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级轮滑教育:前画葫芦编码2201

初级轮滑教育:前画葫芦编码2201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附:前画葫芦的教学法1.左、右脚向前单画葫芦——将此前掌握的“单脚支撑”技术应用到“前画葫芦”中,以左脚为例:左脚单脚支撑在桩杯的左侧以直线方式向前滑行,右脚内刃支撑用力,画葫芦,沿着教学场地上布置的桩杯一个一个画过去,感受右脚在B'点位置内刃转外刃、外刃转内刃的处理。——双脚向前画葫芦。

初级轮滑教育:前画葫芦编码2201

【教学说明】

第一课:第二进阶(花式绕桩)必修。

两课时:第一课时45分钟(教学),第二课时45分钟(强化)。

【教学目标】

1.掌握桩上“前画葫芦”的基本技术。

2.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完成“前画葫芦”。

【教学重点】

1.正面向前滑时保持左、右脚对称和身体的平衡、协调。

2.正面向前滑时内刃转外刃、外刃转内刃的变化。

3.正面向前滑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教学难点】

1.画葫芦(肚)外八字内刃支撑。

2.画葫芦(腰)内八字外刃支撑。

3.正面向前滑时内、外刃的转化技巧。

【注意事项】

1.单人“前画葫芦”,要注意身体重心的平衡、稳定;左、右脚画葫芦要求弧度大小一致,圆弧要饱满,内刃、外刃变化要合理、顺畅。另外,每一个桩杯都应在葫芦的中心点位置,葫芦要画得流畅。

2.双人、多人“前画葫芦”,要注意协调、整齐划一,除了脚上画葫芦的动作,身体姿态、手上动作也要一致。

【教学意义】

1.“前画葫芦”对保持身体平衡,集中注意力,练习肢体的协调性,唤醒神经对节奏、韵律的反应力都有重要作用。另外,在花式绕桩技巧中,“前画葫芦”是最基本的动作,也便于个体单独练习和体会,学生要注意始终保持节奏感,并通过技术动作调动肢体语言来表现这种节奏感。

2.双人、多人间配合,是花式绕桩的根本意义。在校园开展的轮滑课程中,花式绕桩技术的学习和双人、多人的配合表现,是花式绕桩的魅力,同时也承载着训练轮滑舞蹈的基本能力的功能。

附:前画葫芦(编码:2201)的教学法

【教学方法】

1.左、右脚向前单画葫芦——将此前掌握的“单脚支撑”技术应用到“前画葫芦”中,以左脚为例:左脚单脚支撑在桩杯的左侧以直线方式向前滑行,右脚内刃支撑用力,画葫芦(即画半圆),沿着教学场地上布置的桩杯(以其为圆心)一个一个画过去,感受右脚在B'点位置(见“前画葫芦”示意图)内刃转外刃、外刃转内刃的处理。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左、右脚互换练习,分别掌握左、右脚在“葫芦腰”位置的内、外刃处理方式。

2.双脚向前画葫芦——将此前掌握的“平地葫芦”技术应用到花式绕桩项目中,始终通过桩杯来表现。学生首先要学会以桩杯为圆心,利用双脚内刃画弧线,感受内刃的支撑,用力画圆;可以先画一个大圆再画一个小圆,交替进行。

3.借助音乐旋律——双人、多人跟着音乐旋律和节奏“前画葫芦”,展现优美身姿,画出节奏感,这是花式绕桩独特的魅力。教师要注意检查双人、多人之间的配合度和节奏协调能力。

【教学过程】

一、热身(不穿轮滑鞋

“前画葫芦”的热身内容主要是活动脚踝——学生采用基本站立姿势,左、右脚分别做转踝运动,把双脚脚踝活动开来,然后,模拟内刃转外刃支撑用力、外刃转内刃支撑用力,反复练习。学生要在热身过程中体会内刃支撑转外刃支撑、外刃支撑转内刃支撑的变化。

二、单人“前画葫芦”

说明:首先,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单人“前画葫芦”掌握绕桩技术。教学过程如下:(www.xing528.com)

1.教师发出口令:预备。

2.学生听到教师的口令后,面对桩杯外八字站立于八个桩杯所在的直线上,目视前方。

3.教师发出口令:右脚单画葫芦。

4.学生的左脚在桩杯的左外侧平刃向前滑行,右脚内刃画葫芦,利用滑行产生的向前的力量画弧线,连续画过八个桩杯后到达终点。

5.教师发出口令:转身。——左脚画葫芦。

6.学生转身,右脚在桩杯的右外侧平刃向前滑行,左脚内刃画葫芦,利用滑行产生的向前的力量画弧线,连续画过八个桩杯后回到起点。

7.教师发出口令:双脚向前画葫芦。

8.学生左、右脚内刃画葫芦,产生对称向前的力量。从A移到B(左脚)、从A'移到B'(右脚)时应用内刃从外八字到内八字,到B、B'处内刃转外刃,从内八字转为外八字,继续画葫芦;从B移到C、从B'移到C'时继续用内刃支撑画葫芦……连续画过八个桩杯后到达终点。

9.教师发出口令:转身。——双脚向前画葫芦。

10.学生转身,重复双脚向前画葫芦一次。

三、双人“前画葫芦”

说明: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双人“前画葫芦”练习和掌握配合的协调性。教学过程如下:

1.教师发出口令:预备。

2.两个学生一前一后(以两个桩杯之间的距离为一个桩距,第一个学生距第一个桩杯一个桩距,第二个学生距第一个学生一个桩距)面对桩杯外八字站立于八个桩杯所在的直线上,目视前方。

3.教师发出口令:第一位开始。——双脚向前画葫芦。

4.第一个学生开始画葫芦,画至第一个桩杯的位置(裆部正好在第一个桩杯的正上方)。

5.教师发出口令:第二位开始。——双脚向前画葫芦。

6.第二个学生开始画葫芦,画至第一个桩杯的位置(裆部正好在第一个桩杯的正上方)。此时,第一个学生应正好移至第二个桩杯的位置(裆部正好在第二个桩杯的正上方)。

(教师可以配上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练习,学生的动作一定要和音乐的节奏同步,这是双人花式绕桩的基本要求)

四、多人“前画葫芦”

说明:最后,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多人“前画葫芦”练习和掌握配合的协调性。教学过程如下:

1.教师发出口令:预备。

2.多个学生排好队,均面对桩杯外八字站立于八个桩杯所在的直线上,目视前方。

3.教师发出口令:第一位开始。——双脚向前画葫芦。

4.第一个学生开始画葫芦,画至第一个桩杯的位置(裆部正好在第一个桩杯的正上方)。第一个学生快到这个位置的时候,第二个学生应该站到第一个学生最开始站立的位置等待教师的口令。

5.教师发出口令:第二位开始。——双脚向前画葫芦。

6.第二个学生开始画葫芦,画至第一个桩杯的位置(裆部正好在第一个桩杯的正上方)。此时,第一个学生应正好移至第二个桩杯的位置(裆部正好在第二个桩杯的正上方)。

7.教师接着发出口令,后面的学生依次跟进。

(教师可以配上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练习,学生的动作一定要和音乐的节奏同步;也可尝试多人花式绕桩的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