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高职轨道交通专业版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高职轨道交通专业版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图1-1冯特由于心理活动复杂而内隐,当人们初次接触心理学时,往往会产生某种神秘感,一些人还常常把心理学与相面、算卦等同起来。因此,心理学是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个性心理是一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包括个性倾向和个性特征两个方面。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高职轨道交通专业版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是由“灵魂”(psyche)和“讲述”(logos)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意思是关于灵魂的学问。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由于当时人们对心灵的研究包含在哲学中,因此心理学属于哲学的范畴。直到19世纪中叶,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年)(见图1-1)将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对感觉、知觉、注意、联想情感等开展系统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图1-1 冯特

由于心理活动复杂而内隐,当人们初次接触心理学时,往往会产生某种神秘感,一些人还常常把心理学与相面、算卦等同起来。但受心理活动支配的行为是外显的,心理学从研究人的行为入手,去了解、分析、预测、调节和控制人的行为,探讨行为背后复杂的心理现象和活动规律。心理学中有关行为的结论都有科学依据,心理学的应用都源于科学方法,并经过科学方法的检验。因此,心理学是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1]

(一)什么是心理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心理不像物质那样能直接看得见,摸得着,但它可以通过人的行为来表现。心理现象人皆有之,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和气质、人格、能力等个性心理表现出来(见图1-2)。按照精神医学定义来讲,心理和精神是同义词,都是人脑高级神经活动的功能表现,只是人们的称呼习惯不同,因此,我们说人脑具有心理活动的功能,也可以说人脑具有精神活动的功能。

图1-2 心理现象示意图

(二)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着重探讨人的心理的共同性。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过程,是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即人们常说的知、情、意。知是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的过程;情是人在认知输入信息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意是推动人的奋斗目标并且维持这些行为的内部动力。(www.xing528.com)

认识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从认识过程开始的。我们闻到气味、听到声音、看见颜色;用手触摸物体时,感到物体是冷的、热的、硬的、软的、光滑的或是粗糙的,这就产生了不同的感觉。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在感觉的基础上,人能分辨出整个物体,如火车汽车、花草和树木,这就是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它比感觉要复杂一些。人们把感知的事物和个人的活动、体验保留在头脑中,产生如话语犹在耳、情景历历在目等心理现象,即接触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我们能够认出它,或者事物虽然没有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也可以回想起它,这就是记忆。记忆是比感觉和知觉更为复杂的一种心理现象。人们不仅要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变化的规律,认识事物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不但要直接依靠感觉认识具体事物,还要依靠判断、推理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间接地、概括地反映,是一种更为复杂的、高级的心理现象。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仅能认识现实中存在的、被自己感知过的事物,而且能想象出现实中尚未存在或者根本不可能存在且自己未感知过的事物,如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就是依靠人们的想象。想象和思维一样,也是一种高级的心理过程。

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时候,常常不是无动于衷,总是根据事物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一定的态度,自己对这个态度加以体验就是情感过程,如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对罪恶的愤怒,对不道德行为的憎恨,对下流作风的鄙视,学习成功时的喜悦,失去亲人时的悲伤等,这些心理现象都属于情感过程。

人们不仅能认识客观世界,还能改造客观世界。为了认识和改造世界,就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工作。在完成某些任务的时候,常常需要忍受艰苦,战胜挫折,克服困难,以期达到预期目标。这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和行为过程,就是意志过程。

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方面相辅相成。认识过程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在认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行是在认知的基础上和情的推动下产生的,它能提高认识,增强情感,磨炼意志。知、情、意是一个互相关联的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例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后,就会以饱满的热情下决心去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目标。同时,这样的学习活动,也会让学生不断增强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加深对学习目标的认识,从而又促使他们更加刻苦地学习。

(三)个性心理

人们在现实环境中,每时每刻都受到社会的、自然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他们的思想、行为也在不断地影响着环境和他人。由于每个人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人的心理活动就必然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人的能力有高有低,脾气有急有慢,性格有襟怀坦荡和阴险狡诈的区别等,这就是人的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一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包括个性倾向和个性特征两个方面。人在各自的生活中,形成了各自的不同追求,诸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心理学上把这些统称为个性倾向,它是关于人的行为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决定着人对认识和活动对象的趋向及选择,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个性特征是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性格是区别一个人与众不同的最明显的特点,它是个性的核心。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人在感知某一事物、回忆一件往事、思考一个问题、想象一个形象、体验一种情感的思维过程中,必须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和集中在特定的对象上,这样才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看清它、记忆它、思索它、体验它,这就是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都属于心理过程,而注意是伴随于心理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它既不属于心理过程,也不是个性心理,但它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获取新的信息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的心理条件或心理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