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成果

互联网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网络道德认知混乱,因此,网络道德教育急待加强。作为一种正在形成过程中的规范体系,网络道德规范远没有现实道德规范那样完善,因此,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深化网络道德认知,就是要让大学生懂得一些基础性或一般性的网络道德规范要求。网络道德教育应坚持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配合,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网络社会善恶辨别能力和网络道德自律意识。

互联网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成果

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网络道德认知混乱,因此,网络道德教育急待加强。作为一种正在形成过程中的规范体系,网络道德规范远没有现实道德规范那样完善,因此,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深化网络道德认知,就是要让大学生懂得一些基础性或一般性的网络道德规范要求。

在网络发源地美国,一些计算机组织和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规范原则。如美国学者理查德·A.斯皮内洛提出的“自由”“无害”“知情同意”的“三原则”;埃瑟·戴森提出的“参与”“认同”“公开”“奉献”“理性”“协调”的“六条规范”;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为计算机伦理学制定的“十条戒律”和美国计算机协会提出的“八条伦理要求”等。我国学者严耕、陆俊等人在其专著《网络伦理》一书中提出了网络道德的“四原则”,即“全民原则”“兼容原则”“互惠原则”和“自由原则”。他们指出,由于网络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打破地域和民族界限并把世界联成一个“网络共同体”。因此,制定和提出网络道德基本规范必须具备“普遍有效性”的特点。我国在《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提倡:“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我们认为网络道德规范,既要很好地吸收和借鉴已有的且已见成效的成果,也要研究网络的发展趋势,提出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根据国家对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即“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要求,网络道德的基本规范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爱国守法

这是网络政治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爱国”是每个国家现实社会中人们必须遵守的道德原则,在“网络社会”中也不能例外。网络的开放性特征决定网络世界应该能够让不同文化处于同等的地位。但美国利用其强大的网络技术优势,推行“信息殖民化”政策,企图把世界各地的信息化建设纳入美国总体抑制之中,使自身能够在国际上扮演霸主角色。法国司法部长让·雅克·图邦认为,以美国文化和英语占主导地位的因特网实际上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莫博依先生指出:“几家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在信息网络上的称霸程度已经接近于文化侵略。”因此,在网络世界强调“爱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守法”是维护“网络社会”秩序必要而基本的要求。网络的隐秘性特征使人们的网络行为更自由和随意,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对其加以引导和调节,网络社会生活就很容易陷入混乱和无序。规范人们网络行为的基本法律就是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规定,任何用户(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都不得利用计算机国际联网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漏国家秘密犯罪活动,不得利用计算机国际联网查阅、复制、制造和传播危害国家安全、妨碍社会治安和淫秽色情的信息,不得利用计算机国际联网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这些法律法规能够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网络社会的秩序。

(二)诚信无害

这是网络经济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网络经济社会生活要求人们“诚信”。网络的日益普及和其交互性、即时性、跨地域性、非实体化、虚拟化等特点,使得人们有了一个相对自由得多、方便得多的“自由时空”。但同时,现实经济社会生活中大家十分熟悉、一致认可的某些“游戏规则”在网络经济生活中失去了效力。欺骗、不讲信用,将使网络经济社会生活更加混乱。因此,我们更要求人们讲究网络诚信。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无害”强调的是,人们不应该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给他人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伤害。一般来说,“无害”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不损害公共的以及他人的网络自由和利益,包括个人隐私和名誉等;二是不设置影响网络信息交流的障碍,当然必要的为维护信息安全而设的防火墙技术与加密技术除外;三是不传播不良信息,包括淫秽内容、不负责任的言论等。(www.xing528.com)

(三)文明友善

这是网络文化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文明”要求在网上传播的内容和传播的方式都是文明的。传播的内容要科学、健康、高雅,不要散布迷信、不健康、低俗的内容。传播的方式也要文明有礼。

“友善”是网络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平等公正,这是形成网民间友善共处的基础;二是互惠互利;三是避免不必要的纷争以减少彼此间的伤害;四是要尊重包括版权专利权在内的财产权和知识产权;五是要尊重他人的隐私,保守秘密。

(四)自律自护

这是网络个人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自律”是由网络道德自主性的特点决定的。网络是一个没有权威、没有统治、人与人之间彼此隐匿的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环境中尽情地展现自己,宣泄自己,不需要任何顾虑。网络道德因此体现出明显的自主性。道德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机制在网络中很难产生,调整网络关系的网络道德主要依靠网民们的内心自觉信念和主体意识,特别是权利、责任与义务意识的觉醒,即网民自律意识,自主自愿地按网络道德的要求进行网络活动。

“自护”也是网络个人生活中必要的道德要求。网络是一个丰富多彩、吸引力极强的世界,可让网民任意遨游,但是网民们也必须学会自我保护,要有自我控制力,上网工作、学习、娱乐要注意保护身心健康,不要沉溺虚拟时空。

网络道德教育应坚持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配合,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网络社会善恶辨别能力和网络道德自律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