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毛泽东极左思想与中国现代哲学史

毛泽东极左思想与中国现代哲学史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毛泽东的极左思想,表现为“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想家离开了那些物质基础,而从他们所认为的革命性质出发,空谈要同传统观念彻底决裂,就是教条,就是超阶段的革命。《共产党宣言》的“彻底决裂”是革命;有极左思想的“革命者”的“破四旧”是超阶段的革命。第一阶段是科学的,第二阶段是空想的,第二阶段之所以是空想的,是因为革命的领导者认为,革命的性质可以决定革命的任务。

毛泽东极左思想与中国现代哲学史

毛泽东的极左思想,表现为“文化大革命”。这场大动乱,确实是“史无前例”的,把社会上的一切都闹了个天翻地覆。在学校里,不是先生教学生,而是学生教先生。在医院里,医生当看护,看护当医生。大学的学生不是通过考试入学,而是由工厂、人民公社和部队保送进来的,称为“工农兵学员”。他们首次进校的时候,大张旗鼓,学员们捧着或顶着毛泽东的半身石膏像,认为他们胜利了,知识分子被打倒了,以为只要有毛泽东的一道行政命令就可以进入知识的宝库,攀登科学的高峰。

毛泽东最喜欢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一句话:“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共产党宣言》是从产业大革命说起,这次大革命引起了政治、经济、道德等社会各方面的大变动。《宣言》说:“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71~272页)这样说“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句话,就有了物质的基础,这是从革命的任务出发,是名副其实的革命。极左思想家离开了那些物质基础,而从他们所认为的革命性质出发,空谈要同传统观念彻底决裂,就是教条,就是超阶段的革命。当时的革命者们大破“四旧”,他们所要破的“四旧”是封建主义的“四旧”,其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应当是改变自然经济为商品经济,中国“四旧”中的宗法制度、家族思想,都是自然经济的产物。不从根本上下手,而只大批孔、孟,纵写千万篇文章,也是没有效力的。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冲突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力大发展,旧的生产关系不能与新的生产力相适应;新的经济基础已经改变,旧的上层建筑不能为它服务,而且成为它的束缚了。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是新的生产关系不是由旧的生产力自然发展出来,新的上层建筑不是由旧的经济基础自然决定的。在前一种情况下,社会就要发生革命,这就是“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那句话的确切意义。后一种情况,就是超阶段的革命,而超阶段的革命就要犯“左”倾空想的错误。其所以不能超阶段,是因为生产关系决定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所以在革命发展过程中,革命的任务决定革命的性质,而不是革命的性质决定革命的任务。

这个道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已讲得很清楚,但不久就忘记了。使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社会,就是超阶段的革命。所超的是什么阶段呢?这一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阶层中,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到最近才说清楚。最近,党的领导人说:能超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不能超过的,是商品经济。因为商品经济这一阶段不能超过,所以,想使中国这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的阶段,这就是现在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从民主主义的观点看,就称为“新民主主义”;从社会主义的观点看,就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理论内容和实际措施是一致的,其总方向是要建设一个没有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资本家的商品经济。这是一个伟大的试验。如果成功,那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了。(www.xing528.com)

《共产党宣言》的“彻底决裂”是革命;有极左思想的“革命者”的“破四旧”是超阶段的革命。

毛泽东的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其性质是大不相同的。第一阶段是科学的,第二阶段是空想的,第二阶段之所以是空想的,是因为革命的领导者认为,革命的性质可以决定革命的任务。这就是认为上层建筑可以决定经济基础。这是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直接违反的,这是一个大问题。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专有一段讨论这个问题。所谓“共产风”是第二阶段的非正式的延伸,不足为另一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