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主张实现均平财富,反对贫富悬殊

孔子主张实现均平财富,反对贫富悬殊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虽然主张维护等级制度,但不希望贫富之间的过分对立,因为贫富不均必然会引起社会动荡。针对春秋末期财富差异逐渐扩大的现状,孔子立足于国家、社会之稳定,提出了 “均无贫” 的财富分配思想,以求解决贫富悬殊的不合理现象。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来看,绝不是主张将诸侯、大夫等富人的财富均给普通劳动者,而是要求统治者所拥有的财富符合其身份地位,对普通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予以注意,要平民之间的财富适当均平。

孔子主张实现均平财富,反对贫富悬殊

孔子的时代,农村公社虽没有被破坏,私有土地制也尚未形成,土地不能买卖,但由于生产力发展所形成的工商业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商业的分工以及统治阶级贪得无厌的剥削,使公社农民的贫富已逐渐分化。春秋时期,随着 “周之子孙日失其序”,社会财富也被重新进行分配:一些在下位者乘社会变革和动乱之机攫取了大量的土地和财富,其财产大大超过上位者,例如 “季氏富于周公” (《先进》)。

孔子虽然主张维护等级制度,但不希望贫富之间的过分对立,因为贫富不均必然会引起社会动荡。针对春秋末期财富差异逐渐扩大的现状,孔子立足于国家、社会之稳定,提出了 “均无贫” 的财富分配思想,以求解决贫富悬殊的不合理现象。他说: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季氏》)

对于孔子这段话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一种意见认为孔子所说 “寡与不均” “贫与不安” 等,并不是指 “有国有家” 的宗法贵族,而是指农村公社的成员。[8]另一种意见是,孔子这话是为有国的王侯、有家的大夫着想的。……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来看,绝不是主张将诸侯、大夫等富人的财富均给普通劳动者,而是要求统治者所拥有的财富符合其身份地位,对普通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予以注意,要平民之间的财富适当均平。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一点究竟应作何种理解呢?《说文》 释 “均”为 “平也”。所以,孔子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 可以概括为 “均平” 主张。但它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平均主义。《礼记·乐记》 云:“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好恶著,则贤不肖别矣;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 这里的“均” 显然也不是 “平均” 之义,而是指刑、赏适中得当。孔子所说的“患不均” 的 “均” 字,即与上述的 “均” 字意义相同。“均” 不是指每个社会成员都分得或占有相同的财富,而是说诸侯之国和大夫之家其领地大小、人口众寡必须和身份相符,该有多少土地就有多少土地,不许超过,即为 “均”。朱熹在注释 “不患寡而患不均” 时说:“均,谓各得其分。” (《论语集注》 卷八) 这一注释非常准确。(www.xing528.com)

可见,孔子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是 “平均主义”,相反倒是 “不平均主义”——谁身份高,谁就应当多分得和占有较多份额的社会财富。孔子认为按身份高低 “各得其份”,就是 “均”。做到这一点,“有国有家者” 也就没有什么可忧患的了,因为他分得和占有的正是他应得的。不难看出,孔子在经济上提出 “均平” 主张与在政治上的 “正名” 思想是一致的。孔子的所谓均平,是要改变因横征暴敛的富和人民因被课以重税的贫所出现的非常不合理的贫富悬殊现象。他的均平思想实际上是要大家都合理地、各取所值地分配到或受领到自己应得的一份。消除像晏子所说齐国出现的 “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 (《左传·昭公三年》),以及叔向所言晋国的 “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左传·昭公三年》) 这类不合理的贫富悬殊的现象。孔子也绝无削富以济贫之意愿,他主张社会财富的分配必须与等级、名分相符,不能违背礼制的原则和范围,以此来缓和阶级矛盾、减少人际纷争、维护社会和谐。孔子的 “均无贫” 思想为后世要求改变贫富差距悬殊提供了理论依据。

孔子在其 “均平” 思想中提出的按身份分配的原则诚然是宗法等级制中的社会分配原则,但同时也是春秋以降中国两千余年间社会分配的基本原则。孔子不希望等级之间过分对立,主张限制对人民的剥削、压迫,使他们能在一定程度上过安定生活,建立一个和谐的等级社会。毫无疑问,孔子这一思想有抑制贪官污吏利用卑劣手段取得 “非分” 之财的作用。但由于当时社会财富是按社会身份进行分配和占有,平民由于身份低微,故只能拥有与其低微身份相应的少许财富。孔子认为这是应当的,平民百姓应感到满足,不应抱怨自己的贫穷,这就是所谓的 “均无贫”。

孔子按身份占有社会财富的原则,对后世商品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在中国,商人一向居 “四民” 之末,其身份较农、工犹低。根据这一习俗来看,商人即使用正当手段赚来金钱和财富,也会被人们认为是不正当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