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北秧歌:历史源远流长,表演研究全面解析

河北秧歌:历史源远流长,表演研究全面解析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河北秧歌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历代劳动人民不断继承、创新、发展的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北秧歌得到了改进与发展,形象也更健康。在河北秧歌中,冀东“地秧歌”、井陉“拉花”、沧州“落子”和完县“地平跷”,其中“地秧歌”和“落子”影响最大。河北秧歌的创新与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河北秧歌:历史源远流长,表演研究全面解析

河北秧歌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历代劳动人民不断继承、创新、发展的结果。河北秧歌又称“河北地秧歌”“冀东地秧歌”,是河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我国河北省东部的唐山、昌黎、卢尤等地,起源于元代末年,源于民间生活、戏曲、神话传说。其表演方式为徒步于地上,不受演出场合和道具的限制,是自娱性和表演性相结合、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一种民间舞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北秧歌得到了改进与发展,形象也更健康

(一)河北秧歌的特色

河北秧歌的表演形式有着自由灵活、内容丰富的特点,擅长以形引人,表情细腻,形象鲜明。河北秧歌的表演形式分“过街秧歌”和“场子秧歌”两种。过街秧歌为走街串巷进行沿途表演,特点是节奏与动作统一,表演各异,舞姿简洁,边走边扭;场子秧歌在遇到广场或十字街头时,则要拉开场面,大扭一番,表演有故事情节的“小出子”(小型舞蹈节目)。特点是人物性格鲜明,舞姿舒展、健美,画面灵活多变。在所有的角色中,“丑角”的表演最为突出,既憨厚可亲又诙谐乐观,显得风趣、幽默。

在河北秧歌中,冀东“地秧歌”、井陉“拉花”、沧州“落子”和完县“地平跷”,其中“地秧歌”和“落子”影响最大。“地秧歌”的行当有丑、妞、拖、生,丑在地秧歌中表演活泼,技巧要求高,以“逗”妞为主,机敏滑稽,动作诙谐;妞为俊美的少女形象,表演娇媚柔俏,动作以丰富多变的扇花取胜;拖扮相如戏曲中的彩旦,手持棒槌或烟袋,表演中忽嗔忽嬉,为生、妞搭桥引线;生则呆头憨脑,酸气十足。这四个各具特色的行当人物,在表演中各展风采,使地秧歌的“出子”(小节目)既以细腻之情撩动人心,又不乏幽默诙谐舒展情怀。

“落子”有文、武之分,“文落子”以唱为主,表演中用霸王鞭、呱嗒板、扇子,动作稳健、优美;“武落子”融武术和筋斗于动作中,舞动起来更显得内柔外刚,英武洒脱,道具只用霸王鞭和呱嗒板。落子舞蹈动作的突出特点是,每个动作(两拍)均在强拍的后半拍“起法儿”(动作开始),弱拍是动作的运动过程,到下一次弱节拍的前半拍结束本动作。这种特殊的运动过程,使舞蹈的动作更为突出鲜明,形成“落子”的显著特色。

(二)河北秧歌的创新与发展

河北秧歌中昌黎地秧歌具有欢乐、红火、民间色彩浓郁的风格,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早在20世纪50年代节目《跑驴》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银奖之后,这一艺术形式便轰动全国。由于历史的原因,昌黎地秧歌不可避免地带有旧时代的印痕,一些艺人为了追求效果,在表演过程中不时流露出旧秧歌的某些不健康的情调和动作,如今随着现代人审美情趣的进步,人们在继承的基础上赋予其新时代的词汇和情感,使之能与时俱进,永葆艺术青春。河北秧歌的创新与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行表演动作的革旧创新

“妞”又称“包头”“上装”,一般都是俊扮的少女。其特点是:“稳中怯、柔中俏、扇花飞舞周身绕,双臂摆动娇中媚,好似葫芦蔓儿飘。”按照封建传统观念要求,表演特点是:“步子轻柔细小,动摇好比风摆柳,头稍晃,肩要揉,体态婀娜半含羞。”这就与现代年轻妇女的举止格格不入,所以不仅给人们不协调、不舒服的感觉,表演者本身也受到极大约束。

