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燕子与麻雀:家燕和墙燕的居住习性

燕子与麻雀:家燕和墙燕的居住习性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燕子与麻雀属于鸟类,而不是昆虫,但是,在我所生活的这个地区,它们又是最常见的鸟类。但是,居住条件虽然十分简陋、寒碜,非常原始,燕子和麻雀却并不嫌弃,仍旧在此筑巢搭窝,起码诗人维吉尔为我们证实了这一点。看来,麻雀们更加偏爱这种省时省力而又牢固的屋檐下的窝巢。因此,为了符合我所在的地区的燕子的习性,我把前一种燕子称之为“墙燕”,后一种燕子称为“家燕”。

燕子与麻雀:家燕和墙燕的居住习性

燕子与麻雀属于鸟类,而不是昆虫,但是,在我所生活的这个地区,它们又是最常见的鸟类。我想,在别的地方,它们想必也是最常见的鸟儿。它们与人朝夕相处。所以,我心血来潮,在观察研究昆虫的同时,又想到了它们。每天,我睁开眼来,便会看见它们,听见它们叽叽喳喳的叫声。

在介绍昆虫的时候,我总是不吝笔墨地要讲述它们的窝巢。那么,燕子在哪儿搭窝筑巢呢?特别是在窗户和烟囱发明之前,燕子把自己的巢建于何处?在瓦屋顶和有窟窿的墙壁出现之前,麻雀会为它的家人选择什么地方作为栖息之处呢?

大卫王[1]早就说过,就这样在屋里孤孤单单地度过。从大卫王的时代起,每年盛夏炎热的季节到来时,麻雀就躲到屋檐瓦片下,悲悲切切地不停地叽叽喳喳个没完,直到如今,它们依然如故,秉性难改。那时候的建筑与我们今天的建筑区别不大,起码对麻雀来说,都同样地舒适,所以说,麻雀早就以瓦片为栖息藏身之所了。但是,当巴勒斯坦人只是以驼毛来织布、做帐篷的时候,那麻雀又会飞到何处去藏身呢?

大诗人维吉尔向我们讲述了善良的艾万德[2],他在其向导——两条高大的牧羊犬——的引导下,来到了他的主人埃涅阿斯[3]的身旁。维吉尔让我们看到大清早就被鸟儿的歌唱唤醒了的艾万德:

陋室中的艾万德,听到鸟儿欢唱,他高兴地醒来了。

这些鸟儿从曙光初现时起就在拉丁[4]老国王的屋檐下叽叽喳喳的,它们是什么鸟儿?据我所知,只有两种:燕子与麻雀。它们都是我的隐居所的报晓钟,而且十分地准。艾万德的宫殿没有一点奢华陈设,诗人维吉尔已经告诉了我们。那是一间陋室,一张小熊皮和一堆叶子就是显赫的客人的睡榻。艾万德的卢浮宫只是一间比其他茅屋陋舍稍许大这么一点的陋室,也许是由树干垒成的,也许是芦苇秆和黏土和泥砌成的,屋顶也就是用一些茅草覆盖着而已。但是,居住条件虽然十分简陋、寒碜,非常原始,燕子和麻雀却并不嫌弃,仍旧在此筑巢搭窝,起码诗人维吉尔为我们证实了这一点。但是,它们在以人类居所为栖息处之前,又住在何处呢?

麻雀、燕子以及其他动物,在筑巢时,不可能依赖于人类的建筑工艺;每一种动物都应该具备一门生命攸关的建筑技艺,以便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可使用的场地。

麻雀首先告诉了我们,在尚未有屋顶和墙壁的年代,它是如何搭窝建巢的。它就是利用树洞来作为其栖息之所的,因为树洞较高,可以避开不速之客的骚扰,而且树洞洞口狭窄,雨水打不进来,但洞中却别有一番洞天,宽敞得很,因此,即使后来有了屋檐和旧墙,它仍旧对树洞情有独钟。中空的大树因而便成为麻雀在利用艾万德的陋室和大卫建在丝隆[5]岩石上的城堡之前的第一宅第。

更令人惊叹的是它筑巢时所使用的材料。它的那张床垫可谓形状怪异,由一堆乱七八糟的羽毛、绒毛、破棉絮、麦秸秆等组成,这就需要有一个固定而又平展的支撑物来支撑。这种困难对麻雀来说,简直是小事一桩,它会想出一个大胆的方案来:它打算在树梢上,仅用3、4根小枝丫作为依托,建窝搭巢。它的这个窝巢悬于半空中,摇摇晃晃的,要想让它不掉下来,可得具有高超的建筑技艺呀!它必须掌握编织技艺中的整经工、篾匠和织布工的绝技,但它成功了,它所搭建的窝巢很牢固,不会掉落下来。

