网络媒介过滤后的少量线索信息进行社会归类,以便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交际情境,从而造成了人际印象的刻板表征和极化效应的产生。[83]据此,约瑟夫·瓦尔特发现网络传播条件下形成的人际印象反而比面对面情况下更加鲜明。

因此,本节的研究问题是:在社会临场感理论前提下,女性网络红人是怎样通过电脑中介传播建构和管理自己的视觉形象的?这种视觉性想象的生产与消费机制是怎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