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文视野下的工程事故理论与实践研究

人文视野下的工程事故理论与实践研究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程制度是以不同行业与工种的工程规则为基础形成的,完备的工程制度是指导开展工程活动的“指南针”。因此,工程共同体成员应当以这些工程制度与规则为基准,安全、顺利、合理、持续地开展工程活动。另外,施工方所执行的工程规则,并不一定意味着工程使用方也会遵守同一份规则,其行为往往因不愿受到工程规则太多规约而发生工程事故。

人文视野下的工程事故理论与实践研究

工程制度是以不同行业与工种的工程规则为基础形成的,完备的工程制度是指导开展工程活动的“指南针”。工程制度与工程规则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工程制度与工程规则构建的体系是相对安全的,因为这个体系是在经历大量工程事故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严格遵守这些制度和规则才有可能避免工程事故(重复)发生。因此,工程共同体成员应当以这些工程制度与规则为基准,安全、顺利、合理、持续地开展工程活动。如果严重违反经过无数次实践活动检验过的工程制度与规则,发生工程事故的可能性将无限增大;另一方面,工程制度与规则在某种意义上是“永无尽头”的、“处于不断完善中”的文本,它会随着工程技术方法与手段的创新而不断发展与完善。每一份工程操作规则,它的可操作性与局限性并存,过去可以使用的工程规则,未必一定适用于当下的工程活动。另外,施工方所执行的工程规则,并不一定意味着工程使用方也会遵守同一份规则,其行为往往因不愿受到工程规则太多规约而发生工程事故。

当然,无论工程规则的制定者的考虑多么周密和详实,都不可能穷尽工程实践活动中的一切细节,工程规则也不可能涵盖、预防并解决工程中的所有问题。工程规则中没有明言但其义隐含于字里行间的内容,一方面,需要制定规则者的深入挖掘并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给受众,另一方面,工程规则的执行者和实施者也要深入领会其中的精神和内涵,才能更好地推动工程规则的细化和完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预防工程事故发生、解决工程中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依赖于具体情境中生发的潜在的、意会的智慧,而这种智慧产生于‘心—身—物—做(doing)’的行动结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发生学构造”[12]。(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