(1)解放脚跟

地秧歌中妞的步法基本上是双脚尖不离地面,小擦底步脚步的变化基本上是:前上步后退步,掖步、错步等轮番使用,是一种典型的旧社会小脚女人的步法,与新时代的要求并不合拍。所以,解放脚跟是区别新旧秧歌中“妞”角的关键。具体的改革办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借助常用标准舞蹈动作脚步离开地面,可将“射燕”“探海”“跑跳步”“大小翻身”“小跳步”等动作揉进地秧歌中,但切记不能形成标准舞蹈动作,要让观众一看还是地秧歌。

第二,借助于民族舞蹈的动作使脚步放大,如顿跳、两跳两扭、吸腿扬臂等动作。

第三,借助沧州落子的步法,丰富地秧歌中妞的脚步变化。如:走四角的脚步、小跑步、弓箭步、扯步跺子、截步等动作。

(2)伸展双臂

地秧歌中妞扭动双臂基本上以胸前为主,加上原来的小脚步,动起来非常扭捏,如果配上改革后的脚步,双臂则必须伸展。如:胸前晃扇、掌扇、左搭右闪扇等。根据地秧歌妞的动作特点,双臂舒展开,步子放大,扭起来落落大方,才能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3)规范扇花

昌黎地秧歌以扇花多样而形成独特风格。常用扇花30余种,有些扇花妞、丑通用,使用频率高,如果不加以规范,任人瞎扭一通,就会破坏这一艺术的美感。

第一,把适用妞角的扇花归为一类,明确为妞的扇花。如:胸压扇、推扇、奔月扇、下帖扇、肘下平端扇、贴肩扇、肩扛扇、抱月扇、颠簸扇、腰扇、扣揉扇、片扇、转扇等扇花可作为妞角的常用扇花。

第二,把有的扇花更名,如:偷看扇,扇子全部遮住脸,双手稍向左右移,眼睛从左右侧向前方偷看;含羞扇,双手动作姿态同偷看扇,头稍低,面向左侧下方看,以扇遮脸。(www.xing528.com)

这两种扇花已经不适应现代妇女表达情感的方式,现已改成头上晃扇、含羞扇,可叫作头上挽花扇。

(4)放开腰胯

按旧秧歌的要求,妞的表演风格特点是:“身稳腰柔步子轻,腕软夹臂要抠胸,眼睛含情面要媚,胯随身子轻摆动。”这种表演在某些特定场面中还适用,但按现代妇女的性格要求又显得非常拘谨、呆板。所以,腰胯放开更接近实际。腰胯放松,臀部下坐有利于会阴穴(海底)畅通,骨骼肌肉放松使经气正常循环,身体上、中、下协调;两膝微屈,膝盖不超过脚尖,这样有利于全身放松,起到上虚下实的作用。借助迪斯科、现代舞的表演动作把腰胯放开,翻身、蹲起、蹲踢步、拧步、吸腿跳踢步等动作有起有伏,使人振奋愉悦,应该可以形成现代的表演风格。

(5)开阔步法

丑的步法多以骑马蹲裆式为基础,偶尔出现一些小跳步,动作幅度还是小,要使其更具现代青年的性格特点,可适当加些摇摆动作同过去的踢步、捌步、颤步等融为一体,就会给人以充满生气,向上进取之感。

(6)固定扇花

在丑角的表演中,五花扇、缠头扇、跳掌扇等,风趣百出,洒脱自如,应该保留,而那些带有低级趣味的挑逗性的扇花必须加以改进。丑的扇花近40种,应该把最有特点、最有代表性的扇花如钻天扇、错掌扇、搭扇扇、缠头扇、折点扇、弱扇、风云扇等加以固定,以使之规范。

(7)球帽的使用

球帽是丑角表演中的特定服饰,明显带有清朝宫廷服饰的痕迹,至今被艺人们传授使用,我认为做特定的节目可以。帽子本身既是道具又属于服饰范畴,表演也确有特色。在帽子的运用上,可视内容而定,如表现在打稻场上可以利用草帽、扇帽,群体表演也可用一把式的红缨线帽,表演既可采用球帽的抛法,也可采用转头法等。

