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留学教育形象研究:国际学生视角下的成果

北京留学教育形象研究:国际学生视角下的成果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城市形象的具体研究内容上,张鸿雁、钱智等学者在总结前人观点的情况下,提出城市形象的内容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即城市物质形象和城市精神形象两个方面。在城市感知研究方面,近年来学者针对不同受众,从不同方面对城市进行了形象认知的分析和研究。所以,从城市形象感知方面研究北京城市形象具有很大的意义。江金波、赫瑞娜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西安市的旅游形象进行了探究。城市形象的传播可以借助城市品牌化。

北京留学教育形象研究:国际学生视角下的成果

城市形象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城市形象国内外的研究主要包括城市形象的理论、城市形象的感知、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形象的营销等方面。

对城市形象的研究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历史,许多学者对城市形象的内涵进行了阐述。美国学者凯文·林奇(1960)认为城市形象是一个公众印象,是多个印象的综合;中国学者钱智等(2002)提出,城市形象是指“城市内、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综合实力、外显发展动力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的认识和评价,是对一个城市发展状态的综合反映”;张鸿雁(2002)认为城市形象是“公众对一个城市的整体印象、具体感知和综合评价”,并对20世纪以来的城市形象理论与城市建设实践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分别从理论体系、行为体系和视觉体系这三个层面剖析了城市形象构建的内容与形象;王豪(2008)将城市形象定义为:“城市中事物的表象特征与外部形态特点,包括了城市中所有复杂多变的表象特征,以及透过这些表象人们所能感受到的特定精神内涵。”总之,研究认为,城市形象涉及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作为形象主体的城市,二是对形象主体城市感知的客体。在城市形象的具体研究内容上,张鸿雁、钱智等学者(2002)在总结前人观点的情况下,提出城市形象的内容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即城市物质形象和城市精神形象两个方面。

在城市感知研究方面,近年来学者针对不同受众,从不同方面对城市进行了形象认知的分析和研究。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理念、外观和功能运作的整合,但城市形象不是纯粹的客观存在意义,同样存在于人们的主观感知里。一座城市想展现的城市形象、表达的城市理念、发挥的城市职能,能否被人们感知到,能被人们感受到的是多少,需要在城市建设中作出哪些调整,才能让人们充分感受并体验到这个城市所传达的东西。所以,从城市形象感知方面研究北京城市形象具有很大的意义。江金波、赫瑞娜(2015)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西安市的旅游形象进行了探究。研究表明,游客对西安城市旅游形象的评价影响着五条主要显著路径,其中形象认知对总体形象、情感形象和感知成本均有正向影响;徐小波、赵磊、刘滨谊、吴必虎、钟栎娜(2015)的研究指出,认可度而非感知度是影响旅游形象感知的主要依据,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感知具有“总体发散,局部聚焦”的特征等。(www.xing528.com)

在城市塑造研究方面,王玲玲(2009)对杭州的城市形象从城市公共环境、城市媒体系统、市民公共活动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细节研究;吴齐(2017)认为,塑造、树立和传播城市形象的基础和核心是精确的城市文化定位;于萌(2004)对城市形象中的政府职能进行了探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何步文(2013)提出,兰州国际马拉松作为盛大的体育赛事,为开放和发展兰州注入新的活力,兰州应当以此赛事为契机,充分发挥城市生态环境和文化优势,加强体育与旅游之间的联系,打造出兰州独特的城市形象;魏效虎、陈祝康(2015)通过国际赛事青奥会,分析这一赛事对南京城市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建设的成效,认为对南京的国际城市形象的形成和塑造意义重大,成为南京传播自身形象的重要平台;朱俊成(2007)认为,城市要按照从外在的城市规划建筑、环境到内在的城市精神方面的顺序加强城市形象的构建,把自身的形象塑造好后再进行城市形象的传播;吴芳芳(2012)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城市品牌进行解读和论证,并将“乐活新城”作为南昌城市品牌的定位;朱迪(2017)以南昌本地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发现南昌微信公众平台在对城市形象的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微信公众号要建立起自身定位,完善内容质量与深度,加强媒体合作等方面的建议。

在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营销方面,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2005)指出,城市形象是在大众传媒和人际传播过程中,大众结合自身的经历、记忆等,对城市形成的主观认知。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都可以借鉴营销策略包装自己。美国学者菲利普·科特勒(2009)认为,城市形象类似于一种产品,我们可以将其与营销相结合,充分运用公关、广告等营销手段进行宣传,从而提升城市形象的传播效果,使城市获得更好的发展,还可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即根据目标需要,制定综合计划并整合多种有效传播渠道和形式(如宣传、公共关系等),使传播影响力最大化。城市形象的传播可以借助城市品牌化。凯文·莱恩·凯勒(2014)在《战略品牌管理》中提到城市品牌化实际上就是让人们认识和熟悉这个城市,并将一种特定的形象或者联想和这座城市相连。何国平(2010)认为,城市形象传播的总体范式是在城市定位和城市元素的二元张力中,充分利用自塑与他塑的传播和建构,以形成优选策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