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拉松专业与业余:奖金与成绩的关联

马拉松专业与业余:奖金与成绩的关联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男子专业马拉松选手“集体失踪”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奖金,专业选手不像业余选手,想跑多少就跑多少,他们每跑一次都直接跟“饭碗”挂钩,成绩跟待遇直接相关。如果马拉松业余爱好者放弃快乐,贪求成绩,一定感到烦恼。马拉松业余爱好者的执着,专业运动员也不能相比。马拉松让大脑释放快乐素,使人产生幸福感。由于今年的全运会马拉松决赛将于4月底在辽宁营口举行,来厦参赛的周春秀也不使出全力。

马拉松专业与业余:奖金与成绩的关联

很多人看怕了专业运动员挥汗如雨的苦练,对马拉松望而却步。他们是混淆了专业运动员和马拉松业余爱好者的区别。

业余马拉松可以玩各种花样

近几年来,男子专业马拉松的位置逐渐被中国竞走队所取代,男子5000米等一些场地长跑比赛也被取消了,究其原因,是因为在世界上无竞争力。正所谓:富人打球,穷人跑步。一般选择中长跑和马拉松的运动员,多数是能吃苦,但家境比较贫寒的山里孩子或者农村孩子。他们承载着家里的希望,从小便负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中国专业马拉松选手出了成绩之后都去了哪里?大学!虽然现在“知识无用论”影响着现实社会,但没有学历更是无法生存。所以现在在大学校园里,每次省大运会或者全国大运会成绩都非常得好。但更多的大学生又怎样?运动猝死不断发生,大学生普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中国的男子专业马拉松选手“集体失踪”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奖金,专业选手不像业余选手,想跑多少就跑多少,他们每跑一次都直接跟“饭碗”挂钩,成绩跟待遇直接相关。就像之前艾冬梅、孙英杰、郭萍等的遭遇,伤病是无法避免的。尤其是近几年“非洲旋风”席卷全球,各地政府拼命烧钱来提升“城市名片”,让纯洁的马拉松赛事着实变了味,也压缩了中国男子专业马拉松运动员的参赛空间。现在国内的马拉松赛事取的专业名次太少,前六、前八,最多前十,请来一帮非洲选手最差的都在前十之内,让国内选手没法比。组委会设置的奖金刺激的只是非洲选手,而对于国内选手只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所以一些一线、二线的运动员选择了奖金相对不低的百公里赛、户外越野赛、登山赛或者半程马拉松赛来取得奖金维持自己的状态和生活。这也是这几年户外越野、登山赛事竞争激烈的主要原因。

专业马拉松运动员参加马拉松是工作,国家出钱免费培养,他们拼身体极限,很多人把健康都拼没了,除非成绩很理想,否则不太可能跑出快乐。专业运动员退役后,很少有人再跑马拉松,大多是身体已经不允许他们继续奔跑了。为了奖金等追求速度,拿着青春赌明天,几年颠峰一过,就只能远离跑道,留下一身伤病。个别专业运动员甚至是前半生用身体换金牌,后半生卖金牌治身体。那些有一定跑步天赋,比如以特长生身份进入大学、但距离进国家队还有差距的,这部分人跑步水平远高于大多数人,他们在没有黑人参加的国内马拉松赛事中得奖不难。他们平常也要像专业马拉松运动员一样训练,所以健康快乐也是不太可能的。真正的马拉松业余爱好者注重感受,跑马拉松是为了快乐,追寻体验,可以乐呵呵地玩上十几、几十年,甚至能把马拉松坚持终身。速度带来刺激却容易消逝,体验得到的快乐往往能更长久。跑得越快,退出越快。跑得越慢,快乐常在。

专业运动员无法随心所欲地奔跑

如果专业运动员只求快乐,不问成绩,肯定不是一个好运动员。如果马拉松业余爱好者放弃快乐,贪求成绩,一定感到烦恼。身份不同决定目标不同、境界不同。专业运动员的成绩,马拉松业余爱好者难以企及。马拉松业余爱好者的执着,专业运动员也不能相比。

夺名次,那是属于专业运动员的事情,业余爱好者就凑个热闹,活络活络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只要能顺利跑完全程,从赛场上下来,你就可以骄傲地告诉身边的朋友,我又完成了一场马拉松比赛!所以,马拉松带给业余爱好者的不是竞技,而是一种生活方式。“重在参与”的口号,最先擦掉马拉松赛作为赛事的严肃性,只要有兴趣、下决心,谁都可以参加比赛。业余马拉松爱好者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快乐。所谓“你幸福吗?”,就是快乐地生活着。马拉松让大脑释放快乐素,使人产生幸福感。绝大多数业余爱好者的底线是在关门之前跑完,只要跑完就是幸福。我们即便练到吐血,也没能力去争世界第一。于是我们可以凭兴趣和时间随意练、随意跑,不必吐血。我们可以不在乎成绩,用另类玩法完成马拉松,尽情享受其中乐趣。专业马拉松运动员以及高水平业余运动员对自己的评价大多是批评性的,他们除非跑出自己的理想成绩、理想名次才能有这种快乐体验。(www.xing528.com)

正常锻炼可健身,但竞技体育会伤身。业余马拉松爱好者不能把成绩太当回事,要以好玩的心态落实重在参与的精神,收敛竞技心态,把过程、健康和快乐摆在第一位。我们跑马拉松,跑完就是自己的冠军。内心平静就什么事都容易搞定,内心不平静再好的事也可能搞砸,平静的心才是最幸福的!专业运动员很少参加比赛,一年最多只能跑几场马拉松,而我们业余爱好者一年可以跑数十上百场。专业运动员不会去参加100公里、12小时或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连续跑的超级马拉松,业余爱好者可以想怎么跑就怎么跑。专业运动员就算是参加比赛,跑一段时间感觉拿不到好名次就会选择退出比赛,因为每次比赛恢复时间太长,会打乱正常训练,并且容易受伤,何况比赛对他们不是享受,而是受罪。我乐当业余,享受“跑马”。

跑完2009年杭州马拉松赛的孙英杰

附:《周春秀今年再跑“厦马”,这是她第九次来厦参赛》

(2013年1月2日台海网报道摘要)

2003年,25岁的周春秀首次参加马拉松赛,即在厦门夺冠,从此在厦门开创了辉煌的“三连冠”。2006年,周春秀中途临时退出;2007年只跑半程;2008年和2009年均在比赛当天退出;2012年,周春秀参加了半程比赛,在国家队一班女将中以1小时13分18秒的成绩名列第三。由于今年的全运会马拉松决赛将于4月底在辽宁营口举行,来厦参赛的周春秀也不使出全力。

周春秀曾是厦门马拉松女子三连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