(8)丑中见美

舞台上的丑角,一向被称为中国传统戏五大行当——生、旦、净、丑、末之一。“无丑不成戏”插科打诨,抓哏逗趣,给一出戏穿插笑料,渲染气氛,增强效果,都有赖于丑角的表演。整出戏没有丑角的情况诚然也有,不过,无论是哪个剧种,缺了丑角,戏就减色不少。通常丑的表演比较受欢迎,引人发笑,有的丑角在表演中,随意发挥,把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如笨、呆、丑的形态贯穿于表演之中,如再配以丑陋的化妆就会给人以不舒服、低级的感觉。现代秧歌中丑的表演应该是:笨中有巧,呆中有俏,眼中有神,丑中有美(在丑角化妆中强调化俊装,可借助戏曲中三花脸的化妆法)。该角色也分文、武两种,文使用团扇、烟袋;武使用棒槌。表现中老年泼辣健壮妇女的形象,是妞与丑相互表演之中的媒介或制约,旧秧歌中属媒婆一类的人物。

角色所用的烟袋、捶布的棒槌在现实生活中已基本不存在。不过作为一种表演道具和技巧可以在群体大秧歌中保留。在特定的表演中改革出新,使之更具现代特色。在有现代故事情节的“出子”秧歌表演中,文、武当然是两种性格不同的形象,文可改用烟袋手绢或者团扇手绢,也可适当使用扇子,根据故事情节也可以用其他的道具。表演方面可以借助于迪斯科舞蹈中的某些成分,做到全身扭动肩腰活,粗犷开朗脚利索,也可以借助山西舞蹈节目《婆姨们》中一些舞蹈语汇来丰富这一角色。

概括起来,改革后的地秧歌动作精华不能脱离16个字:蹲、跳、挺、转、钻、磋、躲、闪、推、挡、扑、盖、抖、扭、拧、翻。

2.秧歌表演形式的革旧创新

昌黎地秧歌的表演内容,除平秧歌无固定情节外,大多数“出子”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风貌和戏曲、电影、故事中的片段,取材广泛,叙事性较强。昌黎地秧歌大致分为排街秧歌(串街走)、场子秧歌(打个场子扭些出子)两种。多年来,在文化工作者的整理、加工、创作的基础上,它们又被搬上了舞台。

排街秧歌,是串街过巷的舞蹈形式,街排统一,表演各异,动作上力求简洁,变化较小,重于即兴发挥。从亚运会帆船赛开幕式表演和县艺术节中秧歌表演来看,在排街秧歌中既有统一又有自我发挥,步伐上走跳相结合,边行进边扭,不断前进。

3.地秧歌音乐伴奏的创新

秧歌调一般是由扭秧歌的艺人兼唱,也有民歌艺人随队专门演唱的。当秧歌队遇到广场或门市、住户摆设礼品——烟、茶、果品等时,便打开圆场,尽兴大扭一番。高潮过后,唢呐停奏,秧歌止舞,就进入唱秧歌调阶段。唱秧歌时,唱秧歌调的人步入场子中间,如果是广场,可自由地面向四个方向唱,如果在门市或住户门前“打场”,则面向门市或住户。唱秧歌调时都是干唱,不加任何乐器伴奏,只是在过门或间奏时加锣鼓点,而且是光唱不舞,有时稍加手势。秧歌调四句一段,一般都用打击乐奏四小节前奏,第三句后,有两小节的打击乐(过门),第四句后,有打击乐四小节(尾奏)。鼓即兴加花伴奏,镲只打强拍。

地秧歌音乐曲调明快,清脆响亮,旋律性强,再加上用大唢呐、堂鼓及小镲伴奏,颇具乡土气息,且携带方便,非常适合排街秧歌和大、中场子秧歌的伴奏,能起到烘托气氛、激发情感的作用。出子秧歌和舞台秧歌如果还用此法伴奏则显得单调、守旧,可改为小唢呐加民乐伴奏。舞台秧歌也可用小唢呐加电声乐伴奏,突出小唢呐的效果,会使人耳目一新。曲目也要一改往日不论什么场合基本上离不开那几个曲目的奏法,可根据秧歌“出子”,节目的故事情节以唢呐曲为基调重新改写曲子,也可采用民歌或流行歌曲进行伴奏,效果会更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