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有待提升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有待提升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分析表明,上海学生基于计算机的一般问题解决能力平均水平处于参与国家和地区的前列,但显著低于新加坡、韩国和日本,与中国澳门、中国香港处于同一水平。比较学生一般问题解决能力实际成绩与根据纸笔和计算机测试的预测成绩表明,上海学生一般问题解决能力远未达到其应用的水平。对上海学生而言,基于计算机的数学成绩可以单独解释12%的一般问题解决能力成绩变异,与数字阅读一起可以解释67.1%。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有待提升

当今绝大部分的学校课程是以学科教学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如前所述,学科领域考查的主要是结构良好的领域特殊性问题,大量的题目涉及的是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与此相对,对一般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没有明确的学科界限,解决过程也不需要涉及很多领域知识,然而,这类问题情境相对陌生,解决方法并非现成,很多时候需要借助基本认知能力进行探索并不断调整自己的问题解决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采用一般智力和特殊智力来类比一般问题解决能力和学科问题解决能力之间的关系。

分析表明,上海学生基于计算机的一般问题解决能力平均水平处于参与国家和地区的前列,但显著低于新加坡韩国日本,与中国澳门、中国香港处于同一水平。上海学生中达到高水平的比例远低于新加坡和韩国,六级水平的比例不及新加坡的一半,仅为4.1%;五级水平也显著少于新加坡和韩国,为14.1%。另一方面,低水平学生的比例则达到10.6%,高于韩国、日本等相应的比例。

比较学生一般问题解决能力实际成绩与根据纸笔和计算机测试的预测成绩表明,上海学生一般问题解决能力远未达到其应用的水平。即使考虑了计算机测评的因素,实际成绩也比预测成绩低13分,是所有国家或地区中落差最大的一个;但如果不考虑计算机测评因素,上海的实际成绩比预测成绩低51分,也是所有国家或地区中成绩落差最大的一个。同为高表现的韩国和新加坡,则不存在类似的落差,相反,韩国的实际成绩大幅领先于预测成绩。

与东亚文化圈的其他国家非常类似,上海学生更擅长表征和构思、探索和理解,而不太擅长计划和执行。这表明,上海学生善于知识获取的过程,但在知识运用的过程方面表现相对较弱。(www.xing528.com)

上海学生更擅长解决静态问题而非互动的问题。静态问题解决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动态互动式问题解决则需要学生通过与问题环境的互动来探索问题解决的要素,并根据变化不断调整问题解决的过程,因此更多关注的是探索互动和应对变化的能力。也就是说,上海学生擅长于静态分析和推理,但在动态探索和变化方面的能力较弱。在这方面,新加坡和韩国学生都没有表现出在互动问题解决方面的劣势。

一般问题解决能力与学科问题解决紧密相关,并且在学校中主要通过学科学习来培养。分析表明,一般问题解决能力成绩变异有2/3左右可以由学科问题解决能力表现来解释,并且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与其联系最为紧密。对上海学生而言,基于计算机的数学成绩可以单独解释12%的一般问题解决能力成绩变异,与数字阅读一起可以解释67.1%。然而,上海学生的科学成绩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解释力则非常弱,在同时考虑三个主要学科纸笔测试成绩时,科学的解释率为0。与上海不同的是,在很多国家或地区科学的解释率往往大于阅读。这提示我们要特别重视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方式,避免将科学单纯视为静态科学知识的传授,相反要重视科学知识的深度理解、科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科学探究的支持以及科学兴趣和态度的培养。

如果我们将学生的一般问题解决能力视为一种综合的、具有创造性特征的能力,而非单纯应用某一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能力,那么我们无疑可以认为,上海学生在创造性问题解决方面的表现显然还不够好,尤其在高水平学生的培养方面仍需要大力加强。对学生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应该重点落实在具体的学科教学方式的变革上,改变以静态知识和技能传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更多地从问题解决的视角关注学生知识动态生成过程,将知识积累、技能形成与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结合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