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学科学化的关键问题及研究成果

教育学科学化的关键问题及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学的发展,除了上述“外力”的干扰直接影响科学化进程以外,教育学学科自身的若干问题,也是使教育学发展困惑的问题。这样的教育学实际不是科学的教育学。(二)教育学与其他教育学科的关系问题,也是学者们常常议论的一个课题。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教育学对象外延扩大与内涵缩小的过程,正是学科分化与学科综合的同一过程。至于教育学本身的逻辑体系问题,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等,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赘述了。

教育学科学化的关键问题及研究成果

教育学的发展,除了上述“外力”的干扰直接影响科学化进程以外,教育学学科自身的若干问题,也是使教育学发展困惑的问题。这就是教育学界所说的教育学的“迷惘”吧。

(一)教育学究竟应是一门什么科学,这是人们常常议论的课题。有的《教育学》的作者把教育学看作是在一种社会制度下,所实施的一种教育工程的诠释,如“苏维埃教育学是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条件下,对青年一代实行共产主义教育的科学”(凯洛夫:《教育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年版上册,第1页)。又如,“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学是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客观规律的科学”(常春元等主编:《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这些作者按“教育工程学”的价值取向,确定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即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目的),以什么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意识来进行培养(教育、教学内容),以什么原则、途径和方法培养(教育原则、途径和方法),如何管理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等。这样的教育学实际不是科学的教育学。这种教育学必然具有多样性,易变性。由于时代、社会、制度等的差异性和变化性,人才标准、规格自然不同,一种人才培养工程的设想,并不能成为一门科学。

与上述观点类似,有的学者把教育史上许多教育思想家的一种教育学说,也归为教育学的著作。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卢梭的《爱弥尔》、斯宾塞的《教育论》等。不错,这些人在论及教育时,确有他们精辟的见解,但一种教育学说,并不就是一门科学。如是,那么就可以说有多少教育家,就有多少教育学了。

以笔者拙见,“教育学”应是对诸“教育工程”、“教育方案”的一种科学抽象,应是对所有“教育学说”、“教育思想”进行科学抽象的一种学说、一种思想。也就是说,它是以所有的教育事实为研究对象,以教育问题为研究的发端点,以探索教育的一般规律为任务的一种科学。它是一般理论性的科学,不是应用性的工程学。它是从规律角度研究教育,不是从价值角度设计、决策、评价教育。

科学的教育学,基础是人类的教育实际,它的思想资料是一切有价值的教育科学成果。因此,它的基本内容应具有持久性的生命力,它可随时代变化而丰富,但不会从根本上被否定。时代召唤科学的“教育学”产生,再不能在“苏联模式”、“日本模式”、“美国模式”的“中国化”中“迷惘”了。(www.xing528.com)

(二)教育学与其他教育学科的关系问题,也是学者们常常议论的一个课题。在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长达近30年中,均以大一统的教育学代替了许多教育学科。既然是大教育学,人们自然对它从各个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要求,因而它就不能不成为能治百病,而又不能治病的“万金油”式的教育学了。近10多年来,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发展甚快,现已有“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政治学”、“教育文化学”、“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学”、“普通教育学”、“幼儿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学科教育学”、“教育统计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未来学”等。在这种形势下,就出现了各分支的教育学科都在研究教育过程的某一侧面,或教育整体的某一局部,那么,大统一的教育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有人戏谑地说,大教育类似一个口袋,它早被多门的分支学科掏空了,那么,它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并说,国外已无称谓教育学的学科了。

这里实际涉及到了科学的分化与综合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教育的分支学科的存在是必要的,即将教育这个统一的整体分解开来对不同侧面作科学的规定,以利于具体地了解某些侧面的运动过程。然而,教育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要不要总体上考察呢?要不要统一研究呢?答案应是肯定的。那么,教育学存在的客观性,就在于它所研究的是教育中最一般性的问题,或者说,是教育问题的一般。它撇开了历史与社会的特定形态,抛开了各种特定的教育形式,它关心的不是教育某领域的具体问题,而是教育整体中的一般性问题。就外延说,它概括了一切教育事实与教育问题;就内涵说,它只涉及教育普遍性问题。外延越大,内涵就越窄,属性就越少,就越抽象。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教育学对象外延扩大与内涵缩小的过程,正是学科分化与学科综合的同一过程。可以说,教育学与各门具体教育学科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对象是教育中最一般性的问题,至于它与具体教育学科的关系,可以说,它是其他教育学科的基础学科。因而,它不会随着各门学科的发展而消失,而是要经历一个在各门学科发展中逐渐完善和丰富的过程。

至于教育学本身的逻辑体系问题,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等,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赘述了。

(孙喜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北京:100875。北京:《教育研究》,199809,19~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