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高校教育模式研究

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高校教育模式研究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毋庸置疑,网络为大学生展现自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但网络环境的虚拟性、网络信息的多变性等,也可能给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探索带来混乱。由于网上交往仅是文字的流动,个人能保留自我想象的空间,可以不在乎对方的反应,大学生通过聊天倾诉,尽情宣泄内心压抑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四)对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影响互联网的便捷性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高校教育模式研究

(一)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ckson)提出,青年期人格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获得自我同一性,避免同一性的危机与混乱。所谓自我同一性是一种有关“我是谁”“将要成为什么样”“在社会中处于何处”等问题整合和统一的自我感觉和认识;而同一性危机指的是一种无法正确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职责、自己承担的角色等人格发展的现象。同一性的确立标志着个体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一致。大学阶段正是确立自我同一性的重要阶段。

互联网在帮助大学生获得信息、娱乐和知识资源的同时,也让他们开始重新审视其赖以成长的世界,重新进行自我定位。毋庸置疑,网络为大学生展现自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透过它,大学生能够以自主的方式创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也能以平等的方式与成人世界展开对话,改变自身的处境,这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而且与传统媒介相比,那种普通民众缺少话语权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变。具有“边缘性”“抵抗性”“风格化”的青少年亚文化更是在现代网络传媒中找到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随着大量亚文化涌入市场,亚文化风格正成为时尚的主题,网络媒体的话语权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这样的剧变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的深刻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但网络环境的虚拟性、网络信息的多变性等,也可能给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探索带来混乱。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容易产生角色混乱。进入网络人际传播过程中的青少年,自我隐匿的心态会促使他把自己分成若干角色,尝试各个角色带来的新体验,致使他人对自己产生多种认识,这些认识经反馈会使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模糊,而自我暴露的心态又使得青少年在各种角色扮演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部分真实的自我。这种分裂的心态常常使青少年迷失在自我的扮相与真实之间。另外,这些角色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之间的冲突可能更加严重。这样,关于自我的正确认识也就很难正常建立起来,个体在形成一个完整、统一、具有连续性自我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从而导致角色混乱。②容易导致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距离过大。网络社会中的理想的“我”是不能够与现实社会直接接轨的,这就使它无法或很难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并与现实中的“我”达成一致。结果使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长期处于一种扩散状态,理想和目标过于远大,而个体无法企及的失望和沮丧又使他们一再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从而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更加沉迷于虚幻世界中。这使得青少年对本来就很困惑的“我是谁”的问题更加困惑,从而给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带来了更大困难。③主观“我”和客观“我”之间矛盾加大。在网络社会,所有信息都是以数字的形式存在的。在网络交往中,人们不断地以电子书写的方式建构自己的身份,创造了多个“自我”。网络社会中青少年的“现实自我”与他的“镜中自我”是有距离的,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这二者始终处于一种不一致的矛盾状态中。这种不一致加剧了主观“我”与客观“我”之间的矛盾,即青少年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与客观、真实的自我之间的矛盾,致使网络社会中青少年的自我意识难以达到统一。

(二)对大学生情绪健康的影响

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安全性和广泛性恰恰迎合了大学生渴望交往而内心闭锁、渴望获得真情而又怀疑真情的矛盾心理。在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渴望安宁又普遍缺乏安全感,而中学教育更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播、积累,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社交技能的培养,使其社会发展能力滞后,这与他们渴望交往、害怕孤独的心理特征相冲突。虚拟的网上交往给大学生提供了全新渠道,使他们敞开心扉。由于网上交往仅是文字的流动,个人能保留自我想象的空间,可以不在乎对方的反应,大学生通过聊天倾诉,尽情宣泄内心压抑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所以,网络给大学生创造了发泄心中不满情绪的场所和空间。

大学生的情感体验极为丰富、强烈、敏感,也极为动荡、复杂。他们关注社会的发展,也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但由于生活阅历的贫乏,他们对人生充满理想,又脱离现实。他们情绪起伏较大,很不稳定,容易产生不满足感和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的情绪体验。大学生情感的成熟必须通过社会生活的实践体验得以实现,而长时间上网阻断了大学生亲身的社会情绪体验。他们沉迷于虚拟世界中,受到网上传播的价值思想的感染。他们往往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浏览虚假重复信息,难免会产生心理焦虑和不满,出现精神疲惫,更有甚者会产生心理问题,造成其情绪冷漠,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成长。(www.xing528.com)

(三)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在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同时他们又具有使用网络的便利条件。一方面,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递的快捷,以及人机对话的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大学生培养和形成学习效率、平等、开放等现代观念。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他们扩大交往的范围。网上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为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缓冲的空间。网络还为大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的练兵场。另一方面,网络又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网络环境下,人们交往的对象及其身份都不确定,这就减弱了青少年社会角色的获得能力。人们网上交际主要依靠文字或抽象的数字、符号。如果大学生终日沉迷于这种人机对话的模式,会对社会适应行为和能力产生影响,更有甚者,还会患上“网络社交障碍”。正如时下在网络中悄然盛行的术语“宅人族”所表现的那样,他们极少出门,终日穿行于网络世界里,个人生活一团糟,逃避与外界社会的接触。由此可见,网络交往的虚拟性、自由性,很容易导致青少年行为的普遍失范,不利于他们的社会化。

(四)对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影响

互联网的便捷性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网上查询航班信息和购买机票,要比传统的方法节省很多时间。但不容忽视的是,互联网也在吞噬着很多人的时间。

作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一直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具备“时间管理”的观念与能力也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黄希庭等人对青少年的时间管理倾向进行了研究,认为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时间价值感,即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稳定的态度和观念。二是时间监控观,即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能力和观念。三是时间效能感,即个体对自己驾驭时间的信念和预期,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以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

缺乏时间管理能力是沉迷于网络中的人的通病。研究显示,时间管理倾向与网络成瘾呈显著的负相关。这就是说,个体对时间的重视程度越高,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信心越强,一系列的时间监控活动做得越好,就越不容易沉溺于网络。克劳特(Kraut)和他的同事对一些实验对象在开始使用网络及之后一两年的情况进行了评估,用专门的软件跟踪他们上网的次数。结果发现,人们花在网上的时间越多,与家人的沟通就越少,现实中的朋友也逐渐减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