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互联网视角下的发展成果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互联网视角下的发展成果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我们提出以下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一)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我们试图从人们的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情感、意志与个性心理四个方面,提出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参照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结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及我国现阶段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互联网视角下的发展成果

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我们提出以下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及大学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我们试图从人们的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情感、意志与个性心理四个方面,提出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有基本符合客观的认知、良好的情绪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与健康的个性心理。

1.基本符合客观的认知

人们的认知包括客观认知和主观认知。客观认知又包括对自然的认知、对社会的认知。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基本符合客观的认知表现在能正确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必须智力正常,这是最基本的要求。除此之外,还必须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基本符合客观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主观认知。主观认知包括对各种思想观点的认知和对自我的认知。只有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可能对各种思想观点进行正确的分析,使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基本符合客观的认知还要求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它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首先得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而良好的自我意识首先表现在“自知”。“人贵有自知之明”,可见自知并不容易。自知就是要能正确认识自己,既不要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妄自尊大,也不要一味瞧不起自己,妄自菲薄。然后要能“自尊、自爱”。“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特色的、独一无二的,要珍视自己。爱自己才能爱他人,自尊才能被别人尊重。再次是在“自知、自尊、自爱”的基础上能自我调控自己,并具有充分的、真实的自信心。自我调控指能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动员、自我控制,并有建立在真实的自我认识基础上的自信,因为“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总之,具备了基本符合客观的认知,才能准确地了解你自己,欣然地接纳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始终地支持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并不断地完善自己,处理好自己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良好的情绪情感

稳定愉快的情绪和丰富深刻的情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情感就必须有良好的应对方式。人的一生始终处于不断的追求、不断的选择、不断的失意、不断的受挫之中,因而人们可能常常感到焦虑和痛苦,于是会自觉不自觉地采用各种方式方法来应对这些痛苦。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健康合理的并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应对方法,以减轻、排解或解除痛苦,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3.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是良好意志品质的基本特征。要锤炼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个人的社会功能。社会功能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首先,人际交往是最基本的社会功能。美国教育家卡耐基指出,现代社会人们事业取得成功,在依靠自身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则是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者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其次,社会适应能力是很重要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协调一致,善于适应环境是一种生存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应能用理智改变自己不适应现实的态度,调整自己的需要和期望值,适应发展着的社会环境。最后,一定的创造力是知识经济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社会功能。“知识经济社会只相信成功者,不相信眼泪”“不创新,就灭亡”。心理健康的人应充满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具有良好社会功能的人,行动才会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

4.健康的个性心理

在健康的个性心理中,良好的人生态度很重要。一个人良好的人生态度首先来自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生的航标。只有树立了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明确人生的目的和方向,人生才有动力,人才能拥有良好的人生态度。其次,要有完整统一的人格,要将自己的需要、愿望、理想、目标与自己的行为统一起来,人格才完整,若二者分离将导致人格分裂。最后,应具有优良的意志品质、自主性和协作意识,这样才能克服人生困难,与人和谐相处,与社会协调发展,永葆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参照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结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及我国现阶段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www.xing528.com)

1.智力正常

正常的智力是大学生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衡量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方面。从智力测验的角度来看,智力正常的标准应当是智力商数在70以上,低于70为智力落后。我国的大学生一般都是经过高考录取入学的,智力基本在中等水平以上,极少有落后的情况。考察大学生的智力正常与否,关键是看他们的智力能否充分发挥效能,能否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顺利完成学业。

2.情绪积极稳定,情感丰富深刻

情绪是衡量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显著标志。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积极的情绪远多于消极的情绪,主导心境是愉悦、乐观和平静的,且能正确而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情感是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有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并能珍惜友谊,探索和追求真理,欣赏并向往美好事物,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创造美。

3.意志健全,行为协调

意志健全主要表现在意志品质上。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都获得协调的发展。他们学习、生活的目的明确,能根据现实的需要调整行动的目标,能尊重、听取别人的意见,但又独立思考,不盲目服从。能果断地作出决定并执行。能专注于学习或其他活动,并在活动中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坚持不懈地为实现目标而奋斗。能为实现目标而自觉地约束自己,抑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抵制各种外部诱惑。行为协调主要表现在行动的计划性、一贯性与统一性以及言谈的逻辑性等方面。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按照行动计划来开展活动,做事有条有理、善始善终。他们行动有规律,言行一致。他们语言逻辑性强,在言谈中思维清晰、有条理并具有批判性。

4.个性完整统一,内在协调,并有正确恰当的自我意识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高尚的理想、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他们有坚强的意志、较强的独立创造能力和实践精神。他们勤奋学习、积极工作,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懈地奋斗。他们能把需要、动机、态度、理想、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做到态度与行为相一致,不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远大目标,不为私欲而背弃良心。同时,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以及优缺点都能作出较客观的评价,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他们能够切合实际确定自己的学习和理想目标,能自信、自尊、自爱、自强,能把“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有机地统一起来,而且“理想的我”总能在“现实的我”中得到体现,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来调控自己的行为,使自己与环境等保持平衡。对于自己一些无法弥补的不足和缺陷,如容貌、家庭背景等,也能坦然接受,不作无谓的抱怨。

5.社会适应良好,言行符合社会规范,并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能坦然面对并接受现实,他们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怀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和愿望,又不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奢望。在环境不利时,既不逃避,也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去适应环境,积极改造环境。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的言行基本符合社会规范。当他们发现个人的行为偏离了社会的要求时,能够及时纠正,同社会要求趋向一致。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有积极的交往态度,掌握一定的交往方法和技巧,在交往中做到诚实守信、和善友爱、宽容尊重、关心合作。他们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朋友,能不畏强暴、同情弱者,能爱别人、帮助别人,也能接受别人的爱和帮助。他们有一般朋友,也有知心朋友,与大多数人都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6.心理活动特点符合年龄、性别和角色特征,并无心因性生理异常现象

心理健康的人其一般心理特点应该与其所属年龄阶段的人的共同心理特征相一致,与其性别及在不同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符合。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充满青春活力、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敢想敢干、勤学好问、探索创新。在性别特点方面,心理健康的男性大学生表现相对主动勇敢、刚强果断、爽直大方,而女性大学生则相对温柔细致、富于同情心等。在角色特征方面,他们能够根据自己所处的场合,正确把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还应该没有诸如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强迫行为等生理异常现象,因为健康的生理是健康心理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