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PISA的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研究成果

基于PISA的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杜威认为,基于实用主义哲学思考,认为反省活动或反省思维就是人们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39]2.2.2.2华莱士和波利亚的阶段论华莱士于1926年提出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四阶段论。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问题解决的相关和无关条件,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表征。当然,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上述四个阶段并不是依次发生,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基于PISA的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研究成果

尽管对于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论,但对问题解决的众多理论进行解释的主要目的在于理解人们问题解决的过程,以寻求更为科学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加涅指出:“教育课程的重要的最终目标就是教学生解决问题——数学物理问题、健康问题、社会问题以及个人适应性问题”。[37]在此意义上,通过研究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提高教学成效。

2.2.2.1 杜威的五阶段论

教育领域较早对问题解决进行描述的是美国教育家和哲学家杜威。杜威认为,基于实用主义哲学思考,认为反省活动或反省思维就是人们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他将其划分文五个阶段:暗示、理智化、假设、推理、检验假设。[38]

“暗示”是指当人们遇到问题而暂时不知道该如何做时,头脑中形成的关于怎么做的观念,多种暗示最终造成一种含糊不定的状态。“理智化”是人们通过分析找到问题的关键。通过理智化,人们更好地理解了问题,可以对头脑中的暗示加以控制,进而形成更为合理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就是“假设”。“推理”是人们通过观察来检验“暗示”“观念”和“假设”作为解决方法价值的过程,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到的事实和经验进行推理,也可以通过数学形式进行推理。“检验假设”是最后一个阶段,通过明显的行动对推测的观念加以检验,审视这种观念在理论上的结论在实际中是否发生,形成确实的结论或否决假设。

杜威认为,这五个阶段的顺序并不是按一定次序一个接一个出现的,并且五个阶段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展开,内部又包含着某几个小的阶段。在五个阶段的基础上,反省的思维(即问题解决过程)还包括对过去参照和未来的探查、预见、预测或预言。

杜威的问题解决模式基于其哲学理论思辨和实际生活经验分析,在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模型和信息加工策略模型出现前,该问题解决模式一直被人们看作一种经典的问题解决方法。[39]

2.2.2.2 华莱士和波利亚的阶段论

华莱士(Wallas)于1926年提出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四阶段论。他的模型认为创造性问题解决包括准备阶段(Preparation)、酝酿阶段(Incubation)、明朗阶段(Illumination)和验证阶段(Verification)。准备阶段是界定问题,搜集相关信息;酝酿阶段是从事其他活动的同时,在潜意识水平下对问题进行思考;明朗阶段是灵光一闪,突然发现问题解决的方法;验证阶段是检验解决方法是否确实是正确可行的。[40]

华莱士的四阶段论首次将无意识引入问题解决过程。华莱士认为,当个体遭遇到解题的困境而无法前进时,暂时性的脱离当前的情境反而有助于问题解决。这一被称为“酝酿”的阶段论认为,酝酿期不再是有意识地思考问题,而是潜意识过程。[41]

与华莱士不同,波利亚(Polya)在1957年提出的问题解决过程强调意识和可控的心理活动。他认为,问题解决主要有四个阶段:理解问题、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和回顾总结。[42]

华莱士和波利亚对问题解决的阶段划分与杜威类似,主要来自内省和非正式的观察,尽管他们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内隐过程和监控机制,但对具体的学习和心理研究影响力有限。

2.2.2.3 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www.xing528.com)

除上述对问题解决过程的描述外,还有很多不同的阶段划分。例如,斯滕伯格认为人的问题解决主要包括七个步骤:识别问题的存在、定义该问题、表征和组织关于问题的信息、设计或选择一个问题解决的策略、分配问题解决的资源、监控问题的解决、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估。[43]我国台湾学者郭有遹基于麦克弗森(McPherson)的问题解决法基础上总结出问题解决的六个步骤:确定目标、分析资料、界定问题、寻求主意、寻求解答、接受主意。[44]Joachim Wirth等人通过对问题解决领域的文献梳理,指出问题解决一般包括六个过程:

1)查找、形成、表征和综合信息;

2)基于情境模式的推理;

3)计划解决过程的行动和步骤;

4)实施和评估行动;

5)持续不断地处理外部信息和反馈;

6)通过学习和运用策略进行优化[45]

综合上述观点,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者大多认同问题解决过程包括四个主要阶段。

首先是对问题情境的理解和表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问题解决的相关和无关条件,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表征。第二是设计或选择。在正确表征问题的基础上,需要寻找适当的解决方式,如果已有现成的解决方式,那么就需要做出选择,如果没有,就需要采用诸如启发式等的策略寻找解决方式。第三是监控和执行。这一步主要是对已选择策略的实施,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监控实施效果,并进行相应的调整。第四是反思和评价。对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价,判断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如果问题没有解决,则需要反思并对解决方式进行修正,问题得到解决则可能停止活动或进一步反思是否有更好的方式。

当然,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上述四个阶段并不是依次发生,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由于每个问题解决阶段所面对的主要任务不同,所要求的关键认知能力也不尽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