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走近大师:名家美育课

走近大师:名家美育课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寄人篱下图》是金农《梅花三绝册》之一,纵23.2厘米,横33.3厘米,作于1758年,纸本设色,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右侧渴笔八分题“寄人篱下”四字,非常醒目,突出了此画的主题。正如倪云林《五十抒怀》诗所说:“旅泊无成还自笑,吾生如寄欲何归?”金农的这幅画,表面上暗喻自己寄人篱下的生活,其实表现的是人类暂行暂寄的宿命。

走近大师:名家美育课

《寄人篱下图》是金农梅花三绝册》之一,纵23.2厘米,横33.3厘米,作于1758年,纸本设色,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幅作品因其构思奇迥,别有用意。构图其实很简单,高高的篱笆栅栏内有老梅一株,梅花盛开,透过栅栏的门,还可以看到梅花点点落地。右侧渴笔八分题“寄人篱下”四字,非常醒目,突出了此画的主题。

金农《梅花三绝册》之一《寄人篱下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 23.2cm×33.3cm

这幅画强化的是一个关于“客”的主题。图作于他七十二岁时,这时金农客居扬州生活窘迫。画是他生活的直接写照,他过的就是寄人篱下的生活,他曾在徽商马氏兄弟和江春的别墅中寄居,最晚之年又寄居于扬州四方寺等寺院之中。(www.xing528.com)

中国哲学强调,人生如寄,世界是人短暂的栖所,人只是这世界的“过客”,每个人都是世界的“寄儿”。正如倪云林《五十抒怀》诗所说:“旅泊无成还自笑,吾生如寄欲何归?”金农的这幅画,表面上暗喻自己寄人篱下的生活,其实表现的是人类暂行暂寄的宿命。高高的篱笆墙,其实是人生种种束缚的象征,人面对这样的束缚,只有让心中的梅花永不凋零。

金农有“稽留山民”一号,“稽留”,即浙江的天竺山,传是许由隐居之地,金农此号有向慕先贤隐居而葆坚贞的情怀。同时,“稽留”又有淹留的意思。人的生命就是一段短暂的稽留。他有一幅图题识说:“香茆盖屋,蕉荫满庭,先生隐几而卧。不梦长安公卿,而梦绿萍池上之客,殆将赋《秋水》一篇和乎。世间同梦,唯有蒙庄。”人是浮萍池上之客,萍踪难寻,人生如梦。人是“寄”“留”“客”,所以何必留恋荣华?那长安公卿、功名利禄又值几何?他在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哲学中,获得了心灵上的抚慰。

金农多画“篱下之物”,他的梅花多为篱落中的野梅,拓展了陶渊明开启的荒村篱落的美感世界。上海博物馆藏其《梅花册》二十二开,其中第三开画篱墙边的繁密之梅,题云:“吾杭西溪之西,野梅如棘,溪中人往往编而为篱,若屏障,然余点笔写之,前贤辛贡王冕之流却未曾画出此段光景也。”他笔下画的是野梅无人见赏的存在,彰显一种寂寞的境界,突出他所追求的鹭立寒汀的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