它在几根枝丫的树杈间把所能找到的东西——碎布头、碎纸片、绒线头、羊毛絮、麦秸秆、干草根、枯树叶、干树皮、水果皮等等——全都聚拢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很大的空心球,一旁有一个小小的出入口。这个球形窝体积庞大,因为它的穹形窝顶需要有足够的厚度来抵御瓦片所阻挡不住的雨水。这个窝布置得很乱,没有一定之规,没有艺术性,但却非常结实,能够经受得住一季的风吹雨打。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树洞,麻雀就只好不辞劳苦地一点一点地搭建自己的窝巢。我家屋前有两棵高大的梧桐树,住所被浓阴遮蔽,树枝垂及屋顶。整个夏季,麻雀都飞到这儿来栖息,生息繁衍梧桐树交相掩映的碧绿枝叶,是麻雀飞出其家屋的第一站。小麻雀在能够飞翔觅食之前,总是在这第一站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吃得肚子滚圆的大麻雀从田间回来也先在此歇息;成年麻雀经常在这儿开“碰头会”,照管家中刚刚出巢的小麻雀,一边训诫不听话的孩子,一边鼓励胆怯的孩子;麻雀夫妇常在这儿吵嘴;还有一些麻雀常在此议论白天所发生的事情。它们从清晨一直到傍晚,络绎不绝地在梧桐树和屋顶之间飞来飞去。然而,12年中,我仅见过一次麻雀在树枝间搭窝的。我见到一对麻雀夫妇在忙碌着,辛辛苦苦地在一棵梧桐树上搭建空中巢穴,但是,它们好像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不满意,因为第2年我就没看见它们再搭了。瓦屋顶提供的庇护所既牢固又省力,何须再费心劳神地去搭建什么空中楼阁呢?看来,麻雀们更加偏爱这种省时省力而又牢固的屋檐下的窝巢。

麻雀搭窝的原始艺术我们已有所了解了。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燕子是个什么样的情况。经常光临我家的燕子有2种:窗燕(城里的燕子)和烟囱燕(乡间的燕子)。这个名字不知是什么人发明的,简直俗不可耐,而且也很不准确。难道窗子只有城里人家里才有?烟囱只有乡下人家才有?怎么可以用窗子或烟囱来区别城里的燕子和乡间的燕子呢?这是很不准确的。因此,为了符合我所在的地区的燕子的习性,我把前一种燕子称之为“墙燕”,后一种燕子称为“家燕”。这2种燕子所搭建的窝巢的外形有明显的区别。墙燕的窝巢呈球形,只留出一个狭窄的小洞作为出入口;家燕则将自己的窝巢筑成一个敞口杯状。

关于筑巢的地方,墙燕因不像家燕那样亲近人,所以从不选择住宅的内部。它喜欢把自己的窝巢搭建在户外,支撑物很高,避免受到不速之客的骚扰,但是,与此同时,这个窝巢又必须能避免被雨水打湿,因为它的泥巢与长腹蜂的巢穴一样地怕潮湿,因此,它更喜欢在屋檐下和建筑物的突饰底下搭窝建巢。每年春天,墙燕都会来我家拜访。它们喜欢我家房屋,因为屋子房檐向前伸出有几排砖那么宽,屋檐拱曲成半圆形。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家屋檐下有一长串排列成半圆形的燕子窝,屋顶突出的砖石为它们遮挡住了风雨,朝南的一面又可以接受阳光的沐浴。这一长串燕子窝,既整洁又安全,形状全都相同,唯一的缺憾是燕子不知选择哪个隐蔽所栖息为好。

除了我家屋檐以外,就只有教堂那气派的建筑物的突饰底下是它们的隐蔽之所了,我在其他地方再没见到有燕子窝。

另外,陡峭的岩壁就是天然的一堵墙壁,燕子如果发现岩壁上有一些凌空突出的凸岩,可以遮风避雨,它们肯定会在那儿筑巢建窝的,因为这儿与我家屋檐几乎功能相同。鸟类学家知道,在深山老林、人烟稀少的地方,墙燕就会在山岩峭壁上筑巢搭窝的,条件就是它的球形泥巢能在凸岩下保持干燥,不会受潮。(www.xing528.com)

我家前面不远处,就是吉贡达山脉,其形态是我见过的最奇特的。山峦连绵、陡峭、倾斜,在山顶上连站都站不住。只有一面坡度较缓,他也得手足并用,攀缘而上。其中有一处陡峭悬崖,下面有一个裸露着的宽大岩石平台,如同巨人族泰坦人的城墙。平台上是陡直的山脊,如锯齿一般。有一天,我跑到这块巨石底部采集植物标本,突然间,我猛然一抬头,发现裸露的石壁前有一大群的鸟儿在盘旋。我仔细一看,竟然是墙燕。它们在平静地飞来飞去,腹部白白的,岩石上附着有球形的窝巢。我对自己的新发现感到十分欣喜,因为我终于从书本以外的地方了解到,如果没有建筑物的突饰和屋檐可供其栖息,墙燕会在笔直的岩石壁上筑巢的。由此可见,在人类建筑诞生之前,燕子就已经会筑巢建窝了。

