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边疆学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边疆学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特夫在《辽代中国社会史》一书里,把这些入主到汉地社会的少数民族王朝分成两大类,即渗透王朝和征服王朝,它们先后出现在10世纪前后。10世纪之前由入主到汉地社会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渗透型王朝国家有五胡乱华时期的“十六国”,北魏及其继承王朝东、西魏,北齐、北周、后唐、后汉、后晋。没有渗透型王朝作为“大中国”版图真正缔造者的推动,就不会有今日中国的辽阔版图。

中国边疆学的理论与实践

长城标志着华夏人群把“雨养农业”向北推进所可以到达的极限,然后他们又把长城作为保卫自己空间扩张成果的军事线来加以防守。“长城内外”成为研究中国北方不同人群及其文化之间冲突和融合的长时期互动关系的重大课题。从长远历史眼光来看,长城并没有阻断位于它南北两边人群之间的交流,它更像是一道铰链,将它内外的中国疆域紧紧咬合为一体。在这个意义上,长城是造就一个地理范围远超出汉地社会的“大中国”的黏合剂。

在中国历史上,起源于长城以北或汉地社会其他边缘地区的非汉人群,曾多次入主汉地社会,在那里建立属于自己的统治王朝。魏特夫在《辽代中国社会史》一书里,把这些入主到汉地社会的少数民族王朝分成两大类,即渗透王朝和征服王朝,它们先后出现在10世纪前后。

10世纪之前(含10世纪)由入主到汉地社会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渗透型王朝国家有五胡乱华时期的“十六国”,北魏及其继承王朝东、西魏,北齐、北周、后唐、后汉、后晋。10世纪之后(也含10世纪)由入主到汉地社会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征服型王朝国家有辽、金、元、清。

渗透型王朝在汉地建立的过程往往经历了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他们是进入汉地的雇佣军(实际上在此之前还有一个更早的阶段,即在边疆地区替汉地的中原王朝守卫边疆),从而以雇佣军的方式由汉地边疆进入中央中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开始形成自己的政治观点,从纯粹的雇佣军成为汉地社会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再下一步就变成占有支配地位的政治军事力量,从而在汉地社会建立自己的政权。(www.xing528.com)

这个漫长的向汉地社会渗透的过程带给渗透型王朝两个特征:一是在此漫长过程中,他们逐渐离开了自己原来的根据地,丧失了自己的“后方基地”(北魏即一显例);二是这样的王朝因为丧失了自己原来的根据地,所以比较容易接受汉制与汉文化。

征服型王朝即在短时期内就征服汉地社会之大部乃至全部从而建立自己的政权,因此仍然保留和重视作为自身文化与人力宝贵资源的原根据地,在统治汉地时也采取汉地的方式,但是他们自己不一定要汉化,往往形成多民族统一帝国。没有渗透型王朝作为“大中国”版图真正缔造者的推动,就不会有今日中国的辽阔版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