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学习动机理论,自我效能感,层次需求

探索学习动机理论,自我效能感,层次需求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需要层次说2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至于如何提高上述激励因素的激励力,弗洛姆提出了“期望机率模式理论”。这就使得对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研究在理论上更加完善和系统化。(二)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是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个动机理论。

探索学习动机理论,自我效能感,层次需求

(一)需要层次说

2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在其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每个人都潜藏着五种不同层次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将人的需求满足后,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后来,美国管理理论家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在“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他认为,激发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激励因素,能够激发人们做出最好的表现;另一种是保健因素,如卫生条件保障人的健康一般,能够预防人在工作中产生不满情绪。他还认为,能够真正激励职工的因素有以下几项:工作带来的愉快、工作表现机会、展望未来发展等。

至于如何提高上述激励因素的激励力,弗洛姆(Erich Fromm)提出了“期望机率模式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得出,期望机率(职工认为某一行动的可行性)、选择性行动成果的强度(某一行动结果的成效),对激励因素的作用大小起到直接决定作用。这就使得对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研究在理论上更加完善和系统化。

(二)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是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一个动机理论。他认为,对人的行为造成影响的期望可以划分为两种,即结果期望与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对于自身行为结果带来的价值,人们进行理性或理想化的推测;效能期望指的是对于自己能否使某一行为获得成功,人们做出的主观判断,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在某一活动或某一方面的自信心。(www.xing528.com)

当学生认为某一学习结果会带来价值,并且自己能够圆满完成这一行为目标时,才会显著提高对这一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结果期望与效能期望共同对人的行为造成影响,其中,效能期望不仅对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意志控制、努力程度造成影响,还会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造成影响,有着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作用。当学生已经清晰地意识到取得优秀成绩的重要性,但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取得期望成绩时,很有可能举步难行。因此,应提高学生效能期望的培养力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保证学习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归因理论

1958年,海德(Fritz Heider)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提出了归因理论,即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对环境进行有效控制与适应,总是会有意或无意地解释在周围环境中发生的社会行为。归因理论的基本假设与指导原则是:行为的基本动因是寻求理解,学生们尝试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解释,试图为自己的成功与失败找到兴趣、帮助、运气、知识、态度、努力、能力等方面的原因。

目前,在实践应用上具有较大借鉴意义的是韦纳(B.Weiner)的观点,即当个人认为努力、能力等内部因素是成功的原因时,这个人就会产生自信心与自豪感,如果将运气好、任务简单等外部因素看作成功的主要原因,那么,这个人就会产生内疚感、羞愧感。反之,如果因为运气不好、任务难度高而导致失败,就不会产生过多的羞愧感。而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将原因归于努力时,会比归因于能力产生更加强烈的情绪体验。简单来讲,努力后获得成功,会获得愉快的体验;不努力导致失败,会获得羞愧的体验;努力却失败了,会有更大的羞愧体验,这时就要进行鼓励与支持,以免因自卑而产生消极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