至于家燕,则比墙燕更加信赖热情好客的人类。另外,也许是怕冷的缘故,它们往往要把自己的窝巢筑于住宅的房屋内。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窗洞和阳台也可凑合当作筑巢地点,不过,它们喜欢库房、谷仓、马厩和废弃的屋子。它们喜欢与人共居一处,它们与长腹蜂一样,不害怕占据人的地盘。它们在农家厨房里安营扎寨,在被农家烟火熏黑了的搁栅上建窝;它们甚至比有些昆虫更具有冒险精神,斗胆地把主人家的客厅、卧室、储藏室,以及一切像模像样、进出方便的处所都变成了自己的家了。

为了防止它们肆无忌惮地侵占我的家园,每年春天我都要自觉自愿地把我家的库房、地下室的门廊、犬舍、柴房以及其他一些零散小屋拱手献给它们。有时,它们竟然贪心不足,连我的书房也要侵占。有时候,我连窗户都不敢打开,因为它们会把窝筑在窗帘的金属杆上以及窗子的窗扇边上。有一次,因为窗户开着,它们就飞来筑巢了。

当它们铺好第一块草垫时,我毫不客气地把它掀掉了,我是想告诉它们,把窝筑在窗扇上是十分危险的,因为窗扇要经常地开开关关的,会把它们的窝给碾坏,窝里的雏燕会被碾死,但是,它们根本不听我的劝告,一意孤行,我只好整天地关着窗子,不让它们飞进来。

有一次,我因为掉以轻心,让它们乘虚而入了。它们竟然把窝筑在天花板与墙所形成的一个角落里,就在天花板的石膏线上。燕子窝下面正对我的大理石托架,架子上放着我经常需要查阅的书籍。我担心燕子窝里有脏物掉落,弄脏书籍。便把托架上的书挪开了。直到雏燕孵出之前,大家相安无事,太太平平;但是,等雏燕孵出之后,事情就来了。它们的肚子像是无底洞,食物从中穿肠而过,很快就被消化、分解了。孵化出来的一共是6只雏燕,它们一个劲儿地、几乎片刻不停地在拉,粪便似雨点般飞洒到托架上,简直是难以忍受。幸亏我有先见之明,把书都弄到别处去了,否则,这些书就没法查阅了。我又洗又擦,但鸟粪味仍弥漫在书房中,去之不尽。

另外,书房晚间通常都是关着的,而雄燕晚上在屋外过夜;等到雏燕们渐渐长大一些,雌燕也睡到屋外去了。这么一来,每天清晨,天刚破晓,燕子夫妇便等在窗口,进不了屋,见不着儿女,十分地伤心。为了不让这对夫妇如此伤心,我只好强打起精神,揉着眼睛,披上衣服,进书房开窗,放它们进屋探看儿女。

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其窝巢似半口杯形的燕子完全可以称之为“家养的”,可以称之为“家燕”,也就是说,它们是栖息在我们室内的。这么一来,我不禁又要问了,如同对麻雀与墙燕所产生的疑问一样:在入居屋宇之前,它们又是在哪儿栖息的呢?据我孤陋寡闻,它们除了以我们的住所为隐蔽所以外,我还从未见过它们在其他地方筑过窝巢。我查阅过一些书籍,但都没有得到有关这一问题的答案。没有一本书提到过中世纪领主们的小城堡,没有提到过除了平民百姓的住所而外,燕子曾在这些小城堡中栖息繁衍过。是不是燕子与人相处融洽,而且相处日久,在百姓住所寻找到了安逸舒适,忘了自己的古老习惯了。我对此并不相信,因为我觉得,动物习俗一旦养成,是并不会遗忘的,到了必要的时候,它就会记起来的。现在,在一些地方仍然有一些燕子并不依赖于人类,而是独立自主地在生活着,如同它们处于原始时代一样。对于燕子来说,归根结底,我们的住所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可以抵御风雨严寒,尤其是可以使其泥巢不受雨水浇淋,不致潮湿。天然的岩洞、洞穴和岩石崩塌所形成的坑洞,都可以成为它们的栖息之所,顶多也就是脏一点,舒适程度差一点,但毕竟还是可以栖身的。毫无疑问,在人类居所尚未出现时,它们就是在上述那些地方隐居的。与毛象和驯鹿同属一个时期的人类,过的也曾是岩石下的穴居生活,所以人类与燕子的亲密关系也许就始于那个时期。后来,渐渐地,茅屋代替了洞穴,简陋的小屋又代替了茅屋,最后,瓦宇房舍又代替了茅屋陋舍;而鸟儿的筑巢地点也同样地随之发生了变化,也逐步地升级换代,最后,燕子跟随着人们迁入到十分舒适的屋宇中来。

【注释】

[1] 大卫王(公元前1010-前970年):希伯来人的第2位国王。据传说,他是《圣经》的部分诗篇的作者。

[2] 艾万德:古罗马传说中的英雄,是众神使者墨丘利与一位村中仙子之子,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将他写成埃涅阿斯的盟友。

[3] 埃涅阿斯:古罗马起源传说中的特洛伊王子,古罗马的缔造者的祖先。维吉尔的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即以此为蓝本。

[4] 拉丁姆:意大利东部地区,在第勒尼安海边。

[5] 丝隆:耶路撒冷的一座山丘名,通常用来指耶